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周恩來作為中共代表深入虎穴,親臨西安,主持大局。
剛到西安,羅瑞卿就在巡邏任務中摔了一跤,磕得滿嘴鮮血,他匆匆忙忙跑到周恩來所住的張公館對面,找了一個牙醫看病。
沒想到醫生前腳剛看完病,後腳就被羅瑞卿逮捕,東北軍的保衛人員問他原因,羅瑞卿解釋道:「他要刺殺周副主席!」
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羅瑞卿又是怎麼知道這名牙醫要刺殺周恩來的?這一切還要從西安事變爆發前說起……
圖|羅瑞卿
一、肩負重託赴西安
自從張學良、楊虎城和中共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議後,三方人馬都在積極進行抗日的戰前準備,唯獨蔣介石依舊在一意孤行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
雖然蔣介石多次派人與中共洽談,但是背地裡仍然在集中力量「剿共」,對張學良、楊虎城及中共的抗日救亡運動進行鎮壓。
見他如此執迷不悟,張、楊二人決定發動「兵諫」!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乘坐專機抵達西安,入住臨潼華清池,一下飛機,他就將西安的「反共」分子陳誠、朱紹良、陳調元等人叫來,要他們帶領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繼續「剿共」。
蔣介石給了張學良兩條路:一是服從命令,堅決「剿共」;一是帶兵南下,交出兵權。張學良和楊虎城既不願意「剿共」,又不願意南下被蔣介石消滅,兩人決定在華清池對蔣介石展開最後一次爭取!
當天下午,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三方人馬聚集在當年唐明皇和楊貴妃共同取樂沐浴的華清池展開會談。
張學良開門見山提出眼下國難當頭,必須與紅軍團結在一起,一致對外,東北軍將士的抗日情緒十分高漲,是壓制不下去的!
楊虎城也表示應當以大局為重,希望委員長可以多多考慮國家的生死存亡,兩人你一言我一語,配合得十分默契,蔣介石被懟得半天說不出話。
半晌後,蔣介石憤怒地打斷兩人的發言,火氣十足地說道:「現在你們就是拿槍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計劃也不會改變。」
此話一出,華清池內一片死寂,張學良和楊虎城對視一眼,結果已經瞭然於胸。
圖|張學良和楊虎城合影
同年12月9日,正好是「一二·九」運動一周年,西安1萬多名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要求國民政府奮起抗日,收復失地。
學生遲遲得不到答覆,便決定組隊去臨潼當面質問蔣介石,慌亂中,蔣介石找來張學良,要求他帶兵鎮壓學生運動,「如遇不從,格殺勿論」!
張學良匆匆趕到遊行隊伍前面,誠懇又激動地對學生說道:「同學們,請你們相信我,我張學良和你們是一樣的思想,一樣的心,你們的訴求就是我的訴求,我甚至比你們更迫切!請給我一周時間,一定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當晚,張學良將自己收集到的學生意見悉數轉告蔣介石,蔣介石置之不理也就算了,還斥責張學良背叛黨國,竟然為幾個學生說話。
隨後,蔣介石就將張學良攆了出去,轉頭開始部署新的「剿共」戰略。一旦部署完成,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就要離開西安,上前線打紅軍了。
11日深夜,華清池內一盞燭火幽幽,張學良、楊虎城換上嶄新的軍裝,暗自在孫中山畫像下盟誓,決心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舉行兵諫!
12日拂曉,張學良派人在臨潼驪山山洞抓到蔣介石,並將他關押在了西安城內新城大樓里。楊虎城則帶著十七路軍扣押了住在西京招待所的陳誠、朱紹良、衛立煌等人。
上午10時,兵諫成功的張學良和楊虎城聯名通電全國:
「東北淪陷已五載,國權凌夷、疆土日蹙……蔣委員長棄絕民眾,誤國咎深,昨日西安學生舉行愛國運動,竟促使警察槍殺愛國幼童,罔顧人倫,學良不忍坐視,對介公為最後之諍諫!」
通電發出後,張學良、楊虎城又分别致電宋慶齡、劉宗仁、白崇禧、馮玉祥、傅作義等多方勢力,說明真相,徵求意見。
忙完這一切後,兩人才將此事電告中共中央,邀請中共派人到西安「共商國是」。
當晚,中共最高領袖毛澤東召開緊急會議,就西安事變的性質和形勢展開討論,最終決定組成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前往西安參加談判。
中國抗日紅軍大學教育長羅瑞卿被選為代表團成員之一,與博古、葉劍英、鄧發、李克農等人一道跟隨周恩來奔赴西安。
出於安全考慮,張學良專門派來一輛專機接送,羅瑞卿趕緊動員學生在紅軍大學前面的空地上修建了一個簡易的停機坪。
出發的前一晚,保安軍委大院熱鬧非凡,得知蔣介石被張學良逮捕,同志激動得徹夜未眠,戰士也高興地慶祝這一盛事。
當時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重要領導人都在一個窯洞里休息,葉子龍一邊做彙報,眾人一邊七嘴八舌討論著。
朱德激動地算起了自「四一二政變」後蔣介石殺害了多少革命同志,「剿共」十年又連累了多少無辜同志,這個血債累累的「蔣該死」這下真的該死了!
出發當天,張學良派遣的專機如期抵達,羅瑞卿去聯絡的時候,當地縣城卻不肯配合,飛機只能轉頭飛到了延安。
圖|周恩來
周恩來見狀也不生氣,轉頭對羅瑞卿說道:「咱們騎馬繞過縣城。」
當天,保安下了特別大的雪,漫天的風雪吹得人睜不開眼,黃土高原的狂風寒冷刺骨,周恩來一言不發,騎著馬走在隊伍最前頭。
從保安到延安共170多華里,一路上溝深路窄,很多路段都不能騎馬,導致前進的步伐很慢,走了一整天也才走了80華里。
晚上,周恩來、羅瑞卿等人就在沿途的一個小村子裡留宿,15日清晨,風雪終於停了,隊伍繼續出發,很快就抵達了延安北門外藍家坪。
當時延安城內有國民黨縣長和民團駐守,不讓紅軍進去,張學良派來的飛機降落在東郊機場,等了一天見中共代表團沒來,又返回西安去了。
聽到這話,羅瑞卿垂頭喪氣問道:「周副主席,這咋辦?咱們白跑一趟?」
周恩來打開地圖,沉思片刻,指著地圖上的甘泉說道:「咱們找東北軍借汽車,坐車去西安!」
16日,眾人又騎著馬從藍家坪出發,往甘泉方向走,走了大半天,天上突然傳來飛機的轟鳴聲,周恩來站在原地定睛一看,連忙讓人把紅旗展開,不一會兒,飛機就降落在不遠處。
原來,延安城內的國民黨縣長將此事上報給了張學良,張學良又派人來接了,經歷重重波折,周恩來、羅瑞卿一行人總算是來到了西安。
圖|張學良
抵達西安後,中共代表團沒有休息,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周恩來負責與張學良、楊虎城深入交談,羅瑞卿則負責聯絡和安全工作。
經過一天的調查後,羅瑞卿來向周恩來彙報情況。
「周副主席,楊虎城、張學良只想逼迫蔣介石抗日,但城內出現了殺與不殺的分歧,尤其是東北軍的許多軍官,恨不得對蔣介石殺之而後快!」
當時東北軍的將士認為,如果不是蔣介石採取「不抵抗」政策,逼迫東北軍不開一槍撤出東北三省,也許故鄉就不會被日本人奪走。
「如今的西安就是一潭渾水,何應欽想要武力解決,宋家人卻想要通過談判解決……」周恩來補充道。
「唉,我出去打聽了一天,大批的日本特務、英美間諜、國民黨的情報人員都在城中活動,西北軍內部也有人開始策劃刺殺蔣介石……」羅瑞卿說道。
「何應欽想要取代蔣介石,這是預料之中的,總之先在西北軍和東北軍中多多宣傳我軍政策,穩定群眾情緒,對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做好統戰工作,嚴防各路間諜,想出來搞事情的人太多了!」周恩來嚴肅地說道。
此時的西安城,簡直就是龍潭虎穴,不僅蔣介石的生命安全飽受威脅,就連周恩來都暴露在危險中,擅長變裝的羅瑞卿在周恩來下榻的張公館外一遍又一遍巡邏,謹防敵人有可乘之機。
沒想到千防萬防,還是被敵人悄悄滲透了進來……
圖|西安張公館
二、他要刺殺周副主席
在張公館外,總有一個穿著粗布短褂、頭上系著毛巾的農家漢子來回徘徊,誰都想不到他就是未來的公安部長羅瑞卿。
周恩來入住張公館沒幾日,對面突然就開了一家治療牙科疾病的診所,這件事引起了羅瑞卿的懷疑。
當時張公館內的安全,由張學良負責,但是館外的安全,都是羅瑞卿負責。為了調查這個牙科診所的底細,羅瑞卿化妝成進城賣棗的農夫,挑著扁擔坐在診所門口。
他特意找了幾個東北軍的士兵來演戲,假裝驅趕小販,羅瑞卿點頭哈腰叫著老總,抓了好幾把大棗,將東北軍打發走。在牙科診所門口,羅瑞卿一坐就是8個小時,棗都賣完了,也沒發現什麼破綻。
診所的醫生醫術非常高明,在鄰里的風評很好,但是有幾位病人卻引起了羅瑞卿的注意。
這幾位病人皮膚白皙、舉止優雅,一看就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可他們一個個都穿著破舊的粗布衣裳,看起來十分不協調。
謹慎起見,羅瑞卿決定找人親自去診所調查。
他立馬收起扁擔回到張公館,詢問在場的戰士有沒有人牙疼,有人說自己需要看牙科,羅瑞卿連忙帶著他來到了張公館對面的診所外,語重心長地囑咐道:「我懷疑他們是特務,你去看病的時候多加小心。」
那位同志點點頭就進去了,半個小時後,他拿著兩包葯回來了,然後對羅瑞卿說道:「應該是正經醫生,治病抓藥都很專業。」
聽到這話,羅瑞卿低下頭,沉思了半晌。
第二天,羅瑞卿背著裝滿大棗的扁擔,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用力朝地上磕去,將自己磕得滿嘴是血,然後捂著嘴走進了那家牙科診所。
診所當中坐著一位五六十歲年紀的牙醫,頭髮已經白了,說著一口地道的東北方言,羅瑞卿捂著嘴含糊不清地說道:「大夫,我剛剛摔倒,把牙磕掉了,您幫我看看吧。」
牙醫立馬站起身來,拿出器具對著羅瑞卿的嘴巴比划了半天,然後開了兩盒葯交給羅瑞卿,並囑咐道:「以後注點意,牙齒是一輩子的事,金牙再好也比不上爹娘給的這一套。」
羅瑞卿立馬點頭哈腰道謝,又裝作好奇地問道:「大夫,您是東北來的吧?」
牙醫一邊收拾器具一邊說道:「瀋陽過來的,九一八事變後,老蔣把東北送給了小鬼子,我們只能往外跑。」
羅瑞卿將葯裝進口袋裡,又指著牆上的一幅畫說道:「你這牆上掛的是誰呀?怎麼診所都掛這幅畫呢?」
醫生抬頭看了一眼,回答道:「孫思邈,咱們中國古代的藥王!」
羅瑞卿嘿嘿一笑,接著問道:「孫思邈?是啥時候的人?你們怎麼都崇拜他?」
醫生胸有成竹回答道:「是秦代的,他對醫術研究很深,是我們的祖師爺。」
聽到這話,羅瑞卿立馬察覺到了不對勁,但還是從容地問道:「我看他像浙江人。」
醫生笑了,搖搖頭回答:「他是陝西的,韓城還有他的墓呢!」
說完這句話,羅瑞卿連忙道謝,一邊付醫藥費,一邊說道:「謝謝大夫,今兒可真是長見識了。」
從牙醫診所出來後,羅瑞卿連葯都來不及吃,就匆匆找到了東北軍的保衛人員,對他們說道:「我發現了一個日本特務!我問他孫思邈,明明是唐朝人,他卻說是秦朝人,明明是陝西耀縣的,他卻說成是韓城的,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中醫怎麼會連這些都不知道?我看他潛伏在張公館對面,是要刺殺周副主席!」
東北軍的保衛人員聽到這話都感到難以置信,因為那位牙醫的高超醫術他們也聽說了,怎麼看都不像是特務,但還是賣了羅瑞卿一個面子,帶人將牙醫逮捕。
經過仔細審問後,這名牙醫果然是日本特務,他的任務就是來探聽西安事變,然後找機會刺殺周恩來。
東北軍的保衛人員紛紛對羅瑞卿豎起了大拇指,敬佩地說道:「你們共產黨人真厲害,我們天天跟他抬頭不見低頭見,都沒有發現,多虧你呀,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圖|羅瑞卿
三、天塌下來有羅長子
此事過去沒多久,羅瑞卿就出任了東北軍總部政治處民眾運動科科長。上任伊始,他便根據周恩來制定的社會治安條例,積極協助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對西安地區的電台、報刊等輿論工具進行整頓。
尤其是在宣傳內容上加強了對時事的正面宣傳,不斷抨擊「親日派」的謊言。
羅瑞卿日日東奔西跑,天天忙得腳不著地,為了澄清西安事變,他親自招待了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英國記者貝特蘭等中外著名人士,請他們多向國內外發消息,介紹西安實情,擴大國際影響。
在羅瑞卿的努力下,輿論關於西安事變的風評逐漸轉正。
沒想到就在事情剛剛好轉的時候,突然爆發了「雷電社」事件。
當初參與臨潼扣蔣行動的東北軍學兵隊有幾名青年軍官,他們在蔣介石居住的會所內搜出一部秘密電台,這幾名熱血青年在未請示上級的情況下,擅自開辦了一個電台,並起名為「雷電社」,他們希望這個電台可以像雷電一樣掃除陰霾。
幾名青年通過電台向全國散發了許多不實消息,聲稱「紅旗插遍古城西安,革命搞得轟轟烈烈」,這些狂熱的言論為親日派製造政治謠言提供了口實。
周恩來知道後,立馬命令羅瑞卿展開調查,羅瑞卿當即將雷電社的幾名成員請到自己辦公室。
面對這些思想上尚未成熟,但又對革命充滿熱情的年輕人,羅瑞卿首先嚴肅地指出,他們的行為給共產黨和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雷電社的成員聽到這個消息,深感震驚,接著羅瑞卿又向他們解釋了共產黨為什麼反對「殺蔣」,為什麼主張「逼蔣抗日」。
雷電社的成員聽完羅瑞卿的講述後,決定即刻關閉電台,回到部隊認真宣傳共產黨的主張。
圖|羅瑞卿(左一)與國民黨代表交談
為了穩定東北軍軍心,羅瑞卿又組織了抗日宣傳隊,共編為5個大隊,分散到東北軍各部隊做宣傳工作。
羅瑞卿指出,應當以張學良、楊虎城提出的「八大主張」和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為指導,從理論到實踐,深入淺出向各級部隊做報告,使全體隊員從中有所啟發。
在宣傳隊的努力下,東北軍內部那些強烈要求「殺死蔣介石」的呼聲也逐漸安定了下來。
除了這些工作外,羅瑞卿也不忘本職,鞍前馬後保衛周恩來的安全,他幾次深入特務據點調查,逮捕了多名潛伏特務,保衛了周恩來在西安事變期間的人身安全。
12月24日,西安與南京和平談判基本達成,周恩來親自面見蔣介石,羅瑞卿也參加了本次會面,這是羅瑞卿自1926年從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畢業後,第一次見到蔣介石。
本以為西安事變可以就這樣和平解決,沒想到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後卻被扣押,國內形勢再度變得緊張起來,尤其是西安方面分成了「戰與和」兩派。
羅瑞卿在周恩來的指示下,利用自己在東北軍積累的經驗,找到了「主戰派」核心人物孫銘九,向對方說明了共產黨希望可以和平解決爭端,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反對東北軍內部互相殘殺、不顧大局的行為。
1937年2月4日,南京、西安在潼關達成協議,西安事變終於得到了最終的解決,中共代表團也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羅瑞卿經過三個月緊張的保衛工作後,隨周恩來乘坐專機返回延安。
圖|羅瑞卿
新中國成立後,羅瑞卿受命組建公安部並擔任第一任公安部長,為新中國的秩序重建、法制建設和治安管理作出了巨大貢獻。
羅瑞卿再度發揮西安事變時的精神,深入敵營,多次破壞美蔣特務與內地反革命分子發起的武裝暴亂與陰謀叛變。
北平和平解放之初,美蔣特務安排了大量間諜進入北京,並為他們配備了先進的間諜工具和大量武器彈藥,其中天津老世昌公司北京代理人李安東就是潛伏下來的間諜頭目之一。
解放軍進城前,李安東特意將一門迫擊炮和炮彈隱藏在救災物資中,運進了北平城。
1950年1月,李安東與日本籍特務山口隆一密謀擬定了一份國慶大典上「炮轟天安門」的絕密計劃,該計劃得到日本東京美國佔領軍總部的批准,美國中情局要求國民黨務必派人打進共產黨機關內部,保護李安東。
但不論反動敵特分子怎麼偽裝都逃不過羅瑞卿的法眼,9月16日,他們實施炮轟的具體方案被羅瑞卿截獲,毛澤東知道後大手一揮,自信地說道:「轟炸也好,手榴彈也好,照樣閱兵和遊行!」
此時距離國慶閱兵只剩4天時間,羅瑞卿當即部署方案,對山口隆一和李安東進行逮捕,繳獲了大量炮彈與槍支彈藥,其中還包括中央領導人、民主黨派負責人住址、車牌號等資料1000多份,隨後羅瑞卿順藤摸瓜,搗毀了他們的間諜網。
圖|羅瑞卿
1950年10月1日,國慶閱兵儀式順利舉行,羅瑞卿用實際行動向毛主席和周總理證明,有他在決不會讓反動敵特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機。
毛主席十分信任羅瑞卿,曾這樣評價他:「天塌下來,有羅長子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