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早在南宋時期,它歸屬福建省管轄,到了明清時期,劃給了台灣管轄。因此,釣魚島向來不是「爭議」之地,它的的確確是我國的領土。
如今,我們與日本在釣魚島歸屬問題上有「爭議」,那完全是日方單方面的挑釁,他們企圖霸佔釣魚島,我們不會讓其得逞。
早在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期間,日本記者當場刁難鄧公,問道:釣魚島屬於哪國?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鄧公是如何化解的呢?
中日之間的仇恨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我國,造成了三千五百萬人傷亡,這是一筆血債,也是我國的一段屈辱歷史,中日兩國之間是有仇恨的。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日本是美國的「馬前卒」,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與日本有正式的外交關係。鄧小平復出後,為國家發展著想,經過中日兩國20多年來的共同努力,關係也從原來的敵對變得友好。
1978年10月,鄧小平受邀訪問日本,開啟了他的日本之行。這次鄧小平訪問日本的意義重大,標誌著中日兩國關係即將走向新的局面。
然而,就在中日關係走向友好的時候,在一次記者會上,一位日本記者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或許是有意破壞兩國關係,直接向鄧公問道:你認為釣魚島是屬於中國還是日本?
這名日本記者的問題非常尖銳,尤其在鄧小平首次訪問日本,兩國修復關係時期。如果鄧小平直接回答釣魚島是中國的,那會不會引起在場日本人的極為不滿或者反對。
這個問題就像是一個死局,不論什麼答案肯定會引發巨大爭議,不利於中日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那麼,鄧小平最終是如何回答的呢?能否順利解決掉這個問題是「死局」?
鄧小平如何答覆日本記者?
關於釣魚島從什麼時候開始與日本「搭邊」了,這還得從清末說起。甲午海戰清政府戰敗,被迫割地求和,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割讓給了日本,其中就包括釣魚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歸還給了中國。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與美國打了抗美援朝戰爭,雙方處於敵對狀態。
美國仗著海軍的優勢,強行在琉球群島上駐軍,將矛頭對準了我國。出於對新中國政權的仇視,美國將釣魚島劃入琉球群島,並且將它給了日本管轄。面對美方的種種惡行,我們提出了嚴重交涉,可當時國力較弱,美方又將釣魚島問題推給了日本,讓我國與日本協商。
因此,釣魚島的「爭議」問題就這麼來了,可以說這是美國一手製造的矛盾,阻礙新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友好往來。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也談到了釣魚島問題,周總理表示可暫且擱置,日方也表示同意。
1978年10月,鄧小平應邀率領代表團訪問日本,那天,日本外相園田直早早在機場等候,給予了鄧公和代表團們很高的禮儀規格。
10月25日,日本在東京安排了一場記者招待會,鄧小平坐在中間。早在中日簽訂友好條約時,關於釣魚島的問題暫且擱置,這是雙方的一種默契。
在召開記者招待會前,在會的記者已經全部收到了不能提釣魚島的爭議問題指示。儘管如此,依舊有人想要破壞規矩,提出了一個敏感問題。
這名日本記者將問題提出後,在場的人瞬間緊張起來,望向坐在主席台中間的鄧小平。此時,鄧小平並沒有緊張,顯得很輕鬆,思考幾秒後緩緩說道:這個問題今天本來是不提的,既然說了,我談談看法吧。
接著,鄧小平說:釣魚島你們日本叫尖閣列島,叫法不同,看法也不同,之前中日雙方有約暫且不談這個問題。現在,我們這代領導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就留給更有智慧的下一代,他們能夠找到讓雙方滿意的答案。
很顯然,在那樣的場合下,鄧小平肯定無法直接當著日本記者們的面說釣魚島是中國的,這樣不僅會影響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中日友好關係,更是違背了當時中日雙方對釣魚島暫且擱置不談的默契。
鄧小平的話,用在當時的場合下非常恰當得體,他這麼一說,在場的氣氛瞬間從緊張變得緩和。除此之外,鄧小平的話有深意,他間接表達了中國寸土不讓的立場,同時也對建立中日友好關係很重視。
鄧小平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新中國已經改革開放四十餘年,進步是肉眼可見的,這一切離不開鄧公的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