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是中國紅色革命的搖籃,一共湧現出56位開國將軍,位居十大將軍縣第二名,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也是來自江西興國,他的名字叫謝國儀,是一位開國少將,曾擔任山西軍區副司令員。
1907年,謝國儀出生於江西興國縣永豐鄉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從小受盡了地主的欺凌與壓榨,雖然年齡不大,但革命的種子早早地便在謝國儀的心中萌發了,在他21歲那一年,就勇敢報名參加了當地的農民起義。
不久,謝國儀聽到紅軍來到了家鄉,便義無反顧地報名參軍,成為一名紅軍戰士,當時,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連續五次對我中央蘇區進行「圍剿」,面臨數倍敵人的圍攻,我黨領導人採取運動戰術,先後粉碎了敵人的四次「圍剿」。
然而,在第五次反「圍剿」時,最高軍事指揮權卻落在了顧問李德身上,李德不顧敵強我弱的實際,竟然與敵人打起了陣地戰,甚至還向敵人主動發起進攻,在這種「左傾」冒險主義的指導下,我軍遭受到嚴重損失,其中就包括謝國儀所在的部隊。
那是在1934年8月,老營盤高地的一次戰鬥中,謝國儀所在連部英勇奮戰,頑強抵抗敵人的進攻,最後百餘人只剩下九個,謝國儀便是其中之一。
還有長征開始初期,敵人對我軍設下四道封鎖線,雖然在黨的帶領下,順利突破了這四道封鎖線,但我軍卻損失非常嚴重,八萬多人只剩下三萬,損失過半。當時,謝國儀也深受重傷,領導讓他回家鄉療養,沒想到謝國儀竟然摳出傷口的子彈,拄著拐杖頑強行軍,終於趕上了大部隊。
抗日戰爭時期,謝國儀主要活躍在晉察冀邊區,1939年10月,時任副團長的謝國儀帶領部隊英勇奮戰,用毛巾捂住鼻子,衝過敵人的毒氣煙霧,幾乎將日軍全部殲滅,此役,謝國儀重創日軍水源義雄,殲滅日偽軍兩千餘人,繳獲大批輜重物資,後來抗戰史專家將此戰稱為「陳庄大捷」。
解放戰爭時期,謝國儀主要活躍在冀中地區,曾參加平津戰役,在我黨的帶領下,見證了一個偉大新中國的誕生。
1955年,謝國儀被授予上校,隨後出任山西軍區副司令員,1964年,謝國儀又被晉陞為少將,稱為開國將軍。
非但如此,謝國儀還有一個十分優秀的女兒,名叫謝彬,畢業於哈工大,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於1999年晉陞為少將,父女皆少將,這在我黨歷史上並不多見。
謝彬的丈夫是李立功,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曾任山西省委書記兼山西軍區第一政委,謝彬與李立功有個女兒,名叫李曉英,李曉英長大後,嫁給了華國鋒的兒子蘇斌,也就是說,謝國儀的女兒謝彬是華國鋒的親家。
謝國儀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曾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赫赫戰功,對於這樣的革命家,我們應該銘記,並將他身上的精神品質傳承下去,謝國儀本人也非常長壽,他活到了2000年,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