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不公平:廖化跑到上庸,關羽隕落臨沮,他是被趙累坑了?

2022年10月23日19:53:15 歷史 1840

這個說法不公平:廖化跑到上庸,關羽隕落臨沮,他是被趙累坑了? - 天天要聞

荊州戰事不利,關羽撤退到麥城,幾乎已經到了益州勢力的邊緣,所以關羽才派廖化殺出重圍跑到上庸去找劉封搬兵。

關平掩護下,廖化成功突圍來到上庸。早已經知道關羽戰敗消息的劉封和孟達,以三郡不安為由拒絕發兵,這才導致了關羽被俘於臨沮小路。

關羽敗亡,多數人都會歸咎於糜芳傅士仁劉封孟達,似乎正是因為糜傅屈膝投降和劉孟的見死不救,才斷了關羽的生路。

也有人認為關羽原本是有機會突出重圍逃回成都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採納了前都督糧料官趙累的建議,在麥城固守待援,這才失去了突圍的最佳時機,看起來關公是被趙累的紙上談兵給坑了。

趙累該為關羽被擒斬於臨沮負責嗎?此公已經陣亡,表現得比糜芳傅士仁都有勇氣和骨氣,這盆污水潑在他身上,似乎也有些不厚道。

這個說法不公平:廖化跑到上庸,關羽隕落臨沮,他是被趙累坑了? - 天天要聞

關羽被俘於臨沮,史書和小說的描述完全一致,這裡面就又出現了一個問題:當時劉備冊封的左將軍、都亭侯馬超,好像就兼著臨沮都督,關羽豈不是在馬超的防區,被東吳伏兵抓去了?

在臨沮小路上誘敵和埋伏的東吳大將不止一個,有據可查的是朱然潘璋都在其中,這麼多吳兵潛入馬超防區,事後劉備並沒有向馬超追責,卻只殺了劉封一人,這事兒就有些奇怪了。

且不管劉封和馬超應該為關羽敗亡負多大責任,咱們今天只聊一個問題:廖化在當時頂多能算二流武將,他尚且能突出重圍跑到上庸,萬馬軍中斬顏良的關羽是當世公認的萬人敵,他要是拼了命往上庸或成都跑,東吳諸將哪個能攔住他?

這個說法不公平:廖化跑到上庸,關羽隕落臨沮,他是被趙累坑了? - 天天要聞

這就是一個比較難以回答的問題了:關羽雖然手臂有傷,但是基本已經痊癒,曹操麾下的一流悍將徐晃,跟關羽大戰八十回合沒分勝負,徐晃很驕傲,關羽很遺憾——那意思是關羽原本是有希望將徐晃斬於馬下的。

關羽要是一心想逃,在整個三國時期,能攔住和追上他的人還真不多,但是卻沒有像廖化那樣成功突圍,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有人說這是因為廖化目標小而關羽目標大,如果突圍的是關羽,那麼東吳諸將就可能一擁而上,最後用疲勞戰術,也能迫使關羽退回麥城。

這種解釋是說不通的:突圍講究一個突然性,關羽有赤兔馬青龍偃月刀,突圍只在轉瞬之間,等到潘璋等人反應過來,肯定已經是望塵莫及了。

於是就有了第二種說法:關羽自恃身份,求救這樣的小事,是不屑親力親為的,他只需坐等劉封孟達乖乖地帶兵跑過來內外夾攻就行了。

這個說法不公平:廖化跑到上庸,關羽隕落臨沮,他是被趙累坑了? - 天天要聞

這種解釋同樣有一個巨大的漏洞:關羽在麥城只有五六百人,且多半帶傷,能支撐到廖化搬回救兵嗎?劉封和孟達即使真不要命地趕來救援,又能帶來多少兵馬?

關羽熟讀春秋,《孫子兵法》也應該有所涉獵,對當前的局勢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他之所以派廖化突圍求救而自己坐守危城,還是因為趙累的建議起了很大作用:「此處相近上庸,現有劉封、孟達在彼把守,可速差人往求救兵。若得這枝軍馬接濟,以待川兵大至,軍心自安矣。」

關羽之所以採納趙累的建議,也是對失陷荊州心有不甘,更是對「侄子」和「大哥」的高度信任:荊州沒了,諸葛軍師的隆中對也就完了,他們肯定會幫我奪回江州一雪前恥!

這個說法不公平:廖化跑到上庸,關羽隕落臨沮,他是被趙累坑了? - 天天要聞

人們總是說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關羽在麥城望眼欲穿,不但上庸救兵不到,西川那邊也是毫無反應,臨沮都督馬超好像也睡著了。

萬般無奈的關羽開始突圍,但卻已經失去了最佳時機,他困守麥城的這段時間,東吳進行了周密部署,甚至連關羽逃往的路線都摸清楚了。

讀者諸君都知道,荊襄潰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曹操和孫權先後趕往前線,曹軍基本已經打完收工了——他們並不想對關羽趕盡殺絕:「操班師還於摩陂駐紮,封徐晃為平南將軍,同夏侯尚襄陽,以遏關公之師。操因荊州未定,就屯兵於摩陂,以候消息。」

曹操打得好一手如意算盤:劉備諸葛亮必救荊州,孫劉兩家必然血拚,到時候我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了!

這個說法不公平:廖化跑到上庸,關羽隕落臨沮,他是被趙累坑了? - 天天要聞

事情的結果讀者諸君都知道:劉備和諸葛亮的表現讓曹操關羽失望,這對君臣,正忙著在西川發展經濟呢,對荊州的戰事,好像一點都不關心,這場仗從秋水暴漲打到大雪紛飛,西川方面既不給予戰術指導、也不提供情報,援兵和糧草,更是蹤影全無。

關羽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只好耗盡最後一絲力氣突圍。人困馬乏肚子餓,赤兔馬跑不動,青龍刀舉不起,別說是潘璋馬忠,就是三五個小兵,也能把關羽拖下馬來,這就叫龍困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當世虎將關羽悲涼謝幕,留給我們的一堆難解的謎題:關羽戰敗,曹操和孫權紛紛出動,坐鎮西川的劉備和諸葛亮真的一無所知嗎?如果關羽不聽趙累的話,完全放棄反攻的念頭,能不能像廖化那樣突出重圍逃回西川?關羽從荊州生還,劉備會如何處置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著火了,這個責任…… - 天天要聞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著火了,這個責任……

昨天有網友在《從監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來搞調查,那會如何》留言說:舉個例子,10年前驗收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任監督員,到第10個監督員的時候著火了。前面9人沒事,第10個進去了,這冤不冤呢?如果隱患很好整改,沒有一點壓力,為什麼前面9個不做?為什麼就認為在第10個人身上就應該做,而且能做,還能做好?這段話是什...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 天天要聞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原標題: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重讀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閃閃的紅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閃閃的紅星》是李心田寫於60年代的小說,原名為《戰鬥的童年》。1972年,該作品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入選教育部紅色經典閱讀書目,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範本,被譯成英、法、德等10餘種文字,19...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王舟瑤(1858—1925),字星垣,號默盫,浙江黃岩人,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和地方文獻專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教授、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經史教習、兩廣師範學堂監督、禮部顧問官。王舟瑤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中國學術史》《讀經札記》,編纂有《光緒台州府志》《默盫集》,輯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遺書》等。近日,...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七七事變」吹響了全民族抗敵禦侮的號角。作為事變中的重要場景,盧溝橋迅速為國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聞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宮裡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難。尤其對胡氏來說,她面前擺著的,不只是後宮的明槍暗箭,還有一道橫了百十年的規矩——「子貴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這規矩時說得明白:皇子立為太子,親媽就得賜死,怕的是外戚仗著太后的勢亂政。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著,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