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3269期。原四野統帥林總,一生之中有過兩個女兒,其中大女兒相對來說知名度小一些,叫林曉霖。林曉霖是林總的前妻張梅所生,林總從蘇聯傷愈回國後,與張梅離婚,1956年張梅二婚嫁給了開國少將徐介藩。林曉霖跟著徐介藩和張梅生活,她與繼父的感情非常好。而徐介藩將軍的三個親生女兒都在蘇聯,他視林曉霖如己出。
儘管如此,由於擁有一位比較傳奇的親生父親,林曉霖的一生註定安靜不了,有很多歷史愛好者在研究她。2007年,林曉霖到三河壩革命紀念館參加活動,一大批人突然圍上來跟她合影,原因不言而喻。林曉霖一生都比較低調,這一次卻沒有拒絕熱情的群眾,跟大家一一合影,微笑交談。
當天她的心情非常好,因為在此之前剛剛參加了中國軍事博物館建軍八十周年展覽活動,生父林總的照片,被放在開國元帥的第3位,下面還附有詳盡的功績介紹。這個情況在軍方舉辦的公開活動當中,是1971年後的第一次。林曉霖參加展覽後,激動得流下熱淚:爸爸功是功,過是過。感謝黨和政府,能夠改善對我父親的評價!其實在這個「改善」過程中,有三位元勛人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1年後,軍民對原四野統帥諱莫如深,基本不會有正面的評價出現,尤其是在公開場合。直到1983年,陳雲同志指導《遼瀋決戰》一書的寫作,要求把林帥的指揮表現寫在裡面,無需迴避。「他做得對的地方,是應該寫的,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確決策下,林指揮部隊打贏了遼瀋戰役,這是客觀事實。」陳雲是1971年之後,第一個提出從正面角度去評價林總過往歷史的人。雖然局限于軍事層面,而且僅僅是遼瀋戰役這一個具體的點,但這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
第二個關鍵人物是黃克誠大將。黃克誠在東北時期是林帥的部下,跟他比較熟悉。上世紀80年代,黃老擔任中紀委第二書記,負責大量政治案件、老大難問題的平反工作。當然,這其中不包括「九一三」事件。不過黃老對此也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在談到相關幹部時,態度還是非常公允。
黃克誠講:評價林這個人要堅持兩點論,功過分明。在戰爭年代他領導軍隊是有很大貢獻的。現在很多書籍和展覽,提到他就簡單掛上幾個職務,沒有具體介紹,有的甚至連照片都省了,整得像個「無字碑」。這樣對後人是無法交代的,我們了解戰爭歷史,越往後就沒人能說得清楚了。所以這一代人就要負起責,寫歷史的人,要學習司馬遷。黃克誠比陳雲更進一步,對於如何公正地評價林總,起到了指導作用。
而到了80年代後期拍攝電影《大決戰》時,遼瀋戰役這一部分林總的戲份無論如何也繞不開。因為政治敏感的原因,攝製組擔心拍不好這段歷史,提出主要拍羅榮桓政委、劉亞樓參謀長等高級指揮員,盡量繞開林總。時任軍委副主席的楊尚昆聽後大搖其頭,說:你們不拍他,那麼仗是誰打的?亂彈琴嘛。
這一句話令編導人員茅塞頓開,於是有了後來《大決戰》中馬紹信飾演的林總角色,非常經典。所以對於林帥,這幾十年來的評價是一步一步放寬、改善的,陳雲、黃克誠、楊尚昆等人都起了重要作用,最終形成了「功是功,過是過」的客觀態度。這也是林曉霖能夠釋放壓力、坦然面對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因,她很感謝黨和軍隊的領導人,給了父親這樣的評價。張梅和林曉霖母女,至今還都健在。
「史源歷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運營,專註於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歷史全貌,帶來精彩歷史細節。歡迎關注@史源歷史專欄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