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2022年07月07日15:45:19 歷史 1481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文/少時李白

編輯/少時李白

2022年7月1日,毛澤東的兒媳、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同志在北京去世。

兩個妹妹李敏和李訥因身體原因不能到場,就囑託自己的孩子代表自己為劉思齊同志送別。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的後代都十分低調,不張揚,而這也正是毛主席生前的囑託。

他希望自己的後代行事低調,融入到人民身邊,絕對不能因為自己是毛澤東的後代去搞特殊化。

也正是因為毛澤東的囑託,主席的後代子孫們除非必要時候,一般都鮮少出現在人前。共同出席的場合更是少之又少。

劉思齊逝世對毛家後代來說,無疑是一個悲痛的消息。

在劉思齊的追悼會上,李敏李訥因為身體原因沒辦法親自前來祭奠。

拜託自己的子女們代勞,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來毛家人對劉思齊有多重視。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要知道,劉思齊已經改嫁12年,為何改嫁多年的劉思齊,還能受到毛家人如此重視呢?

劉思齊改嫁 為毛岸英掃墓

1957年,在一次蘇聯紅旗空軍學院的晚會上,劉思齊與楊茂之匆匆打了個照面。

此時毛主席正委託劉震幫忙給劉思齊物色一個新的丈夫,劉將軍覺得楊茂之是個不錯的人選,於是就將楊茂之推薦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對楊茂之的品行等方面非常中肯,於是在毛主席的牽線下,1962年劉思齊與楊茂之結為夫婦。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劉思齊

結婚一段時間後,劉思齊與楊茂之誕下一子,在經過楊茂之的同意後,劉思齊給長子取名為楊小英,以此來紀念離世已久的她的上一任丈夫---毛岸英。

2013年,劉思齊第七次來到朝鮮掃墓,此時的她已經有83歲的高齡了,她擔心自己可能是最後一次來到這裡為他掃墓。

劉思齊雙手顫抖地撫摸著冰冷的毛岸英的烈士像,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此時的她多麼想在毛岸英的墓前好好地說會兒話,千言萬語哽咽在了劉思齊的嘴邊,有的只是止不住的淚水和湧上心頭的思念和不舍。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劉思齊

跟隨此次紀念前往的有劉思齊的孩子,有毛家的孩子。

此刻的他們懷著莊重而又沉痛的心情站在紀念碑前,誰都沒有說話。

劉思齊臨走前帶走了毛岸英生前住過的地方的一把土,她覺得那是丈夫生前最後待的地方,那地方有著丈夫的英靈。

劉思齊去世 毛家人送別

2022年劉思齊在北京去世,享年92歲。

劉思齊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各界人士都冒著刺骨的寒風,懷著沉重的心情出現在追悼會上,為這位共產主義優秀黨員送別。

劉思齊的妹妹李敏和李納得知消息後心中都悲痛不已。

但由於她們都年過古稀,無法出現在追悼會上,就委託自己的兒女在追悼會上送別自己的大嫂。

劉東梅、孔繼寧、王校之、毛新宇四個晚輩出現在了劉思齊的葬禮上。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劉思齊的孩子

他們一起操持著長輩劉思齊的後事。

劉思齊出生 結識毛澤東

1930年,中國正處在抗戰時期劉謙初被反動敵人逮捕入獄,此時和他一塊進監獄的還有妻子張文秋。

當時的張文秋已經懷有身孕,劉謙初在監獄中給自己尚未出世的女兒取名為「思齊」寓意:思念故土,思念齊魯。

劉謙初和張文秋都是毛澤東同志抗戰時一起經歷過生死的戰友。

毛澤東同志在武漢參加中共第五次代表大會時得知了張文秋與劉謙初結婚的消息,高興地和她說:如果你生的是個女兒,我們將會結為親家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劉謙初

1931年侵佔了中國的東北三省,並成立了滿洲國,劉思齊的母親張文秋帶著小思齊四處逃亡躲避戰亂,幾經輾轉之下來到了延安

也是在這裡,劉思齊和毛澤東結下了不解之緣。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中央黨校禮堂因觀看話劇《棄兒》認識了當時8歲的劉思齊。

劉思齊在話劇中扮演的是因為革命而失去生命的夫婦的女兒。

劉思齊的表演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受到話劇的影響,讓毛主席不由得想起來自己流落在外,下落不明的孩子。

散場後,毛主席在和劉思齊的說話期間,毛主席詢問劉思齊父母在哪,小女孩指了指不遠處的父母。

毛主席一眼認出了自己抗戰時期的戰友張文秋和陳振亞。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劉思齊陳真亞

張文秋說思齊是自己和已死去的上一任丈夫劉謙初的孩子,一想到劉謙初毛主席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陣悲涼:劉謙初是個好同志,可惜犧牲得太早。

看著年幼的劉思齊,在劉思齊還未出生時,親生父親便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犧牲了。

毛主席當即決定收她作為自己的乾女兒。

初見毛岸英 確認關係

1946年,被軍閥扣押的張文秋母子才回到延安,毛主席再看到劉思齊時,已經從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

1948年5月的某一天,劉思齊去毛主席家玩,回去的路上在毛主席家住的楊家嶺窯洞坡上認識了毛岸英。

那是她第一次見到毛岸英

當時的毛岸英身上穿的是灰色的軍裝,看上去特別樸素,劉思齊還以為他只是主席身邊的一個幹部。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毛岸英

當時在場的還有李敏和李訥兩個妹妹,經過李訥的介紹,劉思齊才知道那人是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也就是李訥和李敏的哥哥。

後來劉思齊回憶道:初見他時他人很隨和,待人很禮貌,也沒有什麼架子,雖然在蘇聯呆了很長時間,但中文依然說得很流暢。

一點也不想其他從蘇聯回來的孩子,我們幾個孩子之間說得悄悄話,他也明白。

他當時見到我時,具體細節已經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我有一雙大眼睛。

1948年,劉思齊去西柏坡看望毛主席,碰巧見到了毛岸英。

毛岸英就和劉思齊和李訥講起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講就講到講到很晚,直到劉思齊和李訥困得堅持不住了毛岸英才離開。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在你來我往的情況下,毛岸英與劉思齊的關係也發生了轉變

劉思齊說毛岸英是個性格坦率的人,對於愛情的追求也是十分明確大膽毫不拖泥帶水,對待愛情的方式也很不一樣。

就是這樣劉思齊與毛岸英在西柏坡確認了戀愛關係。

劉思齊後來回憶說,那時主席希望能她從中學開始學習,毛岸英也這樣對她說,要劉思齊在學習上能循序漸進。

毛岸英當時希望劉思齊能把基礎知識學好,以後在政治方面上才能和他一起學習,否則倆人關係很難進入下一階段。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在毛主席和毛岸英的指導下,劉思齊決定從中學課本學起。

在和毛岸英無數次的通信中,他總是嚴格要求自己。

按理說,男生應該會在自己女朋友面前盡量掩蓋自己的缺點,而毛岸英卻將他的缺點全部告訴了劉思齊,並再三對劉思齊說要慎重考慮他們倆的感情。

後來,劉思齊到西柏坡附近的育才中學學習,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她和毛岸英的關係才公開。

劉思齊與毛岸英結婚 主席將大衣相贈

1948年,毛岸英主動向毛澤東提出要與劉思齊結婚,不料卻遭到了毛澤東的拒絕。

毛主席認為劉思齊現在還是上學的年紀,不能著急和她結婚。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毛岸英卻認為自己年近三十,可以先結婚,結完婚以後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毛主席卻說,根據當時規定的結婚時的婚姻法,女方沒有到規定的18歲,男方不到20歲是不允許結為夫妻的,即使是毛澤東的兒子也不能例外。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劉思齊舉行了比較簡單的婚禮,當天出席這場婚禮的嘉賓有周恩來、鄧穎超、朱德、康克清、蔡暢、劉少奇、董必武等人。

從嘉賓名單上來看應該算是史上最高規格的婚禮了。

但是由於沒有迎親隊、沒收禮金、沒有三媒六聘,所以這也算是最低場面的婚禮了吧。

看上去不像婚禮更像是家宴。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劉思齊 毛岸英

在這場婚禮上,毛澤東還將一件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大衣送給這對新婚夫妻

並像一個普通家裡的長輩一樣有趣地說到,在白天的時候岸英穿可以穿,晚上你和岸英可以披在被子上邊,算你們兩個的。

劉思齊和丈夫毛岸英在一起的時間也就20天左右。

那是劉思齊放寒假期間,儘管一周才能聚一次,可他們之間沒有爭吵,沒有矛盾,只有對彼此深深的思念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當時的劉思齊天真地認為自己只要好好學習,學成了之後為祖國效力,建設美麗中國。

劉思齊和毛岸英都沒有想到其他的,都以為倆人就這樣能夠平安地過一輩子。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岸英奔赴朝鮮 壯烈犧牲

1950年9月,美國侵略朝鮮,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侵犯我中華邊境。

為了保家衛國,黨中央決定抗美援朝

在電影《長津湖》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毛岸英找到彭德懷總司令,請求入朝參戰。

彭德懷以弟弟毛岸龍走丟,毛岸青生病為理由拒絕了他,想讓毛岸英陪在父親身邊。

毛岸英說,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聽到保衛祖國的命令就義無反顧地上了戰場,我身為毛主席的兒子,怎能逃避。

此時毛澤東同志聽到了他倆的對話,對彭總司令說,就讓岸英去吧。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彭德懷 毛澤東

1950年10月14日是毛岸英在北京的最後一天,完成工作以後,毛岸英去了醫院,與結婚剛滿一年的妻子劉思齊告別。

因為從事的工作保密,毛岸英並沒有告訴妻子自己要去哪裡。

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跟隨彭德懷總司令去了朝鮮戰場。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指揮部取材料時,指揮部遭到了敵方飛機數百枚凝固汽油彈的轟炸,頓時烈火朝天,濃煙滾滾,指揮部成了一片火海。

毛岸英不幸葬身在裡面。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距離毛岸英犧牲一個月後,毛主席才得知自己兒子犧牲的消息。

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後,他表現得很突然,想抽根煙卻遲遲找不著火柴盒,旁邊的工作人員見狀趕忙拿起桌子上的火柴盒幫主席點上煙。

毛主席沉默了良久,緩緩地說了句: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

面對自己兒子的去世,自己本身就已經悲痛不已,又怎忍心告訴與自己兒子成婚未久的兒媳婦呢。

就這樣,毛主席對兒媳婦隱瞞了岸英去世的消息,這一瞞就是三年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思齊得知真相 回憶過往

1956年一個尋常的一天,劉思齊收到了侯波送的一張照片,上面是毛岸英身穿朝鮮人民志願軍的軍服。

劉思齊頓時慌了神,預感到毛岸英可能去參加朝鮮戰爭了。

劉思齊帶著照片戰戰兢兢地去找毛主席,稱自己已經兩年多沒有收到岸英寫的信了。

毛主席看到照片後知道沒有辦法再將真相繼續隱瞞。

於是就和劉思齊說了毛岸英已經去世的事實。劉思齊聽到後隨即便失控的大聲哭起來。

直到旁邊的毛主席的秘書提醒,才意識到自己爸爸的手都冰涼了,才停止了哭泣。

冷靜下來的劉思齊對父親說到,臨走前毛岸英對自己的囑託,要照顧好家裡人,多陪陪父親。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圖源網路

毛主席面對自己兒子的去世心中又何嘗不是一種痛。

據劉思齊後來回憶到與毛岸英分別的前一個晚上,毛岸英對她說的話,讓她堅持完成課程學習,每個星期六都要去看望父親。

毛岸英鄭重的說著,他將妻子緊緊的抱入懷裡,眼睛裡更是充滿了對妻子的不舍。

劉思齊當時沒有察覺到他要去朝鮮戰場,因為劉思齊是不知情的,但毛岸英是知情的,他知道他可能回不來了

臨走時,妻子忍著疼痛堅持送丈夫到醫院門口,毛岸英走之前對著妻子彎下腰鄭重地鞠了一躬。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毛岸英

妻子怎麼都不會想到這是他們生前見到彼此的最後一面

思齊留學深造 主席勸其改嫁

1954年,高中學業完成後的思齊被毛主席派往莫斯科大學進行深造,過了許多年之後,劉思齊回憶起與父親握手告別時依然記得當時父親的手冷的像塊沒有溫度的石頭。

1959年,劉思齊完成學業並參加了工作。

留學期間,毛主席因劉思齊年紀才二十多歲不忍心讓劉思齊一人守寡,多次寫家書勸告劉思齊再嫁。劉思齊遲遲沒有同意。

直到韶華去勸說劉思齊,劉思齊才說,沒有去過毛岸英的墓地,也不想考慮再嫁。

毛澤東知道情況後,覺得解鈴還須繫鈴人,便同意劉思齊去朝鮮為毛岸英掃墓。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毛岸英之墓

劉思齊到了墓地看到了毛岸英的墓碑和他冰冷的石像,才真正覺得毛岸英是真的離自己而去了。

從墓地回來後的劉思齊在父親毛澤東的不斷開導下決定再婚。

思齊再婚 長子取名楊小英

1962年,在毛澤東的牽線下劉思齊與楊茂之結婚了,毛澤東看到兩人結婚很高興,自己多年心愿已了解。

又寫了一首《卜運算元.詠梅》送給二人作為新婚禮物,毛主席還用自己寫稿掙的錢給他們包了300元紅包,讓他們添置一些家用品。

婚後劉思齊與楊茂之兩人相敬如賓,還生育了4個子女,其中,長子取名為楊小英

22年劉思齊病逝後,李敏李訥未到場送別,四個孩子同框感動眾人 - 天天要聞

楊小英這個名字是劉思齊為了紀念已經死去的前夫毛岸英。

毛岸英的犧牲是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值得被人們永遠銘記。

朝鮮戰爭中還有很多像劉思齊和毛岸英這樣的人,他們為了新中國的未來而犧牲小家保全大家。

所有為朝鮮戰爭而犧牲的烈士們,他們將永遠被後人所銘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著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