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根據中央做出關於建設「大三線」的決策,在盤縣、水城、六枝三縣建立三線建設煤炭基地。1965年一支8萬人的建設大軍進入煤炭基地,後因發現鐵礦資源豐富又開設鋼鐵廠,而隨著工程建設的不斷深入,電力需求也不斷增加。為更好地發展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更為了解決日益緊缺的電力需求,1965年的6月份,水城發電廠籌備組正式成立。
1965年7月份,西南局三線建設建委在盤縣開會後,彭老總親自來到由西南電管局和華東電力設計院在水城的選點,位於水城天生橋(水簾洞)工程代號為972的水城發電廠。西南局建委主任李井泉、副主任程子華、彭德懷來視察一番後確定廠址。水城發電廠於10月份動工建設,雲南電力建設公司派出的籌備工作組承接開山打洞、土方和安裝工作。
剛開工建設不久,上海一本「海瑞罷官」擾亂了工程建設進度,武鬥隨即蔓延整個六盤水特區。經過幾年的卓絕抵抗和鬥爭,排除「武鬥」的干擾,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交與的奪煤保鋼任務,三線建設於1970年得以順利進行。得虧六盤水不是軍工重地,要是像重慶一樣發生武鬥,坦克、裝甲車、65式、迫擊炮齊上陣,恐怕六盤水亦是血流成河。
1970年初,水城發電廠重啟建設,面對遭到文革破壞的基礎設施,建設者們心痛不已,但為了完成偉大的三線建設,為建設強大的祖國,建設者們再次進入轟轟烈烈的建設當中去。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1974年9月26日,一號發電機組正式併網發電,這是省內第一台5萬千瓦高溫高壓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組。1978年12月26號,水城發電廠二號機組7.5萬千瓦機組併網發電。
水城發電廠是火力發電廠,皆因當時的水城附近煤炭資源豐富,光汪家寨的煤炭就能滿足發電廠的煤炭需求。因處於特殊時期,發電廠遵照黨中央「靠山、分散、隱蔽、盡量不佔農田」的要求建廠,不過以水城當時的地形,任何一個地方都適合建設發電廠。盡量不佔農田就更不用說,整個水城能夠找到一處有天地的地方真的找不到。
保密需要,水城發電廠對統一用300信箱聯繫,安保級別為國家二級,保衛科相當於科級單位。廠區分有生活區和生產區,生活區有電影院、職工樓、職工食堂、子弟學校、招待所、銀行、郵電所等配套設施。當時的水城縣經濟相對較落後,深山裡有這麼一座現代化工廠,而且還是高層建築,讓人附近的村民對於這裡生活的人們感到十分的羨慕。
每天晚上都放一場電影來豐富職工們的精神生活和豐富職工們的文化需求,或許在那個電視普及率極低,收錄機缺乏的年代,看電影也是職工們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60年代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北京八一電影製片廠,上甘嶺、南征北戰,80年代的少林寺、上海灘,每一步經典的電影都能給人留下美好的回憶。90年代在電影院里看的最後一部電影是西部片的,由於外國美女穿的是泳衣,老人還將我們小孩趕齣電影院,思想萌芽期的小孩被老人組織對西方文化的認知,真的有點氣人。
90年代發電廠還建公園提供職工們遊玩散步,由四川美術學院設立裝飾中心進行設計施工。說到川美,對自己的記憶深刻,因為小時候就在川美附近長大,可能是那時候的自己世界很小,總認為川美就是最好的大學。最好的並不在意教學多好,而是川美裡面的美女很多,儘管那時候年紀還小,但是對自己的審美觀很有信心。不過長大以後離開川美,快有10年沒去川美,恐怕往後再也沒有機會去川美遊玩了。
2006年最後一台柴油機發電機組停止運作,為水城、為六盤水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水城發電廠就此退出歷史舞台,運作32年的的水城發電廠就此結束它的歷史征程。972、300這些神秘的數字還有熟悉的水城發電廠就此退出人們的視野,曾經熱鬧非凡的不夜小城,現如今變成無人區。年代感極強的老建築隨著人們的拋棄和風吹雨曬,慢慢地變成殘檐斷壁,也許這樣的無人區到處都是,但惟有水城發電廠能讓人記憶深刻,時光會遺忘他們,但歷史永遠有它的一席之地。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見其所想,所想所寫,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大夥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原創文章,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