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2022年07月06日15:59:24 歷史 1455

1907年7月15號清朝的統治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候。而就在這一天一位女子被清軍斬殺,這位女子被稱為鑒湖女俠,她就是秋瑾。秋瑾以短暫的人生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女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封建社會發出了最強烈的吶喊。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這個曾經寫下「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的女子成為當時許多女子的榜樣,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喚醒了無數女子。秋瑾遇難之後卻沒有人敢為她收屍。幸運的是秋瑾的兒女悄悄被人收養,兒子長大之後成為了湖南的富豪。

讓人失望的婚姻

秋瑾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並不是從小就有的,秋瑾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家庭。秋瑾的老家在現在的福建廈門,其父親是一名官員,母親來自是當地的一個大家族。雖然秋瑾出生之時家境已經沒落,然而比普通人好上太多。

秋瑾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出生在小康之家的秋瑾從小和傳統女性接受的教育差不多。按照當時的習慣女子都要纏足還要學習針線活,以便將來嫁給丈夫之後可以個賢惠的妻子。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轉眼睛秋瑾就長大了,很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包辦婚姻在古代是對習以為常的事情,即便如秋瑾這樣相對家庭條件還算不錯到女孩子也無法避免這樣的命運。「父母之名,媒妁之言」這八個字就好像是壓在女性頭上的大山。

儘管當時受制於父母的壓力秋瑾答應了這門婚事,然而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秋瑾覺得女性不應該過著這樣被莫名其妙安排的一生。秋瑾開始對包辦婚姻不滿,而這也為後來秋瑾所做的事埋下了伏筆。

秋瑾結婚之後先後生了兩個孩子,結婚七年之後秋瑾和自己的丈夫王廷鈞帶著孩子一同搬到了北京生活。而就是在北京,秋瑾開啟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也見識了另一種風景。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分道揚鑣的夫妻

秋瑾的丈夫王廷鈞一直還坐著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的夢想,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秋瑾與王廷鈞在理念上越來越有分歧,兩個人的思想已經完全不同。

當時所有有志之士都已經看到清朝已經成為強弩之末,日落西山。然而王廷鈞既有大男子主義又是一個腐朽的書獃子。到了北京之後王廷鈞捐了個小官。

官場上的應酬免不了,而秋瑾發現王軍平回家越來越晚。儘管王廷鈞一直借口是有應酬,但秋瑾已經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對於古代的女子來說男人有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是秋瑾本就對包辦婚姻不是很滿意,之前兩個人的矛盾沒有爆發的原因是在湖南感情還算和諧。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到了北京之後生活發生了變化,王廷鈞的想法也開始變化,然而秋瑾並沒有像傳統的女子一樣一哭二鬧三上吊外加撒潑打滾,也沒有大度的給自己的丈夫納妾。秋瑾做了一個決定,去日本留學。秋瑾做這個決定也是受另一位女性的影響,這位女子叫做吳芝瑛

吳芝瑛的老家與秋瑾相隔並不遠。秋瑾是湖南人,吳芝瑛是安徽人。兩個人都算是南方人自然有著共同話題而兩個人又是鄰居,這樣關係就越來越緊密。吳芝瑛接受過革命思想,而在吳芝瑛與秋瑾相處的過程中秋瑾也被吳芝瑛對於一些事物的見解所吸引。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在與吳芝瑛的交往中秋瑾知道原來男女可以平等,女子不一定一輩子要圍著丈夫和孩子轉,也可以走出家門去參與社會上的各種公共事務。秋瑾本就對封建習俗比較不滿意,吳芝瑛的一些觀點給秋瑾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就這樣秋瑾和自己的丈夫開啟了個人過個人的模式。秋瑾接受著新思想的洗禮,而王廷鈞卻仍然每日沉迷於無效的應酬之中。不過王廷鈞對於自己妻子的變化卻十分不滿,認為妻子想和自己平起平坐簡直是痴心妄想。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一次爭吵中,王廷鈞對於秋瑾大大出手讓秋瑾對於王廷鈞的最後一絲情分也消失了,就這樣秋瑾做出了去日本留學的決定。秋瑾和丈夫在1903年搬到北京,1904年秋瑾就一個人去日本留學。

由於丈夫和父母都不支持秋瑾的決定,於是秋瑾把自己出嫁時的嫁妝典當之後勉強湊夠了去日本留學的費用。由於王廷鈞重男輕女,秋瑾的兒子王沅德十分受寵愛,但是小女兒王燦芝並不受父親待見。於是秋瑾去日本留學之後,將女兒寄養在了一個朋友家中。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秋瑾遇難

秋瑾到達日本之後不僅接受了新思潮的洗禮見識了全新的世界,在日本秋瑾也認識了包括魯迅在內的許多有志青年。這些人都是為了尋找救國圖存的道路來到了日本,共同的理想讓這些人走到了一起,而秋瑾也更加堅定男女平等的想法。

從日本留學兩年之後秋瑾終於回來了,秋瑾和丈夫提出離婚,此後秋瑾也開始穿著男裝在街上向女性宣傳獨立思想。王廷鈞對於秋瑾堅持和自己離婚十分生氣,然而直到一年之後王廷鈞才明白秋瑾的苦心。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1907年7月份由於被叛徒出賣起義失敗,秋瑾被清朝廷抓獲。面對著腐朽的清廷秋瑾不僅沒有後悔自己所做的事情反而抓住一切宣傳革命思想,在被拷打了十多天之後秋瑾被推上了菜市口。這一年秋瑾僅僅32歲。

秋瑾遇難之後,由於清朝廷的壓力沒有人敢給他收屍。就這樣炎炎夏日秋瑾的屍體就在菜市口被爆曬,最終還是吳芝瑛知道了秋瑾被殺害。在別人的幫助下趁著夜黑風高,將秋瑾的屍體偷了出來,才將其安葬。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遇難之後王廷鈞被罷官,此時秋瑾的兒子只有十歲,女兒也不過才八歲。家中遭遇巨大的變故王廷鈞一病不起最終也去世了,年僅三十歲。而秋瑾的兒女和王廷鈞的父母一起生活受到自己母親的影響。

總結

秋瑾的兒子王沅德也成為了一位堅定的革命者。王沅德14歲那年同盟會成立,許多人知道王沅德是秋瑾的兒子對王沅德十分照顧,王沅德認為只有自己的經濟條件好才能幫助更多人。

秋瑾遇難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悄悄收養,兒長大後成湖南富豪 - 天天要聞

王沅德一邊宣傳新思想一邊做生意,最後王沅德生意做得越來越大賺了很多錢成為湖南一代知名的富豪。而王沅德也始終以母親秋瑾為榜樣,樂善好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著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