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金秋送爽,書香潤心。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人民日報出版社新媒體推出「書里的黨史故事」欄目,和讀者、網友一起,翻開那一本本有溫度的圖書,品味那一段段有情懷的故事……
不立功不下戰場
時代背景
黃繼光,原名黃際廣,1931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石馬鄉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很早去世,他在母親撫養下長大,10歲就給地主打工。1949年11月,黃繼光的家鄉解放了。他積极參加清匪反霸鬥爭,被選為村兒童團團長,曾帶領民兵活捉逃亡地主,出偽保長私藏的槍支彈藥,被評為民兵模範。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1951年3月,中江縣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他。
黃繼光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到朝鮮前線後,被分配到第15軍第135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黃繼光一心想到前沿陣地殺敵立功,後來又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經過領導做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榮立三等功一次。
信仰之光
黃繼光是貧苦農民的兒子,在舊社會飽嘗了苦難。是共產黨領導農民翻身得了解放,對此他有切身的體會。在寫給母親的信中,他對於參軍入伍格外高興,尤其是人民軍隊官兵平等,使他感到了無比愉快。他響應祖國的召喚,來到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決心在戰鬥中成長,「不立功不下戰場」,反映了一名革命戰士無比堅強的雄心壯志和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
畫家張洪贊創作的油畫《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了。聯合國軍開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597.9高地和 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二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設在山頂上的敵人的機槍火力點噴著火舌,壓制著志願軍反擊部隊不能前進。眼看負責爆破的戰友一個個倒了下去,離天亮只有40多分鐘了。黃繼光主動請纓,帶著手雷和兩名戰士爬向敵人的火力點。當離敵人火力點只有三四十米時,一名戰士犧牲,另一名戰士負重傷。黃繼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注,他忍著傷痛,繼續向敵火力點前進。接近火力點時,他把手雷投了出去,但是未能完全摧毀敵人的火力點。最終,他拖著重傷的身軀,強忍劇痛,一躍而起,撲向了敵人的槍眼,用身體擋住了敵人的火力,部隊乘勢前進,攻下了597.9高地,全殲敵守軍兩個營。
黃繼光犧牲後,部隊黨委追任黃繼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領導機關給他追記特等功,並追授「特級英雄」稱號。1953年4月,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作為代表出席了全國婦女大會。毛澤東邀請鄧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達了對英雄的敬意。
2009年9月,黃繼光被中宣部、中組部、民政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人物」。2018年3月9日,央視《信·中國》欄目開播,演員楊洋深情朗讀了黃繼光的這封家書,主持人朱軍講述了黃繼光的英雄故事,「不立功不下戰場」的豪情壯志響徹全場,感動了無數觀眾。
家書原圖
家書原文
母親大人:
男於〔於〕陽曆十月26日接到來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雖然有些少困難,請母親不要憂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壓迫下,過著牛馬奴隸生活,現在雖有少些困難,〈還〉是能夠度過去的。要知道,咱們〈在〉英明共產黨、偉大領袖毛主席正確領導下,幸福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男現在為了祖國人民,需要站在光榮戰鬥最前面,為了全祖國家中人等過著幸福日子,男有決心在戰鬥中堅持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場。請家中母親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在革命部隊里,上級愛戴如父母,同志之間如親兄弟一般,一切在祖國人民熱愛支援下,雖在戰鬥中是很愉快的。男決心把母親來示,〈用〉實際行動來回答祖國人民對我們關懷和對家中對我期望。
最後,請母親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體,並請回示一封,把當地情況、土改沒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產比前好嗎?□□□□沒有?
□祝
玉體安康
男 際 廣 稟
1952年4月29日於朝鮮
戰鬥間隙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出版社
《我心永向黨:家書里的百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