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運河記憶》徵稿!記錄東莞人民創造水利工程奇蹟

2022年09月11日23:22:18 歷史 1104

9月11日,記者了解到,東莞市水務局辦公室發出了《東莞運河記憶》徵稿啟事,記錄東莞人民用智慧和雙手創造的水利工程歷史奇蹟,收集具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及令人魂牽夢繞的珍貴照片。

東引運河是東莞市水利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最宏偉、全靠人工開鑿的一宗水利工程,是廣東省最長的運河。東引運河於1970年建成,自東—北—西三向呈「C」字形環繞全市,匯水面積佔全市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以原有的東莞運河和沙田引淡渠為基礎,上延下伸連接而成,在峽口處連接寒溪水,於仁和水上游橫瀝、石排鎮地段開鑿人工河抵企石鎮與舊石馬河連接,沿河經15個鎮街,最後在獨墩匯入茅洲河,全長102公里。

《東莞運河記憶》徵稿!記錄東莞人民創造水利工程奇蹟 - 天天要聞

東引運河,從1957年東莞運河開鑿算起,已經跨越一個甲子,是東莞人民用智慧和雙手創造的水利工程歷史奇蹟,具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及令人魂牽夢繞的珍貴照片。

為編纂出版《東莞運河志》及《人民的運河》(暫定名)二部著作,全景記錄運河自1957年開鑿以來的時空發展歷程,豐富與完善運河的歷史面貌,整理與歸類運河的翔實史料,東莞市水務局辦公室

特向全社會熟悉、了解、參與運河籌建、規劃、建設的老同志、老領導、老百姓徵集文稿。

■要求如下:

1、文字類

要求與運河的籌建、規劃、建設有關,可以是單位撰寫,可以是個人撰寫。要求事實準確、時間準確、數據準確,文字控制在2000字以內,如果史實特別豐富,可以送資料至東莞市水務局辦公室。如果年齡偏大,不習慣使用電腦,可以口述或錄音提交資料。

2、圖片類

要求是參與運河籌建、規劃、建設相關的場景照片,高清掃描或將原件快遞至東莞市水務局辦公室,黑白、彩色不限,數量不限。如需退回,請在快遞時說明。

3、稿酬標準

文字類以實際採用文字字數為準,依照200元/千字標準支付稿酬;圖片以實際採用圖片數量為準,依照50元/幅標準支付稿酬。支付稿酬已經包括《東莞運河志》《人民的運河》(暫定名)二部著作紙質版、電子版及其他媒體轉載的所有稿酬,不再額外支付版稅。

4、版權說明

一經採用,版權歸東莞市水務局所有;採用文字超過1000字者(不含標點符號),將在書中署名,如果不足1000字者(不含標點符號),不予署名,在後記中統一鳴謝。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769-22830702

聯繫地址:東莞市莞城匯峰中心H座6樓622室

聯繫人:譚小姐

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特別優秀的史料、文章,可以延期至2023年2月28日止。

【記者】何建文

《東莞運河記憶》徵稿!記錄東莞人民創造水利工程奇蹟 - 天天要聞

【作者】 何建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著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著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