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勉是唐玄宗時期的人,從小喜歡讀書,並且注意按照書上的要求去做。 時間長了,就養成了習慣,培養出了誠信儒雅的君子風度。他雖然家境貧寒, 但是從不貪取不義之財。
趕考時,李勉與一位叫陳生的書生同住一家旅店。兩人十分投緣,一見如故, 經常在一起談古論今,討論學問,成了好朋友。不料,陳生病倒了,李勉連忙為他請來郎中,並且按照郎中的吩咐幫他煎藥,照看他按時服藥。
一連好多天, 李勉都細心照顧著陳生的起居飲食。可是這位書生的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一 天天地惡化下去了。看著日漸虛弱的朋友,李勉非常著急,經常到附近的百姓家裡尋找民間藥方,並且常常一個人跑到山上去挖藥店里買不到的草藥。
一天傍晚,李勉挖葯回來,先到朋友的房間,看見陳生氣色似乎好了一些。 他心中一喜,關切地到床前問:「哥哥,感覺可好一些?」陳生說:「我想, 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臨終前兄弟還有一事相求。」李勉連忙安慰道:「哥哥別胡思亂想,今天你的氣色不是好多了嗎?只要靜心休養, 不久就會好的。哥哥不必客氣,有事請講。」陳生說:「把我床下的小木箱拿出來,幫我打開。」李勉按照吩咐做了。書生指著裡面一個包袱說:「這些日子,多虧你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是一百兩銀子,本是趕考用的盤纏,現在用不著了。
我死後,麻煩你用部分銀子替我籌辦棺木,將我安葬,其餘的都奉送給你,算我的一點心意,請千萬要收下,不然的話兄弟我到九泉之下也不會安寧的。」
李勉為了使陳生安心,只好答應收下銀子。
第二天清晨,陳生真的去世了。李勉遵照他的遺願,買來棺木,精心為他 料理後事。剩下了許多銀子,李勉一點也沒有動用,而是仔細包好,悄悄地放在棺木裡面。
唐玄宗天寶年間,李勉做了武官。他仍然廉潔自律,深受百姓愛戴,在文武百官中也是德高望重。一天,一個大漢闖入李勉的府中。李勉還沒開口,那大漢便罵他個狗血噴頭:「好你個李勉!你貪我哥哥錢財,害得我大嫂一家好慘哪!」李勉道:「你便是陳生的弟弟陳興吧?請兄弟少安毋躁。我一定給你一個交代。」
李勉帶陳興來到開封城郊外一座墳墓前,那墓碑上赫然寫著:陳生之墓。
陳興一見,不免悲從中來。李勉面露悲愴,請手下挖開墳墓,撿拾遺骸,放入一個黑罐中,以便遷回陳生老家。忽然,大家挖出一個腐爛的破布包裹,裡面居然是白花花的銀子。了解到銀子的來歷後,大家都被李勉不貪財的高尚品行所感動。陳興深感慚愧,執意要將銀子贈給李勉,卻被李勉婉言謝絕。於是陳興帶著哥哥的遺骸回了老家,路上逢人便誇李勉為人清廉。
■文/改編自《<論語>三道》(林秋雲 熊嵐 著 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圖片除圖書封面外均為配圖
■編輯/王慧麗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