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朋友們,在閱讀文章之前,辛苦您動動小手點擊一下「關注」,我們將持續更新歷史故事,既方便您後續的閱讀,又可以與志同道合的讀友進行討論,感謝您的支持。
或許很多人都無法想像,一個開國元勛,也會面臨感情問題,這裡說的人就是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他和自己的結髮妻子張茜的一次離婚風波。
一次晚回家引發的感情問題
這是發生在建國初期的一個故事,當時的陳毅早已退軍從政,從軍隊高層變成後來的外交部長。
後來在一次出國訪問回來的時候,陳毅和自己的代表團成員搞了一個聯歡會,結果大家玩得太過高興,陳毅回家的時候已經過了凌晨十二點,本想著回家睡覺休息一下的陳毅,卻被老婆反鎖在門外進不去。
之後無論陳毅在屋外如何呼喊和敲門,張茜都沒有開門給他,無奈之下的陳毅或許是喝酒喝多了,一下子脾氣就爆發起來,沖著自己身邊的秘書就大喊要離婚,而且還連續喊了兩遍。
搞得自己的秘書都不知道如何回應,此事後來被周恩來得知後,便馬上出面給兩人進行調解,並通過一個風箏,讓兩人重新回歸於好。
在戰爭中走在一起的夫妻
說起來張茜其實不是陳毅的第一任妻子,而是第三任,兩人是在戰爭年代認識的,能夠在這麼混亂的時局攜手度過三十多年,這在當時的年代很是不易。
張茜的原名叫做張掌珠,在1922年出生,張茜的父親由於常年在外工作的緣故,所以家裡一直只有兩母女生活,張茜的父親對張茜很不好,每次回家都是喝酒或者賭錢,完全沒有管過這對母女,因此張茜的少女時代,就是和母親在一起相依為命的。
儘管如此張茜的母親並沒有因此嫌棄她,反而拚命在外打工賺錢,為的就是供張茜去讀書。
為了回報母親的付出,張茜讀書很用功,初中畢業後就考上了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
當時中國正處於1937年這個混亂時期,日本侵略者正式向中國發動攻勢,為了挽救國家生死,張茜跟隨許多學生到處開始街頭演講,號召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抗戰隊伍之中。
張茜到了16歲那年,便為了抗日投身到共產黨的軍部,在當地的服務團戲劇組擔任一名小戰士,為了避免自己的行動,讓自己的母親遭遇傷害,於是便把自己的名字張掌珠改成後來的張茜,並一直用到了新中國建立。
就在抗日行動開展兩年後,當時的張茜帶領隊伍在某處開展話劇《一年間》,當時張茜在台上扮演一位新娘子,正當張茜聚精會神地飾演自己的角色的時候,台下一位看戲的男子就已經被張茜深深吸引住,這個人就是陳毅。
當時的陳毅剛好在當地的軍部開會,因為張茜在當地搞演出,所以才打算過去看一下,結果很快就被張茜端莊的容貌給吸引了。
從此陳毅心中總是回蕩起張茜的身影,總想著立刻向對方表白,但一想到人家如花似玉的年齡,而自己早就是一個老男人,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因此面對心儀的姑娘,很長時間不敢表白。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陳毅終於鼓起勇氣給張茜寫了一封信,並且還寫了一首自己作的詩《贊春蘭》以表達自己的愛意。
而張茜在收到陳毅的信後,沒有拒絕或者憤怒,而是感到很不知所措。
因為陳毅的功績,張茜也是有所聽聞的,對對方也是十分仰慕,然而她自己怎麼也沒想的是,對方居然會喜歡自己。
收到信後的張茜,最擔心的不是自己和陳毅的年紀差,而是身份地位,當時的陳毅已經是共產黨的高級將領,而自己還只是一名底層戰士。
如果以這樣的身份嫁給陳毅,張茜擔心會被外面的人說閑話,被人認為自己要靠關係走上層路線。
於是張茜在給陳毅的回信中寫道,她對這段感情中感到十分彷徨,不知道如何是好,雖然沒有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愛意,但也能看出張茜對陳毅很有好感,只是礙於身份不敢表達而已。
當時張茜儘管還是一邊在劇組裡面四處演出,但心中仍在為是否要和陳毅將軍在一起的事感到煩惱,於是便找到了自己的好友王於畊傾訴,並將自己的心情告訴給了王於畊。
對於這段感情的看法,王於畊在自己的回憶錄《往事灼灼》寫了出來,他認為只有擁有深厚感情的生死之交,才能算得上是生死之交,為了生死之交而回報自己的真誠,是一件很正確的事情。
於是在王於畊的建議下,張茜決定與陳毅保持書信交往,兩人的感情也在交流中不斷升溫,直到兩人結婚。
陳毅與張茜之前的感情經歷
陳毅和張茜的年齡差是21歲,在當時差距這麼大的年齡也算罕見了,當時這段感情沒有因為兩人的年齡而受到影響。
由於是戰爭年代,兩人的結婚儀式沒有鋪張大搞,而是隨便請幾位好友在家裡吃一頓飯,在水塘邊拍一張自己的結婚照,這婚姻就算完成了。
而陳毅的感情之路其實也十分坎坷,在他四處征戰的20年里,在將近四十歲才找到自己的愛情也是很不容易,而在他之前,他的兩任妻子都因為各種原因而離他而去。
陳毅的第一任妻子叫做肖菊英,這位妻子是陳毅擔任紅22軍幹部學校的校長時認識的,當時的肖菊英還是這個學校的一名學員。
肖菊英才華洋溢,不僅懂得唱歌彈琴,而且就連寫詩繪畫也十分拿手,與多才多藝的陳毅可謂十分般配,兩人也是在交流詩歌的過程逐漸感情升溫,最終成為了夫妻。
然而這段婚姻連一年都不到就結束了,在1931年的9月初,陳毅正要前往於都開會,在他走後的第三天,肖菊英所居住的地區剛好下起了大雨。
當時肖菊英正在家裡等待丈夫的歸來,卻無意聽到外面的狗在叫,肖菊英以為陳毅回來,於是興奮地去開門。
然而出去的時候,肖菊英因為沒有注意到路上有水,結果一個路滑就掉進了附近不遠處的井,等到陳毅歸來後,肖菊英已經溺水而亡。
陳毅頓時悲從中來,為此在肖菊英的葬禮上,陳毅還寫了一首《憶亡》以悼念自己的妻子。
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陳毅都沒有繼續找第二段感情,直到後來他在江西遇到自己的第二任妻子賴月明,這才有了第二段感情的開始。
賴月明和肖菊英有點像,也是一位才華不錯的女青年,和風趣幽默的陳毅也十分合得來,為此兩人在蔡暢的幫助下,很快就走在一起成為夫妻。
但兩人都是我黨的戰士,因此婚後很快就投身自己的工作之中,由於兩人工作的崗位和地區都不同,因此見面的時間和機會都特別少,因此每次相聚,兩人都特別珍惜。
然而在一次在中央蘇區見面之後,陳毅就失去了賴月明的消息,後來無論陳毅如何尋找,都找不到賴月明。
之後經人打探才得知,賴月明在遭到敵人追捕的過程,因為逃脫不了而「跳崖自盡」了,連續兩段感情都走向失敗,讓陳毅感到異常痛苦,很長一段時間情緒十分低落。
但其實賴月明跳崖自盡這消息,是當地查探消息的人聽錯而已,但她在工作戰鬥中,因為敵人的追捕而與組織斷了聯繫卻是真的。
更誇張的是,後來陳毅還聽說賴月明是被反動派殺害了,反正很長一段時間賴月明的行蹤都是一個謎。
直到後來有一位婦女接受採訪時,承認自己是當年的賴月明,賴月明之後的人生經歷才被世人知曉。
原來賴月明在遭到反動派追捕的過程,因為受傷一直躲在鄉村養傷,之後又聽說了陳毅被反動派殺害的假消息。
因為當時信息傳播不太方便,所以賴月明便信以為真,最終改嫁給了另一名負傷掉隊的紅軍戰士方良松,直到新中國建立後,仍一直留在鄉村務農。
陳毅在生活中和戰場上的區別
與戰場上英勇無敵的樣子不同,家庭中的陳毅很是聽妻子的話,幾乎凡事都以張茜的意見為主。
兩人婚後沒多久,張茜就為陳毅生了兩個兒子,後來因為陳毅要到延安工作,張茜不得不留在淮南撫養兩個小孩。
原本以為抗戰結束後,陳毅就能回歸家庭,然而抗戰之後沒多久就是內戰,陳毅不得不跟隨大部隊,從蘇北轉戰到山東指揮部隊作戰,這段日子對雙方來說都是特別難熬,兩人只能通過書信和詩詞表達各自的思念和愛意。
但是無論戰場和工作有多繁忙,陳毅都會盡量找時間給張茜寫信,向她交代自己的狀況,同時也會多了解妻兒的身體狀況,兩人就這樣隔空傳信經歷好幾年。
直到1945年返回山東臨沂時,剛好遇到張茜帶著兩個孩子過來探望,兩位出生許久的孩子才算第一次見到父親。
戰爭年代的團聚和分離,總是交替上演的,但到了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央高層的各官員,仍在為新中國的繁榮發展而奮鬥,聚少離多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
尤其是當時的陳毅和周恩來一樣身兼兩職,既要做上海市長工作,又要做外交部部長的活,經常好幾天都見不到自己的妻兒。
但這並沒有影響兩人的生活情調,張茜每次出門的時候,都會特意給陳毅留紙條,而每次陳毅都會寫詩作為回復。
儘管陳毅要比張茜大好幾歲,但陳毅在張茜面前卻總是乖得像一個小孩似的,有一次陳毅在廣州療養的時候,剛好遇上朋友過來探望自己,兩人在吃飯的時候,陳毅特地找了朋友要了一包中華煙,卻僅僅是放在口袋上里,並沒有抽。
朋友對此感到不解,就詢問陳毅怎麼一回事,結果陳毅很無奈地回復,自己老婆限制自己抽煙,每天抽幾根都要檢查,因此只能放一包在口袋裡裝裝樣子。
管束太多,婚後矛盾頓現
陳毅也知道張茜這麼管束自己,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畢竟這時的陳老總也是上了年紀的人,不注意健康的話會很麻煩。
但是作為丈夫被妻子管得這麼死,時間久了陳毅也感到比較難受,於是兩人的感情生活也逐漸出現了矛盾,比如離婚風波。
陳毅要離婚的消息很快就傳遍整個中央,作為總理的周恩來不可能不知道,他和陳毅交往甚密。
對陳毅夫婦的夫妻生活也是十分了解,甚至他們感情恩愛,所謂的口頭離婚,不過是陳毅鬧脾氣的一次氣話,於是就打算作為和事佬,為兩人進行調教。
於是周恩來就找一天早晨,約上陳毅、羅瑞卿等重要官員一起去踏青,一開始這氣氛還比較壓抑,因為陳毅和張茜還在氣頭上。
這時眾人頭上忽然飛來一個風箏,周恩來見狀就朝著張茜打趣地說道,張茜就像風箏上的線,想要讓風箏飛得更久更遠,這線就得綁得不松不緊,但如果綁得太緊的話,風箏的線就容易斷,這風箏就容易飛走。
這番話在場眾人被逗笑之餘,張茜也頓時感覺自己是否對陳毅管得太多,導致現在對自己這麼大意見,於是便當場主動和陳毅和好。
而陳毅也沒有計較,本來離婚不過是一句氣話,想妻子都低聲下氣道歉,自己也自然要放下架子,和張茜說聲對不起。
很快兩人的感情就和好如初,對於當年提離婚這事,陳毅一直很是內疚,唯獨張茜沒有太放在心上,不過很快兩人的生命在那次團聚之後,也開始走到盡頭了。
陳毅和張茜先後被查出患有癌症,相比張茜,當時已經70多歲的陳毅要早走一步,在1972年去世了,也就在這一年張茜也查出患有癌症。
但是張茜當時為了完成陳毅的心愿,硬是堅持了下來,並在術後完成了陳毅的詩詞大作《陳毅詩詞選》。
也許是心愿了結,張茜在詞選完成後,便在陳毅去世後的兩年離開人世,一對令人羨慕的烽火佳人,就此成為歷史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