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蔣經國宣布開放大陸探親,背後的目的令人深思

2022年07月05日07:09:21 歷史 1860

1949年,國民黨全面敗退台灣。從此兩岸進入對峙局面,一晃眼就是30年。

和平與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兩岸交往隔絕的情況下,機會卻是那麼渺茫。

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灣同胞書》的橫空出世給和平帶來了希望。

鄧小平敏銳地捕捉到這個契機,委託廖承志給「老弟」蔣經國致去了一封公開信,蔣經國也嗅到了其中的機遇。

1987年,蔣經國宣布開放大陸探親,背後的目的令人深思 - 天天要聞

蔣經國

1987年,台灣宣布開放大陸探親。兩岸民間交流迅速升溫,然而溫情脈脈的背後,卻藏著蔣經國的一個如意算盤。

蔣經國為什麼要開放探親呢?這麼做對他和國民黨有什麼好處?

同窗生涯

鄧小平與蔣經國曾是同學,一起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鄧小平還是蔣經國所在小組的組長。

自從蔣經國擔任國民黨領導人後,兩人就沒再見過面。

然而冥冥之中,兩人還要再次相遇。

1973年,鄧小平回到中央,周恩來把大部分對外事務都交給了他。

台灣問題首當其衝,鄧小平立刻宣布「優先考慮用和平方式統一」。

和平曙光

1987年,蔣經國宣布開放大陸探親,背後的目的令人深思 - 天天要聞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兩岸和平的曙光已經到來。

鄧小平授意廖承志發表一封公開信,致電蔣經國,提議國共第三次合作。

然而這封公開信卻石沉大海。原來,蔣經國在1978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就發布了他的所謂「三不政策」,宣稱「與中國共產黨接觸(談判),就是自殺行為,我們沒那麼愚蠢。」

他雖然謝絕了廖承志的來訪,但是卻嗅到了未來的機遇。

台灣以一隅之地,怎麼可能永遠擁有超然的地位呢?

蔣經國細思:北京現在熱切鼓勵兩岸交流,對台灣必定利大於弊。如果旅行、貿易審慎發展,必可提升台灣在全中國的形象與影響力。

「中間人」李光耀

1987年,蔣經國宣布開放大陸探親,背後的目的令人深思 - 天天要聞

1979年,鄧小平復出,蔣經國認為兩岸談判的時機已然成熟。然而誰來充當「中間人」呢?

蔣經國曾說「李光耀對兩岸議題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深入」,李光耀與蔣經國、鄧小平都意氣相投,自然成為了不二人選。

1980年,李光耀第二次到訪大陸,鄧小平透過他,對「我在莫斯科的同學」蔣經國致以問候。

蔣經國也予以積極回應,他認為:鄧小平推動經濟改革和務實外交,中國大陸將日漸茁壯強大。

如果台灣與大陸一旦結合,那「中國的未來,必定會有偉大的前途」。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發布,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也給雙方關係注入了一陣強心劑。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1986年李光耀到訪台灣,蔣經國明確告訴李光耀,台灣的政治體制改革已經在路上。

開放探親

1987年,蔣經國宣布開放大陸探親,背後的目的令人深思 - 天天要聞

次年,台灣開放黨禁、報禁之後,宣布全面開放島內民眾赴大陸旅行探親。

然而開放探親,真的只是為了兩岸交流嗎?蔣經國當然不是政治素人,他有他的小算盤在。

美歐在東歐上演的「東歐劇變」,蔣經國也想對大陸如法炮製,來一出「顏色革命」。

然而次年,蔣經國就撒手人寰。

鄧小平聽到蔣經國去世的消息,不禁感慨道「如果經國還在,中國的統一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困難和複雜。國民黨和共產黨過去有過2次合作的經驗。我不相信國共之間不會有第3次的合作。可惜,經國死得太早了」。

2013年,李光耀在新書《李光耀觀天下》談及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李光耀說,「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

蔣經國雖然沒有實現他演變大陸的目的,然而他開放台灣民眾探親,對兩岸和平統一是有功的,功過自有後人評說。每種溫情脈脈的背後,實則都有著複雜的考量,這也是歷史的深刻性所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