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中部發現古代手工黃金真是令人驚訝。
這個金喪葬面具是在一位商朝古代貴族的墳墓中發現的。它被認為有3000多年的歷史
在中國中部鄭州市一位古代貴族的墳墓中發現了一個金制喪葬面具,據信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這是在中國中部發現的最古老的金器之一,因為當代的珍寶往往是用青銅和玉器製作的,這引發了人們對它可能與其他黃金更為常見的早期中國國家有聯繫的疑問。
這個黃金面具長7.2英寸(18.3厘米),寬5.7英寸(14.5厘米),足以覆蓋一個成年人的整個臉。它重約1.4盎司(40克)。
金面具可能象徵著死者擁有「不朽的金質身體」,很可能是為了讓死者的靈魂保持完整。
9月16日,政府考古學家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這一發現。新聞發布會上還公布了其他三個中國古代考古遺址的發現,但這個黃金面具可以說是最引人注目的。
新發現的貴族墓可以追溯到商朝,該王朝統治黃河流域約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有記錄以來最早的王朝。
陵墓佔地超過10.8萬平方英尺(1萬平方米),包含200多件其他文物,包括青銅和玉器的華麗器物,如匕首、斧頭、酒器、煙斗和高腳杯。考古學家還發現了鑲嵌綠松石的牌匾和貝殼製成的硬幣。
古老的黃金
新發現的鄭州古墓是研究商代墓葬儀式的一個重要發現,它甚至可能為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提供新的見解。
這個新發現的喪葬面具來自河南鄭州的古墓,比去年在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的考古遺址三星堆遺址發現的黃金喪葬面具更古老。
傳統上,位於西南的蜀國的歷史要晚於中國中部的商朝。但這兩個國家可能同時存在,考古學家希望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繫。
三星堆面具有詳細的面部特徵,但考古學家說,它是貼在一個木樁或人體模型上,而不是真正的屍體上。這樣的面具和其他黃金器物在三星堆遺址相對常見,但在商代遺址卻很少見。
然而,尚不清楚年輕的三星堆面具和新發現的商面具是否有任何聯繫。儘管這個金面具比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更古老,但仍然需要更多的證據和更多的考古發現來證實商城遺址和三星堆遺址之間的直接聯繫。
早期的中國
中國青銅時代的儀式系統主要由玉器和青銅製成的儀式器物主導,這一傳統是商朝建立的,當時有廣泛的工業生產這些器物。
然而,金和銀與草原上的游牧文化有關,比如中亞、中國西北部和蒙古的游牧文化。
在鄭州如此早期和重要的背景下發現黃金面具,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這些生金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麼墓主人選擇了金器陪葬,而其他高級精英只選擇了青銅器和玉器?
一種可能是在盤龍城發現的黃金數量相對較少,盤龍城是商朝的一個重要遺址,位於現代城市武漢附近,供應銅、錫,很可能是古代鄭州的鉛源。盤龍城是商朝的一個重要遺址,當地工匠用他們用來加工其他金屬的技術加工了這些黃金。
另一種可能性是,這些黃金是作為一種外來金屬從更遠的地方帶來的,這可能表明在商代,黃河流域和黃金產區(如更南部的長江流域)之間存在著貿易網路。
鄭州附近的商代考古遺址很少被挖掘出來,因為大部分商代遺址的上方坐落著一座現代化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