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2022年10月08日18:59:00 歷史 1321

1947年3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旅率先開進延安,宣告了延安的「光復」。

由1軍1師1旅承擔這一任務並非巧合,而是胡宗南有意安排——這是他特有的儀式感。

國軍進入延安城後,胡宗南立刻給遠在南京的蔣介石發電報報捷:

「我軍經七晝夜的激戰,第1旅終於19日佔領延安。是役俘虜敵5萬餘,繳獲武器彈藥無數,正在清查中。」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各地建立的根據地一直是蔣介石的心頭大患,尤其是中共中央所在的陝北根據地,老蔣多年來將其視為肉中之刺,在喉之鯁。

因此接到胡宗南的捷報後,蔣介石大喜過望,立刻回電:

「延安如期收復,為黨為國雪二十一年之恥辱,得以略慰矣。吾弟苦心努力,赤忱忠勇,天自有以報之也。時閱捷報,無任欣慰。」

老蔣高興得在屋裡來回踱步,興奮地對工作人員表示:「若有閑暇,定要走訪延安!」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佔個空城,胡宗南謊報戰績

然而老蔣不知道的是,他的好學生胡宗南給他發的這份捷報,水分極大,無論是「激戰七晝夜」,還是「俘虜五萬餘」、「繳獲武器彈藥無數」,沒一個是真的。

事情要從一個多月前說起。

1947年2月,蔣介石飛抵西安。按說西安是老蔣的倒霉之地,十年前正是在這裡,蔣介石因為把地方軍閥逼得太緊,差點把自己的命搭上。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不過老蔣似乎並沒因此吸取什麼教訓,如今來到西安,他再次召集西北地區的中央軍和地方軍閥們齊聚一堂。

傳令以中央軍胡宗南為主力,寧夏馬鴻逵、青海馬步芳、榆林鄧寶珊配合,動員34個整編旅共計25萬大軍,輔以100餘架飛機,從南、北、西三個方向夾擊延安。

蔣介石在會上放了狠話,要求這一次必須做到「犁庭掃穴,切實佔領,徹底解決西北問題」。

而此時,我黨在陝北地區的軍隊以西北野戰軍為主,只有不到三萬人。

面對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硬守顯然是不現實的,我軍決定避其鋒芒,撤離延安。

不少同志對此感到不能接受,不願放棄這塊「革命聖地」。毛澤東表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因此延安的黨政機關開始在西北野戰軍的掩護下有序撤離,而西野在完成掩護任務後也在3月18日撤離了延安,根本沒有與胡宗南的部隊發生慘烈的攻防戰。

而胡宗南所說的「俘虜5萬人」就更是離譜,守衛延安的我軍部隊總共也不到三萬。

當然,這些戰績的水分蔣介石並不清楚,或者說這種謊報行為他覺得無傷大雅,反正延安城是確實「光復」了,蔣介石喜不自勝,下令南京、西安滿城懸掛青天白日旗,並且燃放鞭炮,以慶祝這一勝利。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而胡宗南更是得到了狠狠的表揚,蔣介石不僅授予了他雲麾勳章,還把他的軍銜從中將提升為上將。

胡宗南是黃埔一期生,一直以來都是蔣介石最看重的「門生」之一,胡宗南對此心有所感,也一直想做出點成績來在校長面前證明自己。

如今「光復」延安,雖然戰績是注水的,但收到蔣介石的回復後,胡宗南還是興沖沖地送給部下裴昌會、薛敏泉等人看,說:「你們看,我軍攻佔延安,蔣先生是多麼高興啊!」

然而不一會兒,胡宗南又收到一份南京發來的電報,電報表示不日將安排一個記者團前往延安,實地報道「陝北大捷」的盛況。

這下胡宗南心裡打起鼓來,彷彿一個小男孩謊稱作業落在家裡,老師雖然信了,但卻打算去小男孩家裡檢查作業……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延安之行

胡宗南犯了愁,畢竟戰俘和繳獲的武器彈藥根本子虛烏有,一旦記者團來了,那胡宗南那些謊報的戰績都得穿幫。

思來想去,只好用謊言來遮蓋謊言。胡宗南緊急命人在延安東北,沿著延河兩岸建起許多假墳包,又命令在延安周邊20里內建立了10處「戰俘管理處」。負責建戰俘營的人直納悶,這沒有戰俘建這麼多戰俘營幹嘛?胡宗南自有妙計。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胡宗南下令從延安周邊多個鄉村抓來500名壯丁,又從負責延安城防的整編第135旅挑選了1500名懂事的士兵,湊了兩千來人,讓他們一律換上類似解放軍的服裝,扮演俘虜,每人每天一元津貼。

解決了戰俘問題,繳獲的武器彈藥從哪裡去找?在參謀提醒下,胡宗南想起駐紮在延安西南的國軍17師是原西北軍閥部隊改編而成,後來又接收過一批投降日軍的裝備,因此17師武器很雜,有不少日制三八式和國產漢陽造。

這不正是共軍常用的嗎?胡宗南把它們通通借來。

戰利品光有步槍不行,還得有重武器,胡宗南又從135旅抽調了幾挺重機槍以及小鋼炮。

所有這些武器,胡宗南令人分組貼上標籤,寫上編造的繳獲時間和繳獲地點。然後胡又下令建起「戰績陳列館」,將這些「戰利品」陳列其中。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忙完這一切不久,由國內外39家報社、通訊社組成的聯合記者團就抵達了延安。不知是胡宗南造的假足以亂真,還是他給了記者們什麼好處,總之記者們在延安城轉了一圈後紛紛「上當」,各大報不久後紛紛發文報道了「陝北大捷」的盛況。

然而胡宗南沒想到的是,這些報道反而給自己招來了更大的麻煩。

這些報道發布時蔣介石正在廬山避暑,看了報紙後老蔣心情為之一振,萌生了親自去延安的念頭。

不等胡宗南想出理由阻止,1947年8月7日,蔣介石乘坐「美齡號」專機飛抵延安郊外的簡易機場。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蔣介石表示這是「回訪」:「兩年前我請毛澤東來重慶,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他不邀請我,那我就不請自來!」

胡宗南當然在機場親自迎接,蔣介石一出艙門,機場上列隊歡迎的民眾就唱起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蔣中正……」

這是胡宗南專門安排的,老蔣聽得很是受用。其實他也察覺這是胡宗南拍馬屁的行為,但仍裝模作樣對被迫唱歌的民眾揮手致意。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對延安的一些地方非常好奇,首先他就打算去毛澤東住的窯洞參觀。

在一幫隨從的簇擁下,蔣介石路過一片棗園,蔣介石見棗園離毛澤東的住處不遠,便問侍弄棗園的老農,有沒有見過毛澤東。

老農回答見過,蔣又問在哪裡見到,老農答:「他喜歡吃棗子,從我這裡買過棗。」

蔣介石心裡非常希望能找到一些共產黨人的「黑料」,於是問:「毛澤東買你的棗,給錢嗎?」

老農回答:「給錢啊,他還拿他的辣椒給我吃。」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蔣介石聞言一聲不吭走向另一處田裡,老農指著那片田說:「毛澤東和周恩來還在這邊種過地呢!」

蔣介石在胡宗南的陪同下,來到毛澤東住過的窯洞。蔣介石對毛澤東的住房條件不如自己有心理準備,但走進窯洞時還是大為吃驚。

因為毛澤東所住的窯洞與當地農民一般無二,如今屋裡空空如也,只剩一床一桌。

蔣介石走近桌子,發現桌子十分破舊,坑坑窪窪。蔣介石是看過幾篇毛澤東的文章的,如今得知那些文章就是在這樣一張桌子上寫成,蔣介石十分驚詫。

走出毛澤東的住處,蔣介石發現窯洞外院子里有一台紡車,蔣介石問隨從:「這是毛澤東的東西?」胡宗南答道:「是的,之前大軍圍城,共軍物資困難,毛澤東不得不親自紡紗!」

蔣介石試著搖了搖紡車,起身時臉色十分陰沉。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離開院子,胡宗南又向蔣介石指出了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人曾經住的窯洞,但蔣介石沒有再去參觀,而是去了我軍在延安辦的抗日軍政大學。

抗大自創建以來,為人民軍隊輸送了大量人才,是全國無數有志青年嚮往之地,蔣對此也有所耳聞,因此特別提出要參觀抗大。

在進入抗大教室後,蔣介石發現教室里的木凳都十分斑駁破舊,甚至連地都不是水泥地。

「這就是那些青年的嚮往之地嗎?這裡究竟教些什麼呢?」想著這些,蔣介石感到一陣疲憊,四下看了一圈,找到一個相對乾淨的凳子想坐下,可小凳太矮,老蔣坐下時差點翻倒在地,陪同的國民黨軍官們慌忙攙扶,才沒讓蔣介石坐地上。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得而復失,追悔莫及

結束一天的參觀後,蔣介石下榻在當地條件最好的外交賓館中。胡宗南早已安排好了,蔣介石平時慣用的西餐餐具、臉盆、毛巾、馬桶一應俱全,胡宗南還把平時給老蔣做飯的「御廚」也空運來了。

進入賓館,蔣介石感覺自己彷彿又回到了南京的官邸之中,想起白天看到的毛澤東坑坑窪窪的辦公桌,蔣介石感到一陣莫名的緊迫感,揮之不去。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白天逛了一天的蔣介石無心睡眠,當天晚上就叫來胡宗南,要進行一番戰略部署。

胡宗南十分忐忑地進了蔣介石的房間,但老蔣沒有細問俘虜和繳獲的事,而是要求胡宗南,今後在陝北不需要再穩紮穩打,要下猛葯,要迅速找出「匪首」。

蔣介石下達了「一個月內找出共軍主力和毛澤東所在位置」的命令。胡宗南連連唱諾,心裡為蔣沒追究戰績的事而慶幸。

至於剿共的事,在胡宗南看來,如今共軍連老家都丟了,還能成什麼氣候?根本不足為慮……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蔣介石第二天就乘機離開了。這是蔣介石第一次到延安,也是唯一一次,倒不是他不愛來,而是很快就沒有機會來了。

其實就在胡宗南喜氣洋洋進佔延安後不久的3月22日,彭德懷就率西北野戰兵團在青化砭伏擊了國軍第一軍所屬的5個旅,此役的勝利使中共中央決定留在陝北。

之後的羊馬河大捷,使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預見到國共兩黨的戰略局勢已經發生轉折。

蔣介石延安之行後不到半個月,8月22日,胡宗南所部第36師在沙家店追擊我軍的途中被我軍殲滅。

10月,駐守清澗的整編第76師被全殲。

1947年底,之前放棄的陝甘寧邊區開始被我軍逐一收復。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其實3月18日下午毛澤東臨走之前,就在他那張坑坑窪窪的書桌上給胡宗南留了一張字條,上面寫道:「胡宗南到延安,勢必騎虎。進又不能進,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

也就是說胡宗南吞下延安好比背上了一個大包袱,反而失去了能動性,最終將被甩下包袱的我軍殲滅。

1948年2月,解放軍開始自陝北南下,解放關中地區,胡宗南損兵失地,節節敗退。4月21日,延安重回我軍手中。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胡宗南明白,自己之前謊報的那些戰績,造的那些假戰俘營、假戰利品,如今都已經成了笑柄。

胡宗南硬著頭皮到南京,向蔣介石請罪。他去時已做好最壞的打算,沒想到蔣介石只給他一個撤職留任的處分,仍讓他回去統領西北幾十萬國軍。

蔣介石就是這樣,有能力的人他信不過,只有劉峙、胡宗南這樣的人才能得到他的重用。

而這樣做的代價就是,1949年7月,隨著寶雞的解放,胡宗南被徹底趕出西北……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據說蔣介石晚年的時候曾說:「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去延安。」

有人說老蔣後悔的可能是自己去延安這一行,為給了國軍上下盲目的信心,輕視了共產黨,以至於導致了失敗。

但從老蔣視察延安當晚,覺都不睡,連夜找胡宗南開會的行為來看,他後悔的點可能恰恰是這一次參觀動搖了他自己的信心,使他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在戰略上藐視對手,以至於戰敗後終其一生龜縮小島。

47年蔣介石來到延安,參觀毛主席的窯洞,晚年感嘆「後悔去延安」 - 天天要聞

因此才會發出「後悔去延安」的感嘆吧。

當然,實際上歷史的軌跡不會因為他去不去延安而改變,因為腐朽落後的勢力終將滅亡。

參考文獻

1947年:中共中央轉戰陝北與戰略轉折 《炎黃春秋》 2018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 天天要聞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民國銀元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貨幣見證,部分珍稀版本在近年拍賣市場中價格斐然,極具收藏價值。下面為你介紹 5 種拍出高價的民國銀元。民國十五年張作霖戎裝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銀幣樣幣:2021 年北京誠軒秋拍,此幣以 2599 萬元的高價成交。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 天天要聞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民國二年(1913年)至民國五年(1916年),喀什銀元局用土法機具打造有一種特殊的銀元,就是喀什民國餉銀銀元,面額只有五錢一種,鑄額甚多,版式龐雜。此種餉銀銀元是民國二年停鑄前清的喀什背龍餉銀五錢後接著開始改鑄的。銀元正背面圖文均系創新。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 天天要聞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俄羅斯將在5月9日迎來「衛國戰爭勝利日」這一全俄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因這場勝利的背後是軍民的巨大犧牲,所以這個節日在俄羅斯地位特殊、意義重大。為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無論俄羅斯官方還是民間都全面動員起來,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這一重大節慶活動中。七座城市勝利日當天將恢復舊稱近期,俄羅斯多地的地方議會作出...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 天天要聞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史記 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剛剛統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綰等人建議說:各國諸候剛被消滅,燕、齊、荊地遼遠,不在那裡立王,就沒有人來安定燕、齊、荊。請把皇帝的幾...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