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2022年10月07日23:51:43 歷史 1207

「一軍團的衝鋒,三軍團的包抄,五軍團的大刀」,這是中央紅軍當年流傳的一句話,很形象地概括了三大主力各自的特點。紅一、紅三軍團的軍團長建國後都成了元帥,可惜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卻犧牲在了西征的路上。

在中央蘇區、在長征時,董振堂率領的紅五軍團戰績不比紅一、紅三差,他的軍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那麼,為何他與紅五軍團眾多官兵最終會血灑高台呢?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一、能征善戰的董振堂

董振堂與紅五軍團打的第一個漂亮仗是在贛州城下救了彭老總的紅三軍團。1932年2月23日,以紅三軍團為主的攻城部隊向贛州發起了進攻,毛主席是堅決反對攻打大城市的,戰役開始前他多次提出不要打贛州,即使要打也應該圍城打援、消滅敵方有生力量,而不是去攻堅。

奈何當時的中央蘇區已經被博古共產國際代表掌控,主席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可事實證明,贛州真的不好打,先前彭老總等人按照已知的情報預估,認為贛州城內的武裝力量加起來不會超過8000,只要趕在敵人增援到達之前破城,就能順利完成任務。

但,贛州城內實際的武裝人員超過了1.8萬,比預估多了兩倍不止,這就導致紅軍苦攻不克,敵人增援一到還被反包圍。

彭老總在自述中就說過當時的情況危急:久攻不克,援軍既到,又未迅速撤圍,屯兵堅城下,相持日久,兵力疲勞,致遭敵襲。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在這關鍵時刻,紅軍已經抽調不出多餘的兵力,中央蘇區的實際掌權者都沒了主意,被迫跑到東華山「休養」的毛主席在接到朱老總的電報後,第一時間趕回了軍委毛主席決定大膽啟用董振堂紅五軍團作為利刃,將紅三軍團救出來。

之所以先前其他人都沒想到紅五軍團,就是因為紅五軍團原本是國民黨部隊,1931年12月寧都起義後才加入紅軍、1932年2月才基本改編完成,那些掌權的留蘇派對紅五軍團並不信任。

毛主席的胸懷遠比那些人要廣闊,他帶著警衛班奔赴前線坐診,董振堂指揮紅五軍團全力解圍,甚至多次與敵人白刃相接,最終順利把紅三軍團給救了出來。

疾風知勁草,烈火出真金,紅五軍團從此開始得到重用,參與了眾多硬仗、惡仗,與紅一軍團、紅三軍團並稱為中央紅軍的三大主力。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長征之時,紅五軍團承擔了後衛的職責,血戰湘江時紅五軍團下轄的34師全軍覆沒,人數由出發時的1.2萬人銳減至5000人。

而且在這條艱辛的路上,國民黨眾多軍閥為了自保,對紅軍採取的方式都是「不攔頭,不斬腰,只擊尾」,負責點後的紅五軍團一路來的傷亡都特別慘重。

當時中央紅軍中還有一句話「一軍團打先鋒,攻無不克;五軍團殿後,守無不固」,重要性不言而喻。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二、被迫與中央分開

但是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兩支部隊卻產生了微妙,張國燾仗著兵強馬壯,野心不斷膨脹。

為了團結同志,中央紅軍做了很多讓步,下轄的軍團全部改為了軍,隨後兩大方面軍進行混編,分兩路北上,董振堂的紅5軍被編入了以紅四方面軍力量為主的左路軍中。

兩路部隊分開沒多久,張國燾卻突然推翻原先的約定,想要強行率部南下,董振堂得知此事後堅決反對,結果卻被張國燾的親信黃超打了耳光。為了大局,董振堂忍了下來,但是他心裡始終沒放棄過要去找中央的想法。

卓木碉會議後,張國燾妄稱「另立」,劉伯承很快暗中做好了「捉張計劃」,希望通過出其不意的武力,逼迫張國燾放棄錯誤的想法,然後全軍北上尋找中央,董振堂就是發動計劃的主要力量。只是朱老總認為這樣會讓彼此更加分裂,最終沒有同意。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此後的董振堂被迫跟隨紅四方面軍行動,而張國燾看出他只服中央,因此運用各種手段企圖將他架空。張國燾將原紅5軍的骨幹調走,然後讓紅四方面軍的33軍與紅5軍合編,雖然最後還是稱紅5軍,但董振堂已經無法指揮全軍了。

同時張國燾又讓親信黃超去擔任紅5軍政委,我黨原則是「黨指揮槍」,這樣極大地限制到了董振堂的權力,最終董振堂的犧牲跟這個任命也有很大的關係。

紅四方面軍南下川康受挫,後來又踏上了西征之路,董振堂接收到命令後再次表示反對,他當即寫信給毛主席和朱老總,從軍事的角度分析西征會非常困難,紅軍已經連番征戰,這疲憊之師不但要面臨兇悍的馬家騎兵,還要面臨後勤物資無法補給的窘境。

黃河以西我黨並沒有建立根據地、沒有足夠的群眾基礎,想靠當地老鄉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所以希望中央能將部隊調回。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信寫好後,董振堂交到了警衛隊長高志中手裡,並叮囑一定要交到中央首長的手上。分別時他還說:我過去送你的東西,你都還帶著。以後我們可能還見得上面,也可能見不上面了。要是見不上面,送你的東西就算咱們分別的一個紀念吧。

或許董振堂此時已經得知了大致的結局,如果他稍微滑頭一點,完全可以暫時以身體不適等理由抗拒西路軍的命令等待中央調回,可他是一個黨性很強的人,最後還是隨部前進了。

高志中沒有辜負董振堂的期望,他的確找到了朱老總,朱老總也確實想將董振堂調回來,可尷尬的是電台在政委黃超手裡,命令根本無法傳達給董振堂。

隨後高志中馬不停蹄跑了回去,可此時董振堂已經被強令出發七天了。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三、血灑高台的原因

紅5軍雖然名義上還是軍,但實際只有兩個師四個團共4000多人,攻佔高台後,陳昌浩、徐向前命令紅5軍守高台,另外還要分撥一部分進駐臨澤。紅9軍駐沙河堡,紅30軍進駐倪家營子拱衛西路軍總部。

接到命令後,政委黃超帶走了兩個主力團及電台去往臨澤,這就導致董振堂他們成了孤軍。西路軍總部的這個安排是很有問題的,高台到臨澤有百多里,兩處都是關鍵地點,馬家軍一定會出兵來奪。

當時的三個軍中紅5軍人數、彈藥最少,紅9軍不久前才在古浪遭遇重創,戰鬥力大打折扣。這就等於是讓兩隻實力不足的部隊互相支撐,怎麼可能守得住?

時任紅30軍政委的李先念看出了問題所在,提議讓30軍進駐高台與臨澤之間,這樣敵人一旦來襲,也可以隨時策應。但陳浩昌拒絕了,他的理由是應該如果敵人來攻,紅9軍可以去支援,打打硬仗能提高紅9軍的士氣。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紅9軍經歷失敗,當時是瀰漫了一些不好的氣息,陳浩昌想的是玉不琢不成器,要歷練一下。但,這無疑是增加了紅5軍的危險。

1937年1月3日馬家軍兩萬多人向高台發起了進攻,董振堂知道人數懸殊很難阻擋,便讓人化妝出城,分別向黃超及總部求援。另一邊他命部隊控制城外兩個制高點,以此抵抗了敵人七天,近十倍的人數差能打成這個戰果,董振堂的能力毋庸置疑。

如果這時候他有電台,不管是求援還是突圍,都能更加方便,只可惜董振堂的黨性太強,沒有得到命令始終沒做決定。他的確讓人提前在敵軍包圍薄弱的北城附近挖了地道,上面只有一層薄土,只要命令一到隨時都能突圍。

可苦戰到17日,政委黃超的信才送到,上面的內容說西路軍總部命令,高台是西進的重要據點,一定要死守不可突圍。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董振堂那一刻的絕望可想而知。當時高台外圍已全部丟失,陷落只是時間問題,突圍才能有一線生機,可命令卻是如此。董振堂無可奈何,最後還是黨性戰勝了求生欲,選擇依令而行。

但黃超的信完全就是胡扯,西路軍總部對此事並不知情。18日晚西路軍總部的情報機關破譯了敵人的電報,陳浩昌和徐向前這時才知道敵人在進攻高台,他們非常驚訝,連忙命李先念率30軍88師和總部騎兵師前去支援。

總部騎兵師剛組建不久,馬也只有500多匹,他們先跟馬家騎兵遭遇,師長、政委全部犧牲。還好88師隨後趕到,打退了敵人,救出一部分同志。

李先念審問馬家軍俘虜,得知高台已經陷落,城內的紅軍全軍覆沒,董振堂也已犧牲。如此情況下,李先念就沒有再往前行。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董振堂將軍的犧牲原因有二:一是西路軍總部安排有誤,這點李先念後來回憶起也常常惋惜,說如果把30軍放在高台和臨澤之間就不會有這麼大損失;

二是政委黃超的一系列昏招,帶走了主力團和電台,不允許高台內的紅5軍突圍,還始終不將情況上報,導致首長根本不知道消息,錯過了救援時間。哎,可惜了董將軍。

我個人是非常尊敬董振堂的,他長征時說過的一段話讓我看到了真正的革命者。1934年4月紅軍在貴州山區急進時,鄧發的妻子陳慧清要生產了,不巧的是敵人已經摸了上來,後衛紅五軍團與敵人展開了戰鬥。

本應該快速脫離的紅五軍團為了陳慧清展開就地防禦,董振堂跑過來看了看陳慧清的情況,然後馬上回到陣地說:一定要打出一個生孩子的時間來!

紅五軍團就這樣堅守了兩個多小時,付出了不小的傷亡,直到陳慧清順利生產完才匆匆趕路。

紅五軍團董振堂能征善戰,為何失利於高台?部署不妥,電台不在 - 天天要聞

陳慧清當時很虛弱,一路上都靠人扶著,每當有戰士從她身邊經過時都會選擇怒目而視,還有一些戰士鬧情緒:就為了一個女兵生孩子,我們犧牲這麼多人值得嗎?

董振堂見狀大怒:瞪什麼瞪!我們革命打仗、流血犧牲,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孩子們嗎?為了孩子們將來過幸福生活,我們犧牲再多人也是應該的。

是啊,一代人吃了好幾代人的苦,哎,可惜董將軍沒能見到革命勝利那一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青島雙星名人家族內鬥 84歲創始人被兒子和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青島雙星名人家族內鬥 84歲創始人被兒子和孫子逼宮?

「 知名鞋服企業青島雙星名人集團陷入內鬥傳聞之中,有媒體報道稱84歲的雙星鞋服集團董事長汪海聲稱遭兒子、兒媳以及孫子『逼宮』。」5月5日,一封署名是青島雙星名人創始人汪海的公開信在網上流傳。雙星名人鞋業正是80、90後耳熟能詳的雙星運動鞋生產商,汪海是創始人、總裁,今年84歲。網上流傳的公開信稱,汪海被兒子汪...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春申君傳奇》沈國冰1按照楚國王室傳統,太子傅不僅要教授太子詩書禮樂,還要教導太子騎射武藝。一般,太子傅很難文武兼備。但是頃襄王為太子熊完所選定的太子傅黃歇,卻是文武雙全。楚人尚武,作為楚國王室的傳人,每一個被立為太子的王子都要文武兼修。翻身上馬,可以馳騁戰場。立於...
噩耗傳來:他不幸犧牲,年僅42歲 - 天天要聞

噩耗傳來:他不幸犧牲,年僅42歲

5月1日上午,退役軍人高武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水中救起落水者,自己卻不幸犧牲,生命定格在42歲。高武,男,漢族,1983年1月出生,武警退役,中共黨員,溫州鄱陽商會副會長,中保恆傑保安集團法人代表。他養育有一兒一女,兒子今年16歲,女兒今年8歲,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5月1日,高武攜帶妻女出發去浙江省溫州市楠溪江阿...
我的姓怎麼來的?姓王真是王,姓鐘不撞鐘…… - 天天要聞

我的姓怎麼來的?姓王真是王,姓鐘不撞鐘……

先來假設一段對話——好問題,一問一個不吱聲。你的姓氏是怎麼來的?和祖先之間有什麼關係?如果姓「王」,祖上是不是國王?如果姓「鍾」,祖上是不是撞鐘的?如果姓「龍」,祖上總不會是真龍吧?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得將目光轉回上古時期。祖宗在上,當
【日本文史漫筆386】日本室町時代茶室里的「影子武士」能阿彌 - 天天要聞

【日本文史漫筆386】日本室町時代茶室里的「影子武士」能阿彌

◆《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每當提到能阿彌,我總感覺這個名字在日本茶道史上猶如一抹淡影,既清晰,又模糊。他生於1397年,卒於1471年,我把他看做是「足利幕府的藝術顧問」。其實,更準確地說,他是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近侍。在《蔭涼軒日錄》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能阿彌者,將軍之茶事奉行也,凡茶器之選,茶室之設...
湖南日軍性奴隸制度受害者小瑞奶奶逝世 - 天天要聞

湖南日軍性奴隸制度受害者小瑞奶奶逝世

據上師大「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2025年5月7日凌晨1時許,原二戰時期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根據老人及其家屬的意願,研究中心暫不公開老人的個人信息)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1930年,小瑞奶奶出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3月10日,日軍侵佔華容縣,並在城關、南山、沙口等地設立軍事據...
她是毛主席兩個兒子的救命恩人! - 天天要聞

她是毛主席兩個兒子的救命恩人!

2011年,毛澤東嫡孫毛新宇攜家屬探望了一位96歲高齡的老人,正是在這次探視後:一個關於毛岸英兄弟的秘密被揭開了。這位96歲的老人叫李雲,她之所以一直被毛家後人惦記著,乃是因為:她曾是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的救命恩人。也是隨著她的敘述,毛新宇才清楚了自己父親和伯父流浪上海多年,被組織找到的背後故事。這一切,都得...
特朗普1987年就想打關稅戰,中國硬剛是對的! - 天天要聞

特朗普1987年就想打關稅戰,中國硬剛是對的!

當地時間5月3日,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對上萬名股東表示,美國不應像總統特朗普那樣「將貿易當作武器」,通過加征關稅激怒全球。巴菲特此番表態被外界認為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最直接的批評。 但這樣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