普提雅廷
1858年2月廣州之戰結束後,英法美俄四國公使隨英法聯軍到達上海後分別向滿清政府提出照會。
英法兩國照會的主要內容是:
一,允許英法公使進駐北京。
二,增加通商口岸。
三,允許英法臣民自由進入中國內地遊歷,經商和傳教。
四,賠償戰爭經費和「馬神甫事件」,「亞羅號事件」的全部損失。
五,限三個月內回複本照會,否則英法政府有權使用武力達到上述目的。
美俄的照會內容是:
我們負責調停,只要求修約,不參與戰爭。修約的要求和英法相同。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俄羅斯除了遞交了明面上的那份照會之外,暗地裡又給滿清政府遞了一份照會,其主要內容是:
要求勘定兩國黑龍江,烏蘇里江及伊犁地區邊界。
咸豐皇帝收到這些照會後對英法美的回復是:你們三國公使趕緊離開上海回廣州去,我已經叫新任兩廣總督黃宗漢對你們的事情秉公查辦。你們有什麼事情找他去就可以了。
對俄羅斯公使的回復是:
你既然是居中調停的,廣東的事情就少參與。要商量勘定邊界的事情就趕緊到黑龍江去吧,到那裡去找奕山商量。他管這事情。
四國公使一看咸豐這態度,覺得留在上海肯定不行了,必須將聯合艦隊開到天津大沽口去,以武力作後盾給滿清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才行。
俄羅斯公使普提雅廷建議說:
「到大沽口炫耀武力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四月和五月。這個時候天津地區大部分時間都是晴天,也不太熱,便于軍事行動。六月份天氣很熱,而到了七月份則雨水比較多,不方便軍事行動。」
4月,英法聯軍到達天津大沽口,隨聯合艦隊一起到達的英法美俄四國公使再次向滿清政府發出照會。他們的分工依然是,英法提出修約要求,否則以武力達成目標。美俄提出修約要求的同時強調:我們負責調停。
咸豐皇帝和他的股肱之臣經過反覆的討論後認為:
一,雖然南方有太平天國叛軍,但是區區幾千英法聯軍不足為懼。
二,天津不比廣東,京畿重地,早就有了充分的準備。戰勝英法聯軍不難。
三,俄美和英法不一樣,我們可以利用他們以夷制夷。
四,洋人性同犬羊,頭腦簡單,我們可以答應他們部分要求,拒絕其他要求。比如增開一兩個通商口岸,給他們減點稅。得到了好處他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最後決定派倉場侍郎崇綸代表滿清政府到天津與英法公使談判。但是英法公使額爾金伯爵和葛羅男爵認為崇倫職位太低而且又沒有全權,因此拒絕和他見面。咸豐皇帝於是又派直隸總督譚廷襄為欽差大臣參與談判。
譚廷襄
譚廷襄也沒有被咸豐皇帝授予全權或便宜行事的權力,英法公使依然不滿意。
譚廷襄說:
「大清不可能把談判的全權授給臣子。也不可能讓臣子有便宜行事的權力。」
英法公使聽罷此言拒絕和譚廷襄見面,所有要表達的意思全部由美俄公使轉述。
俄羅斯公使普提雅廷在給英法公使傳話時告訴譚廷襄,並要求譚廷襄轉告咸豐皇帝說,現在大清內有太平天國和紅槍會,小刀會,天地會等各路叛軍作亂,外有英法聯軍施加壓力,俄羅斯政府對此深表同情。因此他代表俄羅斯政府提出如下建議:
一,英法美已經在覬覦滿洲地區,如果清政府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劃歸俄羅斯,那麼列強就不敢染指滿洲了。
二,如果清政府同意上述要求,俄羅斯政府除了將有很好的報答外,還將支付十萬兩白銀給當地居民作搬家的費用。
三,俄羅斯政府可以無償給清政府提供武器,派出軍事顧問幫助訓練軍隊。清政府有了強大的軍隊,不但可以平定內部的叛亂,而且可以抵禦外辱。
四,俄羅斯政府要求享有英法美三國在華的所有權利。
五,鑒於滿清政府目前的內外交困的局面,最佳選擇是和俄羅斯政府友好合作。當然,如果滿清政府不答應上述要求,俄羅斯政府也將依靠自己的實力達成上述的目標。
咸豐皇帝得知普提雅廷的這些要求後,感覺他以夷制夷的方案瞬間成了泡影。
在雙方僵持之間,俄羅斯駐北京東正教會修士大司祭巴拉第趕到天津拜見了普提雅廷,巴拉第交給普提雅廷一份他搜集的情報,內容是:
一,北京現在非常缺糧食。
二,咸豐皇帝正在做逃跑的準備。
三,天津和北京之間部署有一萬軍隊。
四,大沽口清軍設有木船和鐵鏈阻攔,英法聯軍的大型船隻無法進入。
普提雅廷將這份情報轉交給了額爾金。他同時告訴額爾金:
「對於清政府,只有給予堅定的,不容置疑的威脅,否則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
在列強的壓力下,滿清政府不得不作出讓步。但沒有答應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劃給俄羅斯的條件,也沒有答應外國公使駐京,賠償,通商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