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2022年10月02日16:11:38 歷史 1964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34年10月24日,紅六軍團3紅軍消失在貴州主力部隊與紅三軍在木黃三甲順利會師,打響了中央紅軍長征的第一炮。

本是值得高興的事,但紅六軍團首長卻一直憂心忡忡、愁眉不展。

1934年10月25日,紅六軍團首長在致電中革軍委時,明確地報告道:「六軍團現僅剩八百餘人的五十二團還未趕到,其餘人員現已編成三團」。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1

抗戰還未勝利,雖然已被編入紅二軍的紅六軍團又立刻投入戰鬥,趕赴大大小小的戰役中,但是他們依然牽掛和尋找著五十二團的下落。

五十二團的八百多名戰友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遲遲無法歸隊?他們最後怎麼樣了呢?

圍追堵截中的層層突圍

國民黨為了一己私利,對於共產黨的迫害從未停止。自1930年開始,國民黨先後五次發動「圍剿」行動,然而,正是共產黨一次次地奮起反擊,才最終破滅了他們的妄想。

1934年,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領導者的錯誤指導,中央第五次反「圍剿」以失敗告終。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2

1934年8月7日,毛主席在反覆思考後艱難地決定轉移革命根據地,保存紅軍力量。根據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的命令,紅六軍團作為先遣部隊,為紅軍長征先行探路。

接到命令後,任弼時、蕭克、王震當即在紅六軍團中組成軍政委員會,率領9700多名紅軍向西挺進。

正忙著圍剿行動的國民黨軍察覺到紅六軍團突出重圍後,隨即抽調部分兵力展開圍追堵截。

面對敵軍緊隨其後地層層阻攔,紅六軍團握緊手中的槍桿,沖向一道道封鎖線,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少有喘息之際,紅六軍團便提速前進,疾步向烏江挺進。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3

1934年10月7日,紅六軍團行至貴州石阡縣甘溪鎮,部隊還未能夠進行修整,四萬敵軍就似潮水般以圍堵之勢再次湧來。

國民黨之所以能「恰好」出現,是因為駐守在甘溪的國民黨19師在發現紅六軍團的蹤跡後,迅速向上級報告了此事,蔣介石得知後立即派出24個團的兵力前往甘溪圍追堵截,可見他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一路上,不斷躲避敵軍炮火的紅六軍團本就疲憊不堪,沒想到一時間大批敵軍會突然出現,一場惡戰隨即展開。

彈藥無法補充,部隊整體疲勞迎戰,再加上敵軍人多勢眾,導致紅六軍團僅剩下三分一的兵力,再耗下去,怕是整個團都要埋葬在此。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4

危難之際,紅六軍團首長果斷決定採用游擊戰術,帶領隊伍沖向敵軍,尋找破圍之口,不可延誤與紅三軍的會合計劃。

石阡以西就是人跡罕至的山區,由於山上地形險峻、情況複雜,因此不僅能夠利用地形極大地發揮游擊戰,更能夠避開百姓居住的地方,以免捲入無辜者。

紅18師第52團接到指令:由後衛變為前衛,率先向山區最深處挺進,為後續部隊縱橫開道。

1934年10月15日,正當紅六軍團繼續趕往印江與紅三軍會合時,再次突發變故。在隊伍最前端打頭陣的紅52團行進到板橋附近時,又遭遇湘軍的包圍堵擊,槍戰再次打響。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5

想要與紅三軍的會合,當務之急就必須擺脫敵軍的追趕。

1934年10月16日,軍團再次發出指示,命令紅18師由前衛改為後衛,掩護主力部隊向甘溪地區轉移。接到指示的紅18師師長龍雲和團長田海清不敢耽擱分毫,立即率領第52團的800多兵力改變隊伍中的位置,為主力部隊斷後。

能夠擔任部隊里的前衛和後衛,可見紅18師第52團的戰鬥力顯然不俗,但這也意味著他們身上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

僅800餘人的紅52團在師長龍雲和團長田海清的指揮下硬是拖住了敵人一次次猛烈地進攻,在朱家壩一帶順利地完成了斷後的任務,為主力部隊的轉移換取了大量的時間。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6

在強有力後盾的掩護下,紅六軍團的主力部隊順利地按照原計划行事。

此時,由賀龍、關嚮應率領的紅三軍在與紅六軍團取得聯繫後,快馬加鞭地南下,一路上跋山涉水、星夜兼程,終於在24日上午11時,勝利會師。

令人揪心的是,苦等多時,紅六軍團始終沒有見到紅52團回歸。為何紅52團沒有會合部隊呢?

艱巨任務背後的艱難鬥爭

雖然紅52團成功地完成了斷後任務,但是,本該鬆一口氣的紅52團並沒有絲毫鬆懈,看著後面緊追不捨的敵軍,師長龍雲和團長田海清毅然放棄會合主力部隊,而是選擇繼續引誘敵軍。

只有主力部隊安然無恙,才是我們的成功。抱著這樣想法的紅52團一步步地將敵人引到了困牛山。這也就意味著,在阻攔敵軍圍攻主力部隊的同時,他們也將自己的後路截斷。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7

前面是敵軍的重重包圍,後面是深不見底的懸崖。此時,站在懸崖上的紅52團已由原來800多名的兵力銳減至400多人,可見戰鬥的殘酷和激烈程度。

只要活著還有一口氣,就永遠不會輕言放棄。師長龍雲和團長田海清商議後決定分頭行事,創造更多的生機。師長龍雲率領200餘人攀陡壁下到河溝突圍,而團長田海清則率領100多位紅軍紅軍在困牛山上的鼎罐堡,依靠有利地形阻擊敵人。

龍雲率領200多名紅軍,艱難地順著懸崖峭壁上的藤條攀岩而下,每一個步都有可能因為踏空或者由於藤條的支撐力不夠而導致掉入懸崖深處。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8

就在這樣困苦的條件下,紅軍們沒有絲毫埋怨,依舊沉著冷靜地面對,不放過任何一絲生的希望。

終於,在師長龍雲的帶領下,200餘人突出重圍,其後,他們輾轉各地,在行進至石阡與岑鞏兩縣的交界處,又與一個團的敵軍正面相遇。一番激戰下來,師長龍雲不幸負傷,部隊只能緊急轉移到叢林中救治師長並稍作休整。

敵軍如何會給紅軍喘息之機?國民黨意外地發現一部分紅軍成功突圍後,緊急下令,調用各縣的人力搜捕紅軍的下落。

1934年10月26日,各縣的反動民團在挨家挨戶都無法搜尋到線索的情況下,將目標鎖定在了山上。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9

由於龍雲和戰友們在無法進食的情況下疲憊作戰多日,身體虛弱不堪。在敵軍搜尋到他們的蹤跡後,龍雲只能下令化整為零,期盼敵軍在無法兼顧之下,能有少數人能夠突出重圍。

當龍雲艱難地逃脫敵軍的圍堵後,忍著劇痛,艱難地四處躲避,卻在岑鞏縣關庄被敵軍察覺出異樣而抓獲。

被關押在龍頸坳區公所的龍雲,面對敵軍的持續審問,始終堅決否認紅軍的身份,想要混淆敵軍的視線。誰知,一位叛軍的出現,將情況急轉直下。

叛軍認出了龍雲的身份後,敵軍興奮不已,隨即便將他送至「感化所」,希望他能交代一切,幫國民黨助力。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10

心中只有共產黨的龍雲怎會如國民黨所願,他對於國民黨的嘴臉一清二楚,絕不可能反叛投降。

時任國民黨五省「剿共」聯軍西路軍總司令的何鍵在接手龍雲後,派人「好生招待」他,可龍雲卻毫不領情。

面對「敬酒不吃吃罰酒」的龍雲,何鍵一氣之下終於露出了可惡的嘴臉,派人對他嚴刑拷打,試圖從他嚴絲合縫的嘴中套出共產黨的信息。

忠烈之士怎會如惡人所願?一輪輪酷刑下來,龍雲雖然疼痛難堪,卻依然咬緊牙關,硬挺挺地堅持。

1936年2月2日,年僅33歲的龍雲因傷病過重,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那麼在困牛山上,由團長田海清率領的其餘100多位紅軍戰士又怎麼樣了呢?

絕路之後的艱難選擇

2001年,時任貴州石阡縣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的楊又鑄,在一次翻閱當地黨史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一處奇怪的地方。資料里有一處描述的是:一百多名紅軍戰士集體跳崖。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11

這支紅軍是隸屬於哪個部隊的呢?他們犧牲的具體地址又在哪裡呢?遺憾的是資料上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句話,其他的並沒有提及。

懷著疑問,楊又鑄開始四處走訪各村的百姓,想要確定這些無名英雄的真實身份。

在詢問到當地一些年長的村民時,楊又鑄得到了答案:這一百多名跳崖的紅軍就是當時紅52團中的一部分戰士。接著,楊又鑄從這些百姓口中還原了當年慘烈的場景。

當龍雲率領200多名紅軍攀下懸崖後,團長田海清和餘下的一百多名紅軍依舊在苦苦抵擋敵軍的一次次攻擊,雖然他們人少、彈藥也快用盡,卻絲毫不皺眉地拿起武器攻向敵軍。

在混戰中,田海清不幸犧牲,而其餘的紅軍在有子彈的情況下就拔槍激戰,沒子彈的情況下就用石頭和刺刀跟敵軍戰鬥。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12

1934年10月16日,敵軍領導人眼看這麼多的兵力都無法攻下一百人的小隊,氣憤不已,只能想陰招對付。

早先,國民黨就四處散播共產黨的壞話,醜化共產黨,所以不知情的老百姓見到共產黨就四處躲避,甚至將共產黨的行跡報告給國民黨,才導致共產黨屢屢遭遇敵軍的圍追堵截。

而國民黨也料准了共產黨不會傷害百姓這一點,將周圍的百姓抓了一通,用槍抵著百姓站在前面替他們擋槍。

紅軍完全沒有想到敵軍會用這麼卑劣的手段,他們只能瞅准機會瞄著後面的敵軍打,打的時候還很小心,絲毫不想傷到百姓的一根手指頭,可這樣就極大的限制了紅軍的攻擊力。

其後,紅軍還發現百姓中摻雜著一些民團的人,他們將服裝換成平常百姓的樣子混在其中,就更不好分清哪些是無辜的百姓。

得償所願的敵軍脅迫著百姓一步步地逼近紅軍,而無可奈何的紅軍只能一退再退,退到了懸崖邊。

士可殺不可辱,為避免成為俘虜,又或者傷及百姓,一百多名紅軍戰士像是達成共鳴般,集體砸毀槍支,縱身躍下困牛山。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13

敵軍眼看紅軍們都已經跳崖,也沒抓到個活口,就放了手中的百姓,悻悻地離開。

而這些被抓的百姓在看到紅軍們跳崖後,就瞬間明白是被那些民團和國民黨欺騙了,紅軍並不像他們口中說的那樣不堪,反而是國民黨他們才是最可惡的人。

紅著眼眶的百姓們在國民黨軍隊離開後,自發來到山下收拾紅軍的遺體,看到滿是慘不忍睹的紅軍遺體,百姓們難過不已。慶幸的是,還有幾位紅軍因懸崖邊灌木林的阻擋,解救了幾個尚留一口氣的紅軍,並將他們帶回家中救治。

有位救了紅軍的百姓為了怕消息走漏,跟村裡的其他人介紹時說是他的遠房親戚來這裡投靠他,回到家後更是讓紅軍更名改姓,隱藏身份,這才保住了紅軍的性命。

倖存的司號兵陳世榮、黎國兵等人在回憶起當時跳崖的慘狀時,依舊眼含熱淚,無法忘懷。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14

1936年1月,噹噹地百姓再次看到紅二、紅六軍團路過石阡縣時,再也不是以往的躲避姿態,而是滿臉的熱情、高興,甚至好多民眾積極報名參軍,希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好地建設祖國。

僅13天的時間,投身到紅軍隊伍的中的人士就多達1000多名,遠遠地超出了共產黨的預期,並就地建立了12個游擊大隊和兩個游擊隊的武裝力量。

曾切身經歷過的年長老人在向楊又鑄描述的過程中,多次激動不已,聲音顫抖。儘管時隔67年,但是當年一幕幕的場景卻記得格外清晰。

1934年800名紅軍消失在貴州,中央多次查找無果,67年後真相大白 - 天天要聞

圖15

時至今日,甘溪槽村的村民們還會在每年的重陽節,來到困牛山山下祭奠英烈。

結語

新中國的成立、百姓的安居樂業、是對那些曾經為了中國明天而壯烈犧牲的紅軍最好的見證。

山河無恙的背後,是一具具血肉之軀的頑強抵抗,如今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前人負重前行的結果。我們必須加強對紅色黨史的學習,深刻牢記歷史,明白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