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來到我國的女留學生娜卡,是來自中非肯亞國家,一個非常富有的名門家族的女孩子,父親是當地的一個公職官員,非常有社會地位,是一個博士,曾在內羅畢一所知名大學任教,在那裡認識了正在任教的娜卡的媽媽,在此大學結婚,第二年生下了娜卡,是她父母的維一女兒。
娜卡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知書達理,一直就讀該所名校的附屬中小學,後來畢業於這所大學的歷史系,再不遠萬里,留學中國,學習漢語和中國歷史。
娜卡留學中國,被中國的優秀文化和燦爛歷史所陶醉,看到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富民強的國家所吸引。她非常羨慕中國的高鐵和高速公路,想坐上高鐵暢遊中國大好河山,名勝古迹。她想畢業後定居中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中國公民,該是多麼的幸福和自豪。
娜卡在北京上學,經常在有寬餘的時候,就到大學外一個小餐館裡吃中國人的普通餐。由於這家餐館的飯菜品種非常豐富,味道非常可口,非常適合萬里之外非洲人的口感。
另外,這裡的服務態度非常好,飯菜價格在同行中是最實惠最低廉的飯館。因此,娜卡便成為這裡的常客。
娜卡就在這裡認識了她現在的丈夫,大她5歲的羅漢。羅漢是河南人,高中畢業,就去學習廚藝,當上了一名廚師,便來到北京找工作。因為,北京市是名廚彙集的地方,他雖然已經達到了國級標準,有了等級資質證書,在這裡賓館酒店非常難進去,只好找到目前的這家餐館炒菜。
由於該餐館的老闆非常仁慈,待他非常好,供他吃住,工資比任何店員都高。因此,羅漢把這家餐館當作自己的家,一干就是十一年至今。
羅漢在餐館裡,就像老闆一樣,為老闆打理著這家餐館,從廚房到飯堂,什麼事只要有時間,他都認真都處理好。
娜卡每次來到飯館,第一眼就發展了羅漢,不僅人長得很標誌,非常勤勞善良,任勞任怨,整天忙忙碌碌,還有一手好廚藝,娜卡非常喜歡吃他炒的菜。
因此,娜卡每次來到飯館就餐的時候,必須要指名找羅漢炒兩個家常小菜,口味真好。娜卡就這樣,天長日久,就習慣了羅漢所炒菜的口味,連學校飯堂的飯菜也不想吃了,一日三餐就只想吃羅漢炒的菜。
所以,娜卡只要一有多餘的時間,便來到飯館裡來玩玩,找羅漢聊上一陣子,吃過飯再回學校公寓去。就這樣,一來二往,時間長了,便對羅漢產生好感和愛感。
羅漢也是一個有心人,發現這個外國姑娘一年多的時間,基本上每天都要來飯館吃飯,風雨無阻,並且每次來吃飯都用非常流利的普通話和自己聊天。
羅漢心想,這位非洲姑娘,莫非是沖著自己來的。因此,他也想不要錯過任何愛情的機會。羅漢今年29歲了,談了兩次朋友,都因是河南農村人,家裡比較窮,而分手了。
羅漢的父母非常著急,經常催婚。羅漢認為婚姻大事,並不像做生意那麼簡單,因此,他始終在尋找著自己的愛情。
一天傍晚,娜卡因有事情耽誤了吃晚飯的時間,來得非常晚,飯館裡只留下羅漢一個人看飯館。這個時候,娜卡便主動地詢問羅漢的具體情況,當問他有女朋友沒有,羅漢便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沒有」。
娜卡是一個外向形的女孩子,便馬上開口對羅漢說,「願不願意彼此之間做個朋友」,羅漢便答應了下來,還專去為娜卡炒了四份拿手好菜,還燒了一碗沒有消費者能在飯館裡喝到的高檔菜湯。
羅漢一邊炒著菜,娜卡站在旁邊看著他做。羅漢一邊炒,娜卡一邊談,雙方談得非常火熱。他們倆,從這次以後,便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羅漢和娜卡的關係,逐漸發展到非常親密的時候,這些變化都逃不過飯館老闆的眼睛。一天老闆主動捅破了他們兩人之間的隔紙,在那年中秋節的晚上,老闆請娜卡和羅漢在飯館裡吃飯,便當面鑼對面鼓的當起了兩人的月老,將兩個人撮合在一起,並同意中秋國慶七天時間,出資出車讓他們兩人自駕去旅遊。
這以後,羅漢和娜卡的關係便公之於眾,並且發展非常快,兩人於那年春節,回河南農村,把婚禮辦了,到第二年,娜卡順利地生下一個男孩。娜卡也畢業了,在羅漢的協助下,辦完了中國戶籍的手續,同時也在北京找到了一份翻譯工作。從此,一個非洲女孩不遠萬里嫁給了河南農村一個廚師了,成為河南人的兒媳婦。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极參与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路,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