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已經年過7旬的常夢蘭老人,冒著嚴寒來到遼寧本溪,因為氣溫太低昏厥過去,險些凍死在路邊。
還好部隊的車輛及時路過,把他救了下來。恢復意識之後,常夢蘭老人發現,救下自己的部隊車輛,屬於自己曾經服役的老部隊。
見到領導後,常夢蘭老人含淚說道:報告首長,任務已完成,請指示。
常夢蘭老人的行為,把在場所有人嚇了一跳,不知道老人為何要這麼做,老人緩緩說出了一段悲壯的歷史。
1945年,常夢蘭參軍入伍,跟著部隊南征北戰。1949年,常夢蘭所在的部隊,跟國軍精銳部隊相遇,展開了一次激烈的對戰。
當時,敵軍裝備精良,一直跟敵人死磕的話,肯定會出現大量的人員傷亡,我軍團長立刻決定帶人突圍,留下一部分人斷後。
常夢蘭所在的8連,臨危受命負責了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連長讓常夢蘭帶著一個班吸引敵軍火力,聽到軍號聲後再撤離。
常夢蘭專門讓一個年輕的戰士守在一旁,傾聽軍號的聲音,其他人守在陣地上,持續與敵人戰鬥。
過了一段時間,有戰士認為大部隊已經撤離,可以悄悄撤退了,眼看著子彈就要用完了,再打下去的話,所有人都會沒命。
常夢蘭知道情況緊急,但還是咬牙拒絕說,軍號聲還沒有響起來,決不能擅離職守,萬一大部隊還沒有走遠該怎麼辦?
到了太陽落山的時候,常夢蘭等人依舊沒有聽到軍號聲。由於已經過去了大半天時間,部隊不可能還在附近,極有可能已經轉移到了相對安全的地方。他們很好地完成了組織領導交代的任務,沒有辜負上級的信任。
最終,他們決定突圍,分別從不同的方向離開。常夢蘭跟戰友們走散後,因為聯繫不上大部隊,用乞討的方式輾轉回到老家,四處打探消息。
由於通訊技術比較落後,常夢蘭遲遲沒有找到大部隊,過了很久,他才從別人口中得知,戰友們都已經在朝鮮戰場上犧牲了。
常夢蘭老人曾試圖尋找老部隊復命,來回奔波了幾十年,才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來到遼寧本溪,跟老部隊現在的領導,說出了那句埋在心裡幾十年的話:報告首長,任務已完成,請指示。
這一聲復命,是常夢蘭老人作為軍人應該履行的責任,也是他給遇難戰友的一個交代。
那聲約定好的軍號,常夢蘭惦記了幾十年,每到黃昏時分,他都會守在屋頂,靜靜地看向遠方,期待著不知道何時才能響起的軍號聲。
每次想起曾經的經歷,他都會異常心酸,總是忍不住感慨說,團長,咱的任務,咱完成了,我們打得苦啊,沒有子彈了。
常夢蘭完成復命後,部隊領導特別感動,想把他安排到軍區養老院,讓他享受福利待遇。常夢蘭老人直接拒絕說,我是回來複命的,不是來索要待遇的。
說完這番話,常夢蘭步履蹣跚地離開部隊,又回到了老家。2004年,80歲的常夢蘭,因為疾病不幸去世,他的離去特別讓人痛心。
有關部門以他的故事為原型,拍攝了電影《集結號》,常夢蘭挂念了50多年的那聲軍號,也成了感動無數人的時代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