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小霸,開啟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

2022年07月14日12:35:38 歷史 1948

鄭國是西周末年才被分封的小國,然而鄭國因為幾代國君的苦心經營,也沒有老牌西周封國的政治包袱,所以能迅速發展壯大,在周王室衰微的重要時間節點上獨霸一方,甚至於鄭莊公敢於公然對抗周王室,還射了周天子一箭,真正撕開了周王室的遮羞布。從此春秋時代的各國不再一味地從周禮,臣周朝,而是謀求本國利益最大化,實現稱霸的政治目標。庄公帶領鄭國走向強大,誰也沒能想到如此強盛的國家竟在百年時間裡迅速衰落,偌大的鄭國淪為晉國和楚國爭霸的棋盤。

庄公小霸,開啟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 - 天天要聞

強弱興亡實在令人唏噓,而這一切都要從那個被生母厭惡的孩子說起。公元前757年,鄭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下嫡長子,在生產時武姜受到了驚嚇,因此給孩子取名叫「寤生」,並厭惡他。三年後武姜生下嫡次子段,因生段時是順產,所以武姜很喜歡段,並多次請求鄭武公立段為太子,但鄭武公沒有同意。武姜生了兩個孩子,不僅造就了後來強大的鄭國,也為中國文史學做出了傑出貢獻,傳世著作《左傳》便以此為全書開端,而後世的文史學者也對這段「鄭伯克段於鄢」津津樂道。

大意就是,武公死後鄭莊公寤生即位,可是母親武姜竟然一門心思想讓小兒子段登上王位,不惜給小兒子作內應,助其謀朝篡位。面對這樣腦迴路極品的母親和虎視眈眈的兄弟,鄭莊公大智若愚,一方面不斷隱忍弟弟的囂張跋扈,另一方面暗中備戰,在情報戰上做了充足準備,最終放任弟弟走向罪惡的深淵,他才及時動員力量將弟弟的勢力消滅。

庄公小霸,開啟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 - 天天要聞

趕走了弟弟之後,鄭莊公又把矛頭對向母親,稱不到黃泉無復相見,後來可能迫於禮教的影響,他還是做了一番表面功夫與母親和解了,但《左傳》的記載很有意思,說母子「和好如初」,誰不知道,庄公和母親從一開始就關係不好呢?

在平定內亂後,鄭國開始出征爭霸。他的戰略包括:一、挾天子令諸侯,由於庄公是卿士,便於假借王命行征伐之事;二,遠交近攻,鄭國的對手是近鄰宋衛陳蔡等國的結盟,他結交了遠方的齊國、魯國,鄭魯齊聯盟對宋衛陳蔡聯盟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只用十餘年時間就把鄭國從一個二流藩國帶到天下霸主的地位。

鄭莊公的壯大,引起了周天子警覺。前712年,周天子就奪取了鄭國的鄔、劉、蒍、邘之田,免去了鄭莊公在朝的權力,鄭莊公不再朝覲。周天子聯絡了鄭國敵人:衛國、陳國、蔡國,想扭轉鄭庄小霸的局面。 前707年爆發了繻葛之戰,這是春秋史上極其重要一戰。結果是鄭軍大勝周聯軍,鄭軍祝聃一箭射在周天子肩上。此舉連鄭莊公心有餘悸,禁止鄭軍追趕周天子,命祭足勞王,但都不能扭轉歷史車輪。周朝掛著天子之名,卻有名無實。

庄公小霸,開啟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 - 天天要聞

鄭國一時風光,僅在鄭莊公死後國內就爆發了四公子之亂。鄭國貴族為了王位殺得你死我活,庄公的霸業在極度內耗中風光不在,霸主的地位由齊國正式接手,齊國在齊桓公手裡九合諸侯,稱霸天下,而鄭國僅僅作為一名跟班小弟而存在。

最終,在春秋晚期,朝晉暮楚,作為超級大國爭霸棋盤的鄭國結束了幾百年的弱小局面,被韓國所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 天天要聞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龍顏大悅 耶律德光)遼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來信之後,他的心情用四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開心壞了。自己的父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打遍草原大漠無敵手,可只要南下,總是吃虧,很大一部分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 天天要聞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近日發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學苑、航港南苑、經開苑、文華苑、永盛苑、廣惠苑6個院區,3543套房源。詳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盧洛高速盧氏段即將通車!節省約1小時車程盧洛高速(盧氏...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 天天要聞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文/孫野借刀殺人小周郎,假請諸葛去劫糧。強中更有強中手,毒辣奸計變黃粱。註:黃粱——這裡是引申義,即黃粱夢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維孔明,說他足智多謀,請他去帶兵偷襲曹操糧草。曹操向來是偷襲別人糧草的主,肯定戒備森嚴,這不是讓諸葛亮白白送死嗎!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 天天要聞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愛頤,是清末首富盛宣懷的第七個女兒。盛宣懷官做得大,以幫助李鴻章辦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時已經官居郵傳部尚書,生意做得更大。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