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享年83歲。當噩耗傳來,舉國哀嚎。
與此同時,消息傳往世界各國,而不論是中國的朋友或敵人,都對毛主席的逝世表達了哀悼!
據統計世界上有超過100個國家,自發地為毛主席進行哀悼活動,聯合國也以最快的速度降下了半旗。
有記者描述:「9月9日下午4時這一悲痛時刻,地球似乎也停止了轉動。」
然而正當全世界都在為毛主席的逝世表示哀悼時,卻有一個國家不僅對毛主席的逝世不聞不問,甚至還在該國的官方報紙上發文對中國進行威脅,意圖趁火打劫!
那麼這究竟是哪個國家,他為什麼又要這樣做呢?
毛主席逝世,舉國皆悲
1976年9月8日晚,中南海的菊香書屋就一直沉浸在緊張的氛圍當中!從當日下午起,毛主席就陷入了深度昏迷,聞訊趕來的醫療小組迅速投入到了緊張的搶救工作當中!
隨後,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紛紛到場,他們全都在等待著主席轉危為安的消息傳出!然而一直到9月9日凌晨,雖然搶救行動一刻未停,但毛主席的身體狀況卻越來越糟!
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醫療小組成員的心上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因為他們似乎已經預感到,毛主席此次怕是凶多吉少了!
儘管所有人心中都願意相信有奇蹟的發生,但9日凌晨10分一過,毛主席徹底停止了心跳!
在醫療小組負責人確認毛主席經搶救無效已經去世的消息後,圍在周邊的醫生們都忍不住哭了起來!
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既然主席已經去世,就需要抓緊時間安排後續事宜!於是大傢伙忍著悲痛,開始了繼續工作!
9月9日下午4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了由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名發布的《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正式宣告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
此消息一經公布,立刻成為了世界各國媒體爭相報道的號外!
時任中央廣播電台副台長楊正泉這樣形容當時的情景:「當時全國人民都沉浸在偉大領袖逝世的悲痛之中!
一些國家的政府首腦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都在第一時間打來唁電,以此來悼念毛主席的逝世。」
還有新華社記者這樣描述北京的場面:在毛主席逝世的七天內,有超過30萬的全國各界人士自發的前來北京進行弔唁。
當他們走近毛主席的遺體時,皆紛紛失聲痛哭,更有甚者彷彿「踣地呼天,聲竭泣血,觀者如堵,無不隕涕」一般。
除了舉國震動外,毛主席的逝世還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公布後不到半小時,世界各地主流媒體都刊登或轉載了這條震驚世界的新聞。
而一些受到毛主席和中國「照顧」的第三世界國家,甚至臨時調整已經定版的報紙,額外用一整版的報紙刊面來讚揚毛主席的一生,以此來表達悼念之情。
據統計,在毛主席逝世後的10天里,全球共有一百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向中國政府打來了唁電。
同時這些國家的領導人還親自來到中國大使館的門前弔唁,其中有53個國家降下半旗,很多國際機構也開展了相應的悼念活動。
儘管由於當時我國特殊的社會環境,曾對外宣布:不邀請他國或組織來華弔唁,但很多國家的領袖仍舊想出席毛主席的追悼會,其中意願最為強烈的就是朝鮮和衣索比亞。
1953年,隨著《朝鮮停戰協議》的正式簽署,意味著中國人民志願軍把聯合國軍趕出了三八線,幫助朝鮮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因此出於對毛主席和中國人民的感激,當朝鮮知曉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在第一時間向中國政府發送了唁電。
除此之外,朝鮮政府還立即對外宣布:在毛主席逝世後的7天內,朝鮮全國哀悼,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在9月18日中國舉辦追悼會的同時,全體朝鮮國民在同一時刻原地默哀三分鐘。當日,位於平壤的中國大使館門前,早已擠滿了前來弔唁的人群。
朝鮮人民懷著沉痛的心情在這裡唱起了《東方紅》,他們滿含熱淚地哼唱著歌曲,以此表達對毛主席的緬懷和哀悼。
而與朝鮮相比,衣索比亞對毛主席逝世所產生的悲痛之情一點也不亞於朝鮮。
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開時,作為東非國家,衣索比亞正在舉辦紀念「革命兩周年」的活動,而當他們得知這一噩耗後,不惜把紀念活動推遲,也要發動紀念毛主席的大遊行。
據悉共有超過10萬的衣索比亞人們自願地參與了這場大遊行,而這也是海外最大規模紀念毛主席的活動。
除去這兩個國家外,聯合國總部在毛主席逝世的當天就降下半旗,以最快的速度表示哀悼!
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庫爾特·瓦爾德海姆這樣評價毛主席:「他不僅改變了世界的進程,還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
就連中國昔日的死對頭美國和日本,都對毛主席的逝世表示哀悼,同時也對毛主席做出了極高的評價。
美國總統福特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特地在白宮舉辦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在他為毛主席的悼念詞中寫著這樣一句話:「毛主席時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對世界的影響將遠遠超出中國的國界。」
除此之外,他還評價道:毛主席為中美兩國關係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還高度讚揚了毛主席的各種著作。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也稱讚道:「毛主席對中國人民的歷史有很高的造詣,同時也是一位很富有想像力的詩人。」在他初次訪華時,就被毛主席詩中蘊含那大氣磅礴的氣勢所震撼。
就連美國的很多學者都認為,毛主席在中國的歷史地位是要遠遠高於華盛頓在美國的地位。
日本首相三木武夫說:「毛主席作為世界的大政治家,在世界上留下了巨大的業績。」外相福田赳夫則帶著非常崇拜的語氣說道:「無論對毛主席做多麼高的評價,都是不過分的。」
從中不難看出,這幾位在世界上有著重要影響力的人物,都用了「毛主席」的稱呼,可見毛主席在世界上的巨大影響力。
然而就是世界各國紛紛用自己的方式對毛主席表示哀悼的時候,作為當時世界上另一個超級大國的蘇聯卻平靜地可怕!
蘇聯對毛主席的逝世不聞不問
毛主席逝世後不久,消息就傳到了蘇聯!但蘇聯對這個消息似乎並不是很重視,只在當天的《消息報》倒數第二版的一個一個小角落裡進行了報道。
本來這樣的操作就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而更令人震驚的是,沒多久蘇聯就在其國內另一份有官方背景的重要報紙《真理報》刊登了一篇威脅中國的文章。
文章中寫道:「毛澤東逝世以後,如果中國不採取和蘇聯和解的政策,那麼蘇聯就有可能會採取某些『不可逆轉的決定』。」
此話一出,立刻在世界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要知道在世界各國紛紛哀悼毛主席的特殊時刻,蘇聯特意跳出來發出威脅意味十足的挑釁話語,趁火打劫的想法簡直昭然若揭!
眾所周知,中國人重視感情,更強調「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價值觀!
在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的悲痛時刻,蘇聯採用這種冷漠的處理方式,不禁讓人想起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逝世時,中國處理問題的態度和做法!
1953年3月5日,蘇共中央書記斯大林逝世!
毛主席得知這一消息後,第一時間就代表中國政府向蘇聯發送了唁電。而為了悼念斯大林同志,毛主席親筆書寫並發表了一篇名為《最偉大的友誼》的文章。
3月9日下午,中國與相隔萬里之遙莫斯科同時舉辦了斯大林的追悼大會,北京各界共有超過60萬人參加。
《人民日報》的記者記載了當日的現狀:「在天安門的紅牆上,懸掛這巨大的斯大林同志遺像,……天安門上。
橫立著黑底銀字的巨幛,上面寫著『斯大林同志永垂不朽』9個大字,毛主席還親自為斯大林的遺像敬獻了花圈。」
即便後來中蘇兩國關係交惡,但畢竟同為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對毛主席逝世的消息進行冷處理,不覺讓他人為之心寒。
那麼中蘇兩國之間的有好關係,又是如何走向破裂的呢?
中蘇分道揚鑣
1958年,蘇聯研製出了核潛艇這一大殺器,它可以悄悄地潛伏在太平洋深處,只要出現意外,就可以隨時對敵對國家發動進攻!
但當時世界還沒有如今的衛星通信技術,只能選擇無線電台,因此赫魯曉夫欲在我國的領土上,建設一座大功率的長波電台,以滿足蘇聯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需求。
雖然蘇聯當時聲稱建設後的電台歸中蘇雙方共有,但以中國當時的科技水平再加上中蘇雙方海軍實力的對比,中國基本沒有話語權。
即便最後長波電台建造成功,其控制權必然會落在蘇聯的手中。
這樣不僅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更是踐踏了國人的尊嚴,因此毛主席嚴詞拒絕了這一要求。雙方代表在會場上不歡而散,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拒絕蘇聯。
除去長波電台,蘇聯還想要與中國共同建立一支聯合艦隊。但這也是一個涉及主權的政治問題,聯合艦隊建成後究竟歸誰指揮?
沒有人能夠回答,所以為了避免麻煩產生,毛主席也拒絕這個提議!
眾所周知,蘇聯以社會主義陣營的領袖自居,要求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自己唯命是從。
然而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堅決反對他國干涉中國內政,同時也決不干涉他國內政。正因中蘇由有此分歧,漸漸地雙方都走向了彼此的對立面!
面對中國接二連三地「拒絕」,赫魯曉夫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於是他在1960年單方面撕毀了與中國的各項協議,並撤走了在華的全部專家,企圖以此來對我國進行報復!
然公道自在人心,蘇聯與中國關係惡化後,開始在世界上肆無忌憚地推行霸權主義,此時的蘇聯的對外擴張已經不限於歐亞鄰近地區。
開始把目光擴大到了遠離蘇聯本土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各個地區,蘇聯與美國的爭奪遍及全球各地。
蘇聯當時在全世界侵略擴張的各項行為,已經證明蘇聯的全球擴張則是實現「世界霸權的野心。」世界各國人民通過這些血淋淋的事實,認清了蘇聯真正的面目。
與之相比,中國則一直保持初心,一邊對抗美國的同時,一邊也在尋找更廣闊的發展舞台,同時繼續履行支持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責任。
中國在世界舞台的各種活動都充滿了善意,雖然付出的代價較大,但收穫的「果實」卻是喜人的。
從1960年至1970年,十年間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就有近70個之多。而中國之所以能夠在聯合國恢複合法席位,正是因為廣結善果的原因!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蘇聯更加把中國視為威脅,蘇聯在中國的邊境地區大量增兵,派遣軍隊進駐蒙古,給中國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1969年爆發的珍寶島戰鬥,兩國更是從邊境武裝鬥爭,發展到軍事對抗。
此時蘇聯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威脅,而在美蘇的兩級爭霸中,美國趨漸下風,急需在亞太地區尋找新的力量制衡蘇聯,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雙方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
後來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進行,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斷增強,國際環境的變化,中蘇關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和!直到上世界90年代初蘇聯解體,持續了40多年的中蘇關係走到了盡頭!
如今和平與發展乃是世界的主題,各國之間都本著友好合作的意願不斷強化友好關係。而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將會為世界和平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