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巴黎塞納河左岸,有一座舉世聞名的波旁宮,是法國國民議會(下議院)的所在地。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於1726年竣工,經過多次改建擴建,如今建築面積達124,000平方米,擁有超過9500個房間。很難想像,這座在法國歷史和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著名建築,最初居然是法王路易十四的私生女——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德·波旁(Louise Françoise de Bourbon,1673年6月1日-1743年6月16日)主持修建的。國內讀者對這位「准公主」的經歷恐怕比較陌生,本文就來談談她的些許軼事。
波旁宮
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德·波旁出身高貴,是路易十四與其最鍾愛的情婦弗朗索瓦絲·阿泰納伊斯·德·羅什舒阿爾(Françoise-Athénaïs de Rochechouart de Mortemart,1640-1707,即蒙特斯潘侯爵夫人)所生的次女(長女與之同名,但早夭)。據說,路易絲的名字來源於她的教母路易絲·德·拉·瓦利埃(Louise de La Vallière,1644-1710),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後者正是被蒙特斯潘侯爵夫人擊敗的情敵。路易絲無疑是幸運的,由於路易十四子嗣艱難(他與王后、西班牙公主瑪麗的後代,只有長子路易活到了成年)並且十分寵愛蒙特斯潘侯爵夫人,雖為私生女,但她三歲時便獲得了路易十四的承認並被冠以皇族姓氏「波旁」。與此同時,同父同母的長兄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受封曼恩公爵,二哥路易·塞薩爾受封維克森伯爵,可謂子以母貴。
路易十四情婦蒙特斯潘侯爵夫人畫像
儘管兄弟姊妹眾多(蒙特斯潘侯爵夫人與國王共生下7名子女),路易絲繼承了父母的美貌與智慧,自幼便鍾情音樂與舞蹈,九歲時,她就在為法蘭西王太子表演的芭蕾舞中擔綱主要角色,頗受路易十四寵愛。後來她在宮中被尊稱為「南特女士(Mademoiselle de Nantes)」。
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德·波旁畫像
1685年5月25日,年僅十一歲的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嫁給了比她大5歲的路易三世·德·波旁公爵,後者雖然是路易十四的遠親,但身份尊貴,為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孔代家族(House of Condé)族長嫡孫。路易十四慷慨地賜予了路易絲·弗朗索瓦絲一百萬法郎的嫁妝,如同對待真正的法國公主(與路易十五多數公主因父王不願提供嫁妝孤獨終老相比,路易絲堪稱幸運兒)。婚後,因丈夫在宮中也被稱作「公爵先生」(Monsieur le Duc),路易絲·弗朗索瓦絲也成為了「公爵夫人」(Madame la Duchesse)。
路易絲·弗朗索瓦絲與路易·德·波旁的婚禮,佚名畫家,1685年。
雖然姊妹眾多,可真正與路易絲·弗朗索瓦絲關係親密的只有6歲時夭折的妹妹「圖爾女士」(Mademoiselle de Tours)路易絲·瑪麗·安。路易絲自尊心很強,與其他姐妹常常展開激烈競爭。1692年,路易絲最年幼的妹妹弗朗索瓦絲·瑪麗·德·波旁嫁給了路易十四的侄子奧爾良公爵菲利普(Philippe d'Orléans,1674-1723)。菲利普的父親法國國王路易十三與皇后奧地利的安妮的次子、路易十四的弟弟。雖然路易三世·德·波旁的祖父「大孔代」被譽為17世紀法國最傑出的軍事將領之一,路易三世本人也靠軍功晉陞為陸軍中將,但奧爾良公爵畢竟出身更為尊貴,弗朗索瓦絲·瑪麗的嫁妝竟比姐姐足足多了一倍,此事令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嫉妒非常,姐妹二人幾乎反目成仇。
弗朗索瓦絲·瑪麗·德·波旁
1695年前後,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同孔蒂親王(Prince de Conti)弗朗索瓦·路易·德·波旁(François Louis de Bourbon,1664-1709)陷入了一段風流韻事。尷尬的是,孔蒂親王的原配正是路易絲丈夫孔代親王的親姐瑪麗·泰蕾茲·德·波旁(Marie Thérèse de Bourbon,1666-1732),而孔蒂親王本身還是孔代親王的長輩——堂叔。最令人稱奇的是,撮合這段孽緣的竟是與路易絲感情甚篤的同父異母哥哥——大太子(Grand Dauphin)法蘭西的路易(Louis de France,1661-1711)!這對情人在王太子位於默東(Meudon)郊外的別墅頻頻幽會。據說路易絲1697年所生的四女正是這段感情的產物。
路易絲的丈夫孔代親王
路易絲的情人孔蒂親王
路易絲·弗朗索瓦絲的丈夫孔代親王對此並不是毫無所覺,可他懾於丈人路易十四以及王太子的權勢,只得敢怒不敢言。雪上加霜的是,進入18世紀,路易三世漸漸患上了精神疾病,這讓他更加無力干預妻子的出軌行為。1709年4月1日,老孔代親王過世,路易三世繼任成為新的孔代親王,路易絲·弗朗索瓦絲也正式榮升為親王夫人。然而此時路易的瘋病已相當嚴重,不到一年便撒手人寰,享年42歲。
路易絲·弗朗索瓦絲與丈夫共育有九個子女,皆長大成人。路易三世死後,路易絲並未依舊俗使用孔代親王寡妃的稱號(Dowager Princess of Conde)而在孀居期間稱為「公爵寡夫人(Madame la Duhesse douairiere)」。她的情人孔蒂親王則在一年前去世了。路易斯似乎成了「孤家寡人」。
寡居著喪服的路易絲·弗朗索瓦絲,1737年,皮埃爾·Gobert繪。
為了不遠離政治權利中心,路易絲儘力維護與王太子的關係,並以此抗衡加入「奧爾良派」的妹妹弗朗索瓦絲。然而 天不遂人願,王太子於1711年驟然離世,令路易絲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新上台的王太子則是她的侄子勃艮第公爵路易,新王太子妃瑪麗·阿德萊德與路易絲關係十分惡劣。然而不過兩年時間裡,這對王太子夫婦先後死去,只留下一個年幼的兒子路易。1715年路易十四駕崩,年僅5歲的曾孫路易十五登基。法蘭西需要一位攝政王,這個寶座引得路易絲的長兄曼恩公爵和妹夫奧爾良公爵展開了激烈競爭,路易絲義無反顧地支持兄長奪權,可最終奧爾良公爵奪得攝政王之位。這意味著與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多年不睦的小妹弗朗索瓦絲·瑪麗徹底一飛衝天,成為法蘭西帝國最尊貴的女人。這場姐妹相爭最終塵埃落定,路易絲·弗朗索瓦絲是落敗的一方。
路易絲與妹妹瑪麗(左)
步入中年後,路易絲·弗朗索瓦絲決定在兄弟姐妹附近居住,於1722年開始打造波旁宮。耐人尋味的是,大約同時期,她成為了拉塞侯爵的情人。拉塞侯爵於是斥重金在波旁宮旁修建了拉塞酒店,並秘密修建了走廊直通波旁宮,以方便二人相會。如今,波旁宮是法國國民議會所在地,而拉塞宮則是議長官邸。
1743年6月16日,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德·波旁于波旁宮逝世,享年70歲。儘管人生坎坷,但作為國王私生女,享盡榮華,情場也頗有「建樹」,也算得上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