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毛主席和小平同志對我國所做出的貢獻數不勝數,而他們的孫子也因此常被世人所關注。
毛新宇在工作上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出席政協會議時毛新宇因其特殊的身份常遭到眾多記者的採訪,這些記者們在採訪過後會將這位「紅三代」的情況傳播出去,也因此毛新宇常被世人所知。
鄧卓棣和毛新宇同為「紅三代」,兩人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的是兩人都不願在世人面前拋頭露面,不同的是毛新宇因為職務問題無法過上低調的生活,而鄧卓棣則能在世人面前出現的少。
這也讓許多人都對鄧小平孫子鄧卓棣的生活不太了解,更不清楚其出生在美國,還考入過北大當過我國某地副縣長的事情了。
實際上作為「紅三代」的鄧卓棣在生活上也與常人不一樣,了解過其背後的生活後才能夠知道鄧小平孫子的身份給他帶來了什麼。
畢業後從政,任職平果縣
鄧卓棣作為小平同志的唯一孫子卻很少有他的新聞爆出,同為「紅三代」的毛新宇和鄧卓棣一樣也都不喜歡在社會上露面,但兩人不同的職務註定了兩人的情況會有所不同。
鄧卓棣的職位不同於毛新宇的全國政協委員一樣,鄧卓棣雖有名門之後的光環但卻工作在基層縣官上,這還是媒體從平果縣的旅遊規劃座談會上挖掘出來的。
此前鄧卓棣很少出現在媒體的採訪當中,接不到採訪媒體就對這位小平同志唯一的孫子沒什麼了解,但通過對鄧卓棣過往經歷的研究推斷出鄧卓棣是一個「知識淵博、能力突出」但「為人低調、勤奮好學」的人。
事實上也正如媒體猜測的一樣,2016年3月15日,平果縣電視台官方微信平台的「平果新聞」上發布了一條關於平果縣旅遊規劃座談會的視頻。
這份視頻上做出了對平果縣為了旅遊規劃的介紹,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很普通的一起縣城發展旅遊業的新聞。
但是有眼尖的新聞記者從這場座談會上捕捉到了一條關鍵信息「此前擔任平果縣新安鎮黨委書記職務的鄧卓棣多了一個職務,此後兼任平果縣委副書記。」
鄧卓棣的名字這些新聞記者可再熟悉不過了,作為小平同志唯一的孫子,自從其畢業後一直不知道他的去向,通過這則座談會視頻眾人才知道鄧卓棣從了政,而且不同於毛新宇的高調從政,他選擇了在基層中工作。
基層工作多年,默默做好本職工作
事實上在2013年5月的時候,鄧卓棣就被曝光過擔任廣西百色市平果縣的副縣長,在其中負責平果縣的各項工作。
但鄧卓棣本人並不想被媒體報道,遇到媒體時鄧卓棣會刻意迴避,甚至連平果縣當地電視台的新聞報道鄧卓棣都不想把自己的身影放在上面。
這也就使得鄧卓棣在基層工作的時間少有他的消息傳播出來,這使得鄧卓棣第一次出現在公開媒體時就已經是在基層工作一年後了。
2014年百色市委機關《右江日報》上登錄了一則關於鄧卓棣的新聞,這是鄧卓棣首次出現在公開媒體上,這則報道一經發出就引起了當時網路媒體的關注,但鄧卓棣本人依舊是拒絕任何形勢的媒體採訪。
而且此後在當地縣政府的網站上再也沒有出現過鄧卓棣的名字,如果遇到需要提到鄧卓棣的名字時也僅用「該鎮黨委書記」來帶替,用了這樣的方法後沒過多久外界關於鄧卓棣的新聞就又沉寂了下去了。
雖然在外界上鄧卓棣的名聲並不顯赫,但在平果縣當地村民們都知道這位書記的存在,當地村民也都知道這位書記的身份,為了更貼切的稱呼鄧卓棣,當地的村民都親切的稱呼鄧卓棣為「小鄧書記」,以此也能區別於鄧卓棣爺爺「鄧書記」的稱呼。
因為平果縣這個地方跟小平同志也有很深的關係,在1929年時,小平同志帶領群眾發動百色起義,以此建立了紅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地。
在這個過程中小平同志曾有過5此進駐或路過平果縣的經歷,在平果縣待的這段時間小平同志發現平果縣當地的鋁產業十分好,甚至還有著「南國鋁都」的稱號,為了促進平果縣的發展小平同志曾促進過一中鋁公司落戶平果縣。
此後平果縣的發展成為了百色市最強的縣,平果縣的經濟實力依靠的正是小平同志發現的當地鋁產業的支撐,所以當地的居民們對於小平同志也都十分的感謝。
鄧卓棣到了平果縣後並沒有靠著自己的特殊身份為自己謀求福利,反而是多次赴基層任職,鄧卓棣原本在平果縣是擔任黨委書記一職,但他多次自發前往平果縣的三合村龍懷屯擔任「屯長」。
在基層的工作上也讓鄧卓棣受益匪淺,為此多次提到:「只要領導幹部多來群眾中,切實感受到群眾的疾苦,就不會有什麼難題,也就不會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
可以說鄧卓棣是真正地走到了基層中去,在工作時絲毫沒有利用過自己特殊的身份,而鄧卓棣對於自己的身份和背景也曾坦言國自己會有些許壓力。
畢竟作為小平同志的孫子,鄧卓棣所承受的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但從其成長經歷也能看出鄧卓棣的人生是非常成功且正確的。
出生美國,放棄美國綠卡
鄧卓棣是小平同志的小兒子鄧質方的獨生子,鄧質方曾前往美國的羅切斯特大學進行學習量子物理學,在學習的這段時間內鄧質方和同在美國學習的同學劉小元相愛並結婚了。
而他們也很快產生了愛的結晶,鄧卓棣於1985年在美國出生,當時美國有相關法律規定,只要出生時是在美國境內的,就會自動獲得美國公民的身份,也就是說鄧卓棣一出生就擁有了美國的綠卡。
可鄧卓棣在出生後並沒有去拿綠卡,反而是在鄧卓棣出生後第一時間就向中國大使館申請了護照,也就是說鄧卓棣從未有過美國護照的經歷,自始至終鄧卓棣都是一個中國人。
在鄧卓棣滿月的時候鄧質方和劉小元就帶著他一起返回了國內,小平同志也在迎接夫婦二人回國時著重強調過:「誰敢說我孫子是美國人,他回到中國就是中國公民。」
雖然小平同志有過對鄧卓棣身份的確立,但當時仍有傳言說鄧卓棣擁有美國國籍,為此小平同志的女兒鄧榕一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特意對此駁斥過:「鄧卓棣確實是在美國出生,但從未擁有過美國護照,傳聞說出生在美國的就是美國公民,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誤解。」
至此之後就再也無新聞記者敢傳播鄧卓棣是美國人的消息了,而鄧卓棣此後也就在國內中生活長大。
鄧卓棣考入北大,畢業後先從事法學後從政
鄧卓棣此後在學習上也十分努力,成功在國內考入了北京大學,2007年22歲的鄧卓棣結束了在北大的學習,從北大畢業後鄧卓棣就前往美國杜克大學進行一年的留學。
在杜克大學留學期間鄧卓棣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取得了法學碩士學位,有了此學位後鄧卓棣就能從事於法學工作,而他也確實從事了一段法學專業的工作。
鄧卓棣在美國的偉凱律師事務所工作了一段時間,當時是在該事務所的北京辦事處內進行工作,這個律師事務所當時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聲望,在全球都能排的上號,所以鄧卓棣的個人能力也能就此體現出來。
除了優秀的個人能力鄧卓棣在工作上也有著極為專業的責任心,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上保密是個很重要的內容。
鄧卓棣害怕自己存儲資料的手機會丟失,進而泄露個人信息,所以鄧卓棣在工作時一直用的都是一步諾基亞基礎機,對於這樣破舊的手機自然也就沒有人想偷,也就不容易丟了。
後來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鄧卓棣才轉入到了政治工作中來,如果鄧卓棣想要在政治上取得較高的地位,那他憑藉自己的身份就能像毛新宇一樣取得很高的地位,畢竟鄧卓棣在工作上也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人。
但鄧卓棣選擇的是從基層做起,從政後默默無聞,外界從不知道這位小平同志的孫子居然在基層中工作。
其實鄧卓棣做出這樣的選擇也很多是因為受到了小平同志的影響,因為鄧卓棣從小就是在小平同志身邊長大的。
受小平同志影響,鄧卓棣工作多次變換
小平同志的大女兒鄧林在她所寫的《我愛我的父親》一書中曾介紹過鄧卓棣和小平同志爺孫之間的關係。
鄧卓棣是小平同志唯一的孫子,而且在家庭中孫輩的排行最小,排第四,也正因此鄧卓棣的小名是被稱呼為「小弟」。
「小弟是最小的孫子,也是爺爺的心尖兒。」對於鄧卓棣和小平同志的爺孫關係鄧林是這樣描述的,由此也能看出爺孫二人之間親昵的關係。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在多處報道中你都能找到小平同志帶著小時候的鄧卓棣出現的身影,在這些照片上你還能看到爺孫二人親昵的鏡頭。
幾乎每個夏天鄧卓棣都會和小平同志一起去北戴河避暑,不僅如此,1992年的時候小平同志南巡時也帶著小時候的鄧卓棣,種種行為都能看得出小平同志對這位孫子十分喜愛。
小平同志曾看過別人拍下自己和孫子鄧卓棣的親吻照,拿到手上一看小平同志就笑著說:「兩個醜八怪。」僅一句話也能看出鄧卓棣在小平同志心中的地位。
小平同志如此喜愛自己的孫子,而鄧卓棣自然也跟自己的爺爺十分親,雖然在鄧卓棣長大後才意識到自己的爺爺是有多麼偉大,自己作為爺爺唯一的孫子所要背負比常人數倍大的壓力。
可鄧卓棣並為對這段關係有過抱怨,雖有壓力但鄧卓棣依舊十分懷念和爺爺在一起的日子,小時候鄧卓棣常看著小平同志打橋牌。
小平同志打的時候鄧卓棣就在旁邊看,想著等長大後自己也要和爺爺來一把,可長大後的鄧卓棣沒能等來和自己爺爺對戰橋牌的日子,這成為了鄧卓棣最大的遺憾。
小平同志一直以來都在依舊影響著鄧卓棣,在小平同志110周年紀念會的活動現場,「小鄧書記」鄧卓棣被作為家族推舉的代表之一前往現場參加活動。
在傳統意義上來講鄧卓棣是鄧家的長孫,同時鄧卓棣也是鄧家中唯一一個從政的第三代,在這方面上鄧卓棣作為長孫成功過繼承小平同志的事業。
在繼承小平同志事業時鄧卓棣從未想過要在政場上為己某利,鄧卓棣和自己的爺爺一樣,受到爺爺的影響鄧卓棣從政只為服務群眾,為人民服務。
在這一方面上可以說鄧卓棣曾經真正成為過小平同志的事業繼承人,相信小平同志若看到這一幕也會十分欣慰。
鄧卓棣受到小平同志的影響曾經擔任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縣委副書記,新安鎮黨委書記,還有現如今擔任的北京市橋牌協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從這些職位上無不能看出小平同志對鄧卓棣的影響。
哪怕是自己永遠優越的背景和優秀的個人能力,鄧卓棣也緊隨著小平同志的教誨,成為過一個為群眾工作的好領導。
鄧卓棣未來的路還有很長,相信他在小平同志的熏陶下一定會走上一個更為成功的道路,作為「紅三代」的鄧卓棣也將繼承著小平同志熱愛的事物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