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在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此時的周總理也在轉播大廳觀看東方紅一號發射的實況轉播,他的心中既高興又擔憂,擔憂的是負責民用機械工業的一機部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了困境,缺乏一個合適的領導幹部去主持工作。
周總理
當時一機部主要負責民用機械、電信、船舶等方面的業務,在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當時的局勢比較動蕩,一機部的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周總理在房間里不停踱步,他回想著一個個優秀的將領。這時,一個人的身影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他激動地說道:「是他,就是他了,他一定能行。」
李水清臨危受命,周總理:還需要你來主持大局
不久,正在基層視察工作的濟南軍區副司令員李水清突然接到了中央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十分熟悉,是周總理親自打來的。
周總理在電話中說道:「組織上決定,由你來擔任一機部的部長,你準備一下來北京上任吧。」
李水清將軍
李水清接到調令後極不情願,可是上級的命令必須遵守,就不情不願地來到了北京,見到了迎接他的李德生說到:「德生同志,我不想來。」
李德生安慰道:「你是周總理親自點的將,不來恐怕不行。」
隨後,在李德生的帶領下,李水清在西花廳見到了等候多時的周總理。周總理一見到他過來,就熱情地說道:「水清同志來了。」
看著周總理,李水清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總理啊,這個部長我恐怕是幹不了。」
聽到這裡,周總理提起了當前一機部面臨的形勢:「現在一機部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了困難,還需要你來主持大局啊,我想了半天,由你來主持一機部的工作最為合適。」
李水清有些難為情地說道:「我是個大老粗,幹不了這麼細緻的工作。」
正在會議上講話的周總理
周總理拍了拍李水清的肩膀,繼續說道:「毛主席早就說過外行可以領導內行,你幹下去不就成為內行了嘛,要知道外行也是可以成為內行的。」
看到周總理話已經說道這個份上了,李水清不知道怎麼拒絕了,於是他向周總理保證道:「總理您放心,我去了一機部以後會好好學習,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
周總理也他同意了,便囑託道:「這樣吧。『五一』國際勞動節馬上就要到了,那天你先上一下天安門見一見主席,然後就到國務院工作吧。」
不久,李水清正式擔任了一機部的第四任部長。一上任,李水清將軍針對一機部與八機部合併的事情,專門召開了會議說道:「我們這次搞得是合併,不是挑選、裁減。合併的話應該將各個部門一律合併,不能挑挑揀揀。」
一機部的工作人員合影
在李水清的領導下,合併與機構精簡都進行得十分順利。與此同時,他還寫信給國務院,將一些老幹部都安排了職務。
之後,他還在一機部內部積極地開展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解放了一些一大批的老專家。他還注意培養年輕幹部,為國家培養了很多的人才。
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將軍
對於李水清將軍,周總理是十分信任的。在戰爭年代,他就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17年,李水清出生於江西吉安的一戶農民家庭。和大多數的農民一樣,他們一家人靠著租種的幾畝地勉強生活,即使他們辛苦的勞作,卻無法擺脫被剝削的命運,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民國初年窮苦的老百姓
從李水清記事以來,他每天看到的都是父親緊鎖的愁眉,母親酸楚的眼淚。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李水清在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地主家放牛,只有飯吃,沒有工錢。
在苦難中長大的孩子,童年是短暫的。家境的貧困、生活的磨難、世事的艱辛、父母的愁苦,促使李水清成長得很快,並且在他年幼的心靈里播下的革命的火種。他和大多數的窮苦人一樣,渴望有一天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早日迎來讓窮人當家做主、揚眉吐氣的大救星。
1928年2月,此時距離秋收起義剛過去五個月之久,工農紅軍來到了李水清的家鄉江西吉安,並在當地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運動。
看著紅軍戰士所做的一切,李水清的心中更是由衷的感激,他也想成為紅軍那樣的人,於是便和同村的幾個夥伴一起加入了紅軍隊伍。
此時的李水清只有12歲,由於他年紀小,扛不動槍,就在隊伍中擔任了宣傳員,負責隊伍的宣傳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果敢和勇猛在戰場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戰友們稱呼其為「黑旋風」。
紅軍戰士們
與此同時,他在學習上更加的勤奮刻苦。他經常學習到深夜,增長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致力於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政工幹部。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成長為我軍一名合格的政治委員。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在115師的直屬獨立團擔任三營教導員的李水清,跟隨隊伍來到了山西前線。
來到抗日前線後,115師在林彪的領導下發動了平型關戰役。在平型關戰役發起之前,聶榮臻在將士中間進行了動員講話:「這是我們改編後的八路軍首戰平型關,這一仗必須打好,必須打勝,要打出八路軍的威風,打出中國軍人的風采來,從而振奮全國軍民的抗日熱情和軍心。」
聽著聶榮臻的動員,李水清的心中更是熱血沸騰。回到隊伍後,他給全營上下都做了動員,並帶隊出發到靈丘、淶源之間的「腰站」設置了埋伏,準備迎接前來增援的日寇。
9月25日一早,天剛亮,霧也變得越來越濃,幾米外就看不到人。就在霧氣逐漸消散的時候,日本板垣師團走出了隘口,距離我軍的陣地越來越近。
平型關戰役中的一幕場景
隨著兩聲槍響,全營的手槍、步槍以及手榴彈都朝著敵人狠狠地打了過去。頓時間,陣地前變成了一片火海,火光硝煙直衝天空。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暈頭轉向,不斷地四處亂竄。就在這時,李水清抓住時機,帶著全營的戰士衝下了山去,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
突然間,日軍的一名少尉軍官盯上了李水清,他舉著戰刀衝到了李水清跟前,迎面向他劈來。看到這一幕後,李水清沒有慌,他先用槍托把敵人的刀給擋住,然後對著他的胸脯就是一槍,敵人撲通了一下,跪倒在了地上。
原來,李水清長得瘦弱,他知道如果自己拼刺刀,和敵人打起來很難有勝算,於是就悄悄地將槍里剩下的唯一一顆子彈推上了膛口。等到那個日軍衝上來的時候,就被李水清一槍斃命。
鏖戰了七個多小時後,300多名日寇倒在了獨立團的陣地跟前。戰鬥結束後,李水清說道:「在戰場上不能講究公平,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日軍來到中國,殺了我們那麼多的同胞,怎麼能跟他們講公平,干就完了。」
平型關戰役中的一幕場景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又擔任了冀察熱挺進軍第三十二團總支書記、挺進軍第三十三團政治處主任、晉察冀七團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第十一軍分區副政治委員等職。他積極領導戰士們進行抗日,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人民並沒有迎來期待已久的和平。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對解放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在整個解放戰爭中,李水清先後參加了平津戰役、解放石家莊、太原戰役。其中在解放太原的戰役中,李水清以他的勇猛和果敢,立下了奇功。
1949年4月20日,解放太原的戰役正式打響。
為了守好自己經營了38年的大本營,閻錫山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其中的卧虎山更是被稱為「華北第一堡壘」。這裡一共修築了167座形狀各異的鋼筋水泥碉堡,以及各種密密麻麻的連接暗道,形成了相互交叉的密集火力網。
太原戰役
閻錫山派出自己的嫡系部隊第19軍進行駐守,看著自己構建的防禦工事,閻錫山囂張地說道:「此要塞共軍一個月之內休想攻下來。」
組織上決定,由華北軍區第20兵團199師對卧虎山實施包圍壓縮,採取圍而不打的方案,等到攻打下太原城後,再拿下卧虎山。199師師長李水清接到命令後,對卧虎山採取了包圍佯攻壓縮的作戰命令。
可李水清沒有按部就班,他決定先試探一下敵人的大概情況。他派出了一個排試探性地發起了佯攻,出乎意料的是,戰士們沒有一個人傷亡就佔領了敵人的兩座碉堡,同時還迫使敵人的一個連投降。李水清意識到敵人可能是外強中乾,於是他向上級做出了彙報後便投入了更多的兵力。結果我軍戰士以很小的代價摧毀了敵人的一個指揮所,同時還俘虜了敵人68師師長和副師長。
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我軍很快就改變了作戰計劃,對敵人發起了全線進攻。
李水清(左一)
李水清將情況作出了詳細彙報,還說了自己的方案,堅決表明自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至少可以用一晚上的時間拿下卧虎山的西部,為太原戰役的勝利贏得先機。
在攻取卧虎山要塞的戰鬥中,李水清指揮199師打得異常兇猛。出乎眾人意料的是,李水清帶領全體將士在僅僅10個小時的時間就攻下了卧虎山。
卧虎山被拿下後,被俘的國民黨第十九軍軍長曹國忠說道:「原本以為你們打太原外圍至少需要一個禮拜,打完進行休整也得一個禮拜,可是沒想到你們僅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插進來了,真是沒想到啊。」
太原解放後不久,李水清領導的199師就接到了新的任務。組織上要他們訓練,準備參加開國大典的檢閱。
開國大典上檢閱部隊
革命勝利,報國雄心不減當年
1949年10月1日15時,一個劃時代的聲音響徹了天空,隨後在萬眾矚目下,199師師長李水清和政委李布德帶著檢閱部隊走在了整個個方隊的最前面,他們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進入了天安門廣場,無數雙眼睛、無數的鏡頭記下了這一偉大的時刻。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李水清又帶領部隊入朝作戰。199師在李水清的帶領下連戰連捷,取得了多次大捷。
朝鮮戰爭結束後,在黨組織的安排下,李水清來到了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期間,李水清如饑似渴的學習著各種知識,軍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後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
1955年,黨中央為了表彰那些革命戰爭年代有功的同志,決定對這些革命英雄授銜。李水清由於其突出的功績,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20世紀60年代,他又擔任了濟南軍區的副司令員、軍區黨委常委,為解放軍軍事現代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毛主席接見李水清
1970年,李水清將軍臨危受命,又擔任了一機部的部長,負責起了我國民用機械、船舶工業等方面的工作。工作期間,他只談工作、不談派性,解放了一大批的老幹部,同時還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1975年,鄧小平同志復出,主持起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此時的李水清還心心念念著軍隊的發展,於是他便向鄧小平同志請求,希望能夠回到軍隊工作。
鄧小平同志經過考慮後,決定讓李水清擔任南京軍區第一副司令,負責主持軍事工作。就這樣,李水清成為了全國各大軍區唯一的副司令軍委委員。
李水清在工作期間,仍然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他積極的對火箭發射器進行研究,經過多年的研究,取得了眾多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的導彈以及航空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鄧小平同志
1977年,由於李水清對火箭技術領域的獨特研究,他又被組織上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的司令員,成為了全軍火箭技術最高的司令員。
2005年9月3日,這一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紀念日。在紀念大會上,年近九旬的李水清將軍作為一名抗戰老兵發言,向眾人表達出了一名老戰士報效祖國的決心。
2007年8月,為了黨和國家奮鬥了一身的李水清將軍離開了人世,結束了他那戰功赫赫的一生。
晚年的李水清
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以李水清將軍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守護著這片土地,歷史和人民也終將記住這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