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24日,胡宗南率部進駐延安。這是胡宗南生平第一次來到延安,抗戰期間,中共方面曾邀請胡宗南到延安訪問,當時胡宗南本人也很想去看看,但由於蔣介石的阻撓,胡宗南未能成行。
而這一次,胡宗南是以一個征服者的姿態,威風凜凜、得意洋洋地踏上了延安的土地。
到達延安的第二天,胡宗南讓秘書熊向暉帶一名先遣人員做引導,去看看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在延安的住處。胡宗南一路看得很仔細,在毛澤東住過的窯洞桌屜里,他發現了一張毛澤東親筆寫下的紙條。
仔細讀了一遍後,胡宗南哈哈大笑起來……
蔣介石下令進攻延安
其實蔣介石下決心攻打延安的決定做得很草率。在攻打延安十天之前,胡宗南接到蔣介石急電,讓他立刻乘飛機趕到南京。當時胡宗南正關注隴東戰局的發展,接到命令後,他帶著參謀長立刻趕往機場。
胡宗南當天下午兩點抵達南京,四點就受到蔣介石的召見,要求他立刻對延安採取軍事行動,並定於3月10日發動進攻。
圖丨蔣介石與胡宗南
為什麼蔣介石如此急切要攻取延安?一方面是在3月10日,美、蘇、英、法四國外長要在莫斯科開會,討論中國內戰的問題。為了讓四國外長不把中共當作重要的軍事力量,蔣介石決定在這一天發起進攻。
另一方面,當年3月要召開國民黨六屆三中全會,勢必要對內戰一年來的形勢進行總結和檢討。在內戰爆發的8個月中,國民黨雖然軍事力量強大,佔領了解放區一百餘座城鎮,但卻損失了70多萬兵力,各個戰場也打得越來越不好。
3月中旬攻佔延安這個中共的政治樞紐,不但可以扭轉全國戰局,提高士氣,同時也能提高蔣介石的威信,讓他理直氣壯地參加六屆三中全會。
蔣介石下達完奪取延安的戰略任務後,問胡宗南:「對陝北攻擊有把握否?」
其實早在半年前,胡宗南就開始為攻取延安做準備,但現在突然要立即實施,還是有不少困難。主要在於胡宗南的部隊大部分都在外省作戰,9天的時間將部隊拉到指定地點,並做好進攻的各項準備,其緊張程度可想而知。
圖丨年輕時期的胡宗南
但胡宗南這個人好大喜功,對於蔣介石的命令又絕對服從,因此拍著胸脯向蔣介石保證:「有把握!」
蔣介石滿意地點了點頭,要求胡宗南以「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原則,立刻與陳誠商量一份具體的行動計劃,交給他審核。
當天晚上,蔣介石特地設宴招待胡宗南,並讓蔣經國夫婦作陪。席間,蔣介石再次不放心地問胡宗南,對攻擊陝北有沒有把握?胡宗南仍回答有把握,只是要求蔣介石多派空軍支援。
攻取延安的時間緊急,胡宗南一刻都不敢怠慢,拿出早在半年多以前就訂好的作戰計劃,跑到國防部一起商討修改,重新制定了一份新的計劃。抵達南京的第二天,胡宗南就將作戰方案送呈蔣介石。
蔣介石以最快的速度審閱,並在當天晚上召見胡宗南和國防部官員,研究核准作戰方案,並確定於十五日開始行動。
作戰方案確定的當天晚上,胡宗南急電第一戰區,調集各部隊到指定位置集結。至於作戰命令,等部隊集結之後再下達,以防泄密。
圖丨集結的國民黨部隊
「三分軍事」籌劃完畢,「七分政治」卻讓胡宗南有些苦惱。在研究作戰計劃的同時,胡宗南將第一戰區政治部的人都想了一遍,沒有一個適合搞政治宣傳戰的。思來想去,胡宗南想到了熊向暉,此人既懂軍事又懂政治,而且有文化修養,十分適合此事。
當時熊向暉剛剛結婚,正準備遊覽一番之後啟程前往美國。胡宗南打聽到熊向暉正在杭州,便設法找到他,當天晚上就將熊向暉送上了火車,第二天就來到了胡宗南身邊。
胡宗南在南京的臨時辦公室召見了熊向暉,告訴他就要打延安了,要求他推遲三個月出國,先去西安準備一系列的宣傳品,著重宣傳國民黨的施政綱領。同時他還將兩份絕密文件交到熊向暉手中,讓他根據文件畫一份草圖。
胡宗南那個時候還沒有察覺到,熊向暉是中共的地下情報人員。在胡宗南等人應召面見蔣介石後,熊向暉將兩份文件悄悄抄存下來,當天晚上在自己房間全部記在腦中,然後將抄件焚毀。
就在胡宗南返回西安,為進攻延安做準備時,熊向暉已經通過中共的情報站,將軍事文件和胡宗南的情況,火速傳到了延安中共中央。
圖丨熊向暉舊照
胡宗南的軍事計劃還沒有下達到部隊,就已經被延安的中共中央掌握了。
胡宗南的兩次大笑
在毛主席發給劉、鄧的電報中,明確指出了胡宗南向延安進攻的行動計劃,同時他還致電張宗遜、廖漢生等人,要求新四旅立刻開赴延安,以保衛延安為要。
就在中共雙方積極備戰時,胡宗南接到蔣介石密電,由於在延安的美軍觀察組尚未撤離,要求將原定進攻日期推遲3天。熊向暉以機要秘書的身份了解到這一情況,當天晚上就將消息傳回了延安。
3月9日,胡宗南秘密離開西安,前往洛川前線督戰。離開南京前,他就讓熊向暉帶一台收音機到前線,方便收聽延安的電台廣播,這一次他聽到的內容,是中共召開的保衛延安動員大會。
從周恩來、朱德等人的講話來看,胡宗南料定共產黨毫無準備,只剩下這幾天的時間,也來不及備戰。這一次他要出其不意,突襲拿下延安。
圖丨保衛延安動員大會
此時延安的真實情況究竟是怎樣呢?
早在半年前,胡宗南調動部隊入陝準備進攻延安時,毛主席就在調動部隊,阻擊胡宗南部隊的行動,迫使入陝的胡宗南部撤返晉西南,粉碎了胡宗南進攻延安的圖謀。
這一次胡宗南調集重兵進犯延安,而陝北的解放軍只有2萬餘人。在兵力10比1的懸殊比例下,毛主席和中央決定主動撤出延安,並疏散各個機關和老百姓,給敵人留下一座空城。
因此毛主席命令西北野戰兵團在延安以南進行了七天的頑強阻擊。
這樣的決定不免讓許多指戰員難以理解,他們在延安生活戰鬥多年,就這樣輕易放棄,難免有些無法接受。在延安保衛戰打響後,師哲特地騎馬趕到幾十里外的王家坪,希望能夠說服毛主席不要放棄延安。
當師哲憂心忡忡地問毛主席,能否設法保住延安而不撤退,並提出自己的設想時。毛主席背過身笑了起來,然後點燃了一支煙,轉身說道:
「你的想法不高明、不高明,不應該攔擋他們進佔延安。」
圖丨師哲與毛主席
緊接著,毛主席從蔣介石的性格入手,給師哲仔細分析了為何要放棄延安。他不是安排蔣介石進攻延安,而是害怕蔣介石不來進攻。延安是一座世界名城,也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蔣介石既然要背這個包袱,那就讓他背上吧……收回拳頭,是為了打出去得更有力!」
毛主席胸有成竹得一番分析,讓師哲頓時茅塞頓開,此前的顧慮一掃而光。他立刻擦馬揚鞭趕回棗園,加快布置疏散和撤退的準備工作。
3月19日下午,胡宗南的整一旅在飛機的掩護下突進延安城,發現延安城中幾乎空無一人。
胡宗南軍終於佔領了延安,一時間,胡宗南成為中外矚目的風雲人物。隨後胡宗南收到蔣介石的嘉獎電報,稱胡宗南為黨國一雪前恥,並安排中外記者十日後到延安參觀,要求胡宗南「揭露中共的虛偽宣傳」。
蔣介石的嘉獎電,讓胡宗南心中一陣舒坦,看過之後哈哈大笑起來。
佔領延安的第二天,胡宗南下令向延安以北進行追擊掃蕩。那片區域面積遼闊,人口稀少,再加上中共多年經營,民眾對胡宗南軍完全是敵視態度,中共軍隊在這裡反而更加易於隱蔽和活動。
圖丨胡宗南部佔領延安
正處於興奮之中的胡宗南完全沒有意料到,他的10萬兵馬在這片區域地形不熟,無法籌糧,後勤完全依靠西安供給,將會陷入很大的麻煩。
考慮到延安地區形勢逐漸穩定,胡宗南決定進駐延安。第二天,胡宗南在部下的陪同下,去看了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之前的住處,並在毛澤東的窯洞中,發現了一張紙條:
「胡宗南到延安,勢成騎虎,進又不能進,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胡宗南看完後,再次哈哈大笑起來。
這是胡宗南的一個習慣,哈哈大笑這個舉動,要麼是合乎他的心意,要麼是道出了他的心病。毛主席的這張紙條,顯然是點中了胡宗南的要害。
據當時陪同的熊向暉回憶,這是他最後一次聽到胡宗南哈哈大笑。
攻佔延安後的鬧劇
也就是在這一天,胡宗南派往延安以北掃蕩的精銳部隊,被中共陝甘寧野戰軍重兵包圍,處境危急。
圖丨胡宗南(中)抵達延安
原來中共中央在撤離延安前,就預料到胡宗南部佔領延安後必然十分驕橫,指示彭德懷率部集中打運動戰,誘敵深入,爭取全殲敵軍。胡宗南在不明敵情的情況下,親手將自己的精銳部隊送進了中共野戰軍的伏擊圈。
僅僅一個半小時,整場戰鬥結束,胡宗南部三千餘人被全殲,旅長、副旅長等指戰員被俘,全部武器物資被繳獲。雖然不多,但對於彈藥奇缺的西北野戰軍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補充。
當聽說自己的精銳遭到全殲,焦急的胡宗南立刻派兵前去增援。然而等他們到達的時候,彭德懷部早已經帶著俘虜不知去向,只留下幾十名傷兵。
這是胡宗南進犯陝北之後,遭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擊。胡宗南雖然對於自己指揮的錯誤十分懊惱,但好大喜功的他卻命令所有知情者嚴格保密,不得將此次失敗上報外傳。
然而中共的陝北電台很快在廣播中報道了這一次戰鬥的消息,胡宗南聽到之後,知道無法再隱瞞下去,將此次失敗的上報事宜全權授權下去之後,自己便再不過問。
4月初,從南京方面到來的中外記者團,很快讓神傷的胡宗南鎮定下來,他不但說服自己,損失的3000餘人不過是小挫,而且要在中外記者面前,好好將自己的功績表現一番。
圖丨胡宗南部與中外記者團主要成員合影
按照胡宗南的指示精神,部下們開始忙碌地布置起「戰績陳列室」,為了表現戰鬥的激烈和巨大的勝利,他們不但偽造了假墳和大量「繳獲」的武器,同時還挑選了一千餘城防部隊士兵充數,作為「共軍俘虜」。
為了表現「收復」延安之後的熱鬧景象,胡宗南還派人從西安請了一些說書唱戲的藝人,並開設「國軍為人民服務處」,發放救濟糧、免費治病,等等。
為了讓服務處熱鬧起來,胡宗南讓人張貼通告,只要那幾天到「服務處」的老百姓,不管男女老幼,只要來就給錢,布或者米。
當記者團到達之後,這些偽造的景象很快就被細心的記者識破。
胡宗南在接受了幾位記者的採訪後,就安排他們參觀「戰績陳列室」,和被俘的「中共官兵」交談,其中還有一位所謂的「共軍副旅長」。據當時記者在報道中所記載,這位中共的副旅長胖胖的,講起話來都是一大堆硬派的名詞,諸如「你打進我們延安,我們也可以打下你們西安」,等等。
圖丨「被俘共軍副旅長」面對中外記者
當記者向他透露瓦窯堡已經被國軍克服時,這位「共軍副旅長」搖頭噴鼻,表示不相信這一事實。
這樣的表演自然迷惑了一些記者,但還是有頭腦清醒的記者看出了破綻。諸如「被繳獲的共軍武器」中,有不少的新式武器。又如安排的假俘虜出現在不同的戰俘管理處,被認出的記者問得啞口無言,只好挺胸立正不作任何回答。
更有甚者,當縣政府命令一大群孩子給記者們表演舞秧歌時,「反動派」「賣國賊」這些詞仍然被孩子們喊得震天響,讓中外記者們哭笑不得。
這場接待中外記者的鬧劇過後不久,西北地區各個國民黨系統組團到延安表示慰問,大家競相歌頌胡宗南攻佔延安的「豐功偉績」,甚至提議將延安改名宗南縣,以表彰對胡宗南「收復」延安的偉勛。
在這些虛偽的榮耀中,胡宗南開始著手規劃延安的未來發展,他要將延安開闢成著名的旅遊勝地,除了指示有關部門修建從西安到延安的鐵路,他還準備將西安的碑林搬到延安寶塔山,並請蔣介石題寫「直搗黃龍」四個大字,刻在碑上立於寶塔山頂。
圖丨「熱鬧」的國軍為人民服務處
好大喜功的胡宗南一直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然而等待他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戰鬥失敗,以及蔣介石的大發雷霆和對他「撤職留任」的處分。
「一無作為,殊為惋惜。」國民黨當局後來的悔嘆,成為對胡宗南攻略陝北的最好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