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2022年10月08日11:02:27 歷史 1222

溥儀是我國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末代皇帝,溥儀的每一次登基和退位都不由他做主。這位末代皇帝在亂世也了眾人爭奪的傀儡。那麼溥儀早年的皇宮生活是什麼樣的呢?他又是怎麼一步步出逃紫禁城,最終坐上偽滿洲國皇帝之位的?

溥儀坎坷的一生

溥儀是大清攝政王載灃的長子,慈禧太后去世的前一天冊立了年僅三歲的溥儀為帝。年幼的溥儀絲毫不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在之後要經歷什麼,政事也都是自己的父親攝政王載灃在處理。而等到溥儀快要成年,大清朝已經沒有「政事」可處理。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愛新覺羅·載灃」

年輕的溥儀連宮門都未出過,對皇宮外的生活也是十分嚮往和好奇的。溥儀身居在宮牆之中。對於外界的事情知道的也非常少,只知道大家都在鬧革命剪辮子,直到溥儀遇到了改變自己一生的老師庄士敦」。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溥儀的「洋老師」庄士敦

庄士敦是當時少有的中國通,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庄士敦就來到了中國,並且在香港和山東多多地的英國殖民政權任職過。最終他成了溥儀這位末代皇帝的教師,負責教溥儀英文、地理、西學等知識。

在庄士敦的影響下溥儀學到了眾多西方的觀點,在這之後溥儀帶上了眼鏡,騎上了「洋車子」(自行車),並且學到了英國的紳士禮儀和自由戀愛等觀點。庄士敦在中國山東時執政寬仁,並不像那些一貫的殖民者。他主張保留百姓們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加以過多干涉。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溥儀的皇后婉容和宮人騎自行車

之後清朝被民國政府推翻,根據清朝和民國政府簽訂的優待條件,溥儀依然居住在宮殿中。不過此時的溥儀不再像是以前一樣,只能縮在宮裡,而是能偶爾出宮,此時溥儀西裝筆挺,帶著眼鏡坐著汽車,一幅留洋回國的富家公子哥模樣。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年輕時的溥儀,儼然一副公子哥的模樣

安定的生活沒過多久,吳佩孚政府突然垮台,溥儀也被逼離開居住多年的故宮。從此這位末代皇帝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他當時逃往天津,並且在天津的靜園居住了一段時間。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溥儀居住過的天津靜園

而在租界的溥儀,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尊敬,許多外國人稱他為皇帝。溥儀也在天津各場所間流連,結交各種軍閥權貴。希望日後自己復辟時這些人可以站在自己周圍。

但事與願違,隨著時間的流逝。溥儀能感覺到自己的「權力」在不斷流逝,終於溥儀想到了對自己一直有所幫助的日本。且當時日本人提出了一個溥儀無法拒絕的條件:「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偽滿洲國。」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日本建立的偽滿洲國國務院(總統府)

日本建立偽滿洲國的本意,其實是通過溥儀的名號來為日本的駐軍招兵買馬,但當時被複辟蒙住眼睛的溥儀看不到這些,他果斷選擇和日本人合作。而成為偽滿洲國皇帝後,溥儀也徹底失去了人身自由,他被日本人軟禁在長春的偽滿皇宮中。他的一切想法也都是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在唯利是圖的日本人面前他的皇帝夢不值一提。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長春的偽滿皇宮(現偽滿皇宮博物院)

幾年後,溥儀終於等到了解放的那一天。蘇聯紅軍攻佔吉林長春,至此日本宣布投降,溥儀也頒布了《退位詔書》。他從長春逃往瀋陽,準備在瀋陽坐飛機前往日本,但在機場被蘇聯紅軍連同日本人一同抓獲。

溥儀在蘇聯被監禁了五年,但在這五年中,蘇聯方面對這位曾經的皇帝並沒有任何怠慢。不管是飲食還是住宿上都格外照顧。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在蘇聯的溥儀

溥儀在這期間甚至多次給斯大林寫信要求留在蘇聯,因為他害怕回國後被國內審判。1946年8月10日,溥儀作為證人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法庭上作證日本人的罪行。溥儀聲稱在偽滿洲國自己只是日本人是傀儡,沒有人身自由和權力,稱是被日本人挾持到長春的。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溥儀在遠東軍事法庭上指控日本

晚年生活

1950年溥儀被中國引渡回國,拘禁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在管理所中溥儀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教育等,且在這期間他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帶,這在原來是從來沒有過的。另外以前服侍溥儀的隨從也都不允許再叫皇上,只有私下見面時候才敢喊皇上。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

起初溥儀未嘗不想要繼續當皇帝,但是經過了社會主義思想灌輸後,溥儀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且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已經可以生活自理和與人自由溝通了,於是溥儀成了中央批示的頭一批特赦人員,又融入到了新中國的社會中。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溥儀曾經的監室

成為新中國公民後,溥儀在植物園工作了一年左右,隨即又加入全國政協成為了一名政協委員。在此期間在周總理的介紹下還認識了護士李淑賢,並且二人結了婚。婚後溥儀撰寫《我的前半生》這本書,講述了他作為末代皇帝的辛酸和無奈。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溥儀和李淑賢的照片

周總理看後在報紙上公開支持溥儀:

「溥儀從蘇聯回來十六年了,他是抱著痛苦的心情寫出這本書的。我們把末代皇帝改造成了公民,這在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奇蹟。」

但此時的溥儀已經重病纏身,時常發燒和尿血。周總理知道這件事後找了許多泌尿科的專家,還將溥儀遷到高幹病房

但是住進醫院後溥儀的身體仍然越來越差,多位醫生診斷後,也都和周總理說這位末代皇帝的時間不多了。1967年10月17日凌晨溥儀在醫院離開了人世。這位末代皇帝的傳奇人生也就此落幕。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愛新覺羅·溥儀的追悼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溥儀在去世之前還一直喊著要見周總理一面,估計是想託付周總理照顧一下自己的遺孀和愛新覺羅族人吧。

溥儀的葬禮

溥儀去世後毛主席和周總理都對此事高度關注,周總理則表示道:

「溥儀的葬禮按愛新覺羅家族的規矩來辦,國家尊重溥儀家族的習慣。」

雖然這個時候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火葬,但溥儀的身份特殊,周總理說到:

「溥儀的遺體可以選擇埋葬,也可以火化,根據家屬意願。他是想和愛新覺羅家人合葬還是進革命公墓、萬安公墓,都隨愛新覺羅的家屬選。」

1967年溥儀去世,該以什麼規格安葬?周總理:可火化,也可埋葬 - 天天要聞

溥儀的墓地,和他生前的皇后婉容合葬

最後在眾人的商量之下溥儀被埋葬在北京的八寶山公墓,和人民葬在了一起。之後被張世義遷入到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的一生是傳奇的,從一開始生活不能自理的皇帝變成一個「西方公子哥」,之後又在天津租界各處打點謀求復辟,為了日本人一個虛妄的承諾做了偽滿洲國皇帝,過起暗無天日的軟禁生活。

但最終他在中國政府的改造下,變成了一位中國公民,並且還當選政協委員。從溥儀的人生經歷我們也可以看出,我黨對於溥儀是極為寬容的,也正是這種寬容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改變了溥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