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趙翼《廿二史札記》言「宋齊多荒主」,讀《資治通鑒》知其荒亂之行竟與禽獸無異。
宋武帝劉裕代晉稱帝,三年而有劉義符遊戲無度,不親朝政,被傅亮、徐羨之、謝晦等顧命之臣廢為營陽王。
文帝劉義隆元嘉三十年,太子劉劭殺父自立,未幾,為武陵王劉駿俘殺。劉駿即皇帝位,「自即吉之後,奢淫自恣,多所興造」,嘗「淫義宣(劉駿叔父)諸女」,又「好狎侮群臣,自太宰義恭以下,不免穢辱」 「末年尤貪財利,刺史、二千石罷還,必限使獻奉,又以蒲戲取之,要令罄盡乃止。終日酣飲,少有醒時。」
武帝劉駿崩殂,其子劉子業即位,與乃父有過之而無不及。史載:「是日,太子即皇帝位,年十六。大赦。吏部尚書蔡興宗親奉璽綬,太子受之,傲惰無戚容。興宗出,告人曰:『昔魯昭不戚,叔孫知其不終,家國之禍,其在此乎!』」嘗納其姑新蔡公主為嬪嬙,為其姊山陰公主置面首(「公主尤淫恣,嘗謂帝曰:『妾與陛下,男女雖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唯駙馬一人,事太不均。』帝乃為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又嘗「使宮人倮(同裸)相逐,一人不從命,斬之。」
劉子業被壽寂之所殺,迎湘東王劉彧即皇帝位,為明帝。明帝剪除諸弟,殺二十八王盡。嘗「宮中大宴,裸婦人而觀之,王后以扇遮面,上怒曰:『外舍寒乞!今共為樂,何獨不視!』後曰:『為樂之事,其方自多,豈有姑姊妹集而裸婦人以為笑!外舍之樂,雅異於此。』上大怒,遣後起。」
宋孝武劉駿以下,淫恣而無忌憚,人倫盡喪,與禽獸何以異?齊高、武之後,鬱林王蕭昭業,東昏侯蕭寶卷,都是荒淫無道的主。衣冠禽獸,人且不肖,豈可名帝!國不亡,天理不容矣!
趙翼說:「統計八九十年中,童昏狂暴,接踵繼出,蓋劫運之中,天方長亂,創業者不永年,繼體者必敗德,是以一朝甫興,不轉盼而輒覆滅,此固氣運使然也。」
趙翼認為宋齊多荒主,是因為「氣運使然」,把這種現象歸之於天命。世遭「劫運」,故「創業者不永年,繼體者必敗德」。其實,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政治制度和人性貪圖享樂的惡果。蓋創業新得之君,鑒於前車之覆,尚能自律而師簡易,繼體之君則好逸惡勞,漸迷奢華怠惰而肆無忌憚,以至於亡國。家天下,傳子不傳賢,皇帝子孫德才陵夷,一代不如一代,江山易主是遲早的事兒。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此家天下之必然結局。
趙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