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2022年07月05日02:07:22 歷史 1432

1941年,德國元首希特勒在控制了西歐後,突然撕毀與蘇聯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打算與佔領東亞地區的日本前後夾擊,共同對付蘇聯政府。

這份軍事計劃顯然超出了蘇聯方面的預料,眼看著德軍步步逼近,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想到了自己的中國朋友毛澤東主席。於是,他在1941到1943年之間,先後發送6封電報,請求中國共產黨派兵支援。

然而,令斯大林萬萬沒想到的是,毛主席居然委婉拒絕了他的請求。要知道,當時的蘇聯和中國已經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一旦蘇聯被消滅,恐怕中國也難逃法西斯的魔爪。

那麼,毛主席為何拒絕蘇聯呢?這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利害關係呢?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二戰

二戰爆發前的平靜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的軍事與經濟都受到重創,整個社會陷入一蹶不振的狀態。可是就在這片荒蕪之中,希特勒卻尋到了一展雄圖的機會。

他打著讓德國重新強大起來的口號,建立了德國納粹黨,並憑藉該政黨一舉當選為德國總統。在成功上台後,力推法西斯主義的他開始大力發展軍工業,瘋狂擴張軍隊數量。

這一政策背後的意義顯而易見,用發展軍隊帶動經濟復甦。而當軍隊發展到飽和時,德國就必須對外擴張,用戰爭來養活的國民。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納粹黨

因此,從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希特勒恐怕早就在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做準備。可是他並不想提早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為了掩蓋這些幕後陰謀,他一直在公眾場合大談和平發展。

希特勒的精彩演技果然騙過了英國首相張伯倫,看著歐洲局勢風平浪靜,張伯倫力推綏靖政策,與法國領導者勒布倫一起,對德國的軍事威脅視而不見。

然而這一切正中希特勒的下懷,他正想要通過裝孫子,來掩飾自己的野心。眼見英法兩國已經視自己為隊友,希特勒又將欺詐目標轉移到蘇聯。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德國秘密向蘇聯提出和平共處的外交方案,蘇聯政府完全沒有多想,於是便有了那份著名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就在這一年的9月,萬事俱備的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一炮打響。因為事先準備充分,德國對於歐洲其他國家的侵略進行得異常順利。

屢戰屢勝讓希特勒的野心進一步膨脹,他把目光望向了剛剛和自己簽訂條約的蘇聯,企圖將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併入自己的版圖。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巴巴羅薩計劃

第一封電報與巴巴羅薩計劃

對於入侵蘇聯的行動,希特勒本人非常重視,他親自參與制定了巴巴羅薩計劃,並打算派出500萬人的龐大軍團,迅速佔領整個蘇聯領土。

1941年6月,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依照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發動了閃電戰。德國的突然入侵讓蘇聯主席斯大林措手不及。

而就在這時,德國的盟友日本也向遠東地區增兵,企圖與德軍一同夾擊蘇聯政府。就在這十萬火急的時刻,斯大林向中共領導者毛主席發去一封電報。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斯大林

在這封電報裡面,斯大林直接向毛主席闡述了,蘇聯政府所遭受的危機,請求毛主席派出軍隊,牽制在中國東北、河北、內蒙等地集結地日軍,破壞日軍在這些地方的運輸交通線。

毛主席在收到電報後,沉默了良久。照理說,蘇聯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老大哥」,如今陷入危難,毛主席應該幫助蘇聯才對,但是他為何要猶豫呢?

這其實跟當時的抗日戰爭有關,當時國內抗戰正處於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率領下的敵後戰場,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游擊作戰。此時,要是派出部隊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正面對抗,那無疑是以卵擊石。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而且就算毛主席想與日軍正面較量,當時我黨控制的軍隊也沒有那麼大的規模,經過國民政府的改編,中國工農紅軍變為了八路軍和新四軍兩支隊伍,在國民黨反動派策劃的皖南事變中,新四軍幾乎全軍覆沒,我軍的實力也被進一步的削弱。

那麼,既然這樣,毛主席大可向斯大林說明情況,拒絕他的出兵請求。可是毛主席為何又沒有直接拒絕呢?

關於這個問題,也有兩個原因:第一,直接拒絕顯得很不仗義,畢竟蘇聯曾多次幫助中國共產黨的事業;第二,毛主席也理解歐洲戰局的緊急,一旦讓日本和德國聯手,蘇聯將迅速落入德國的魔爪,而德國的下一個目標也很可能就是中國。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破壞交通線

在一番權衡利弊後,毛主席同意破壞交通線的想法,但是卻婉拒了斯大林的出兵請求。他對彭德懷指示道:「我軍對蘇聯的配合,是長期的、戰略性配合,而不是一時的、戰役性配合。」

從毛主席給彭德懷的指示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想法,那就是在不影響大方針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幫助蘇聯度過難關。

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雖然沒有派出一兵一卒,但對於鐵路線的破壞,卻極大地延緩了日軍集結部隊的速度,甚至將日德夾擊蘇聯的計劃,掐死在了搖籃之中。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莫斯科保衛戰

第二、三封電報與莫斯科保衛戰

在中國共產黨拖住日軍的時候,斯大林率領的蘇聯紅軍擋住了德軍的猛攻,將戰爭拖入了寒冷的冬季。

眾所周知,蘇聯的冬天十分寒冷,根本不適合軍隊的大規模作戰,而希特勒卻不以為然,他在部隊沒有換上冬裝的情況下,要求德軍集中火力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突襲,企圖用這種方式再打蘇軍一個措手不及。

面對德軍的這種瘋狂舉動,斯大林急令朱可夫將軍挂帥,組織莫斯科外圍的防禦戰線。就在此時,蘇聯的情報部門卻意外截獲一封日本的機密文件,這讓斯大林的內心再次恐慌起來。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斯大林

那封文件是關東軍發給日本內閣的一份軍事報告,報告中的一條建議寫道:「皇軍應主動進攻蒙古,控制遠東地區,對蘇聯形成更為有利的策略。」

就是這一句話讓斯大林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為他已經將所有駐紮在遠東地區的精銳部隊都調回莫斯科參與防衛。一旦日軍進攻遠東地區,便能輕易突破蘇聯的防線,進而蠶食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大面積國土了。

於是,斯大林向毛主席發去了第二封電報,他請求毛主席在東北地區發展軍隊,並派出部隊配合蘇軍的行動,向日本關東軍發動進攻,以分散日本本土的注意。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面對斯大林的第二次請求,毛主席乾脆利落地拒絕了。原因無他,當時在我國的抗日戰爭上,敵我態勢終於發生轉變,我軍從被動挨打轉變為僵持狀態,中日兩國軍隊都集中在長沙的戰場上。

別說是日軍了,就算是我軍也沒有多餘的兵力,能夠突破冰天雪地的遠東地區,所以斯大林的這番憂慮完全是多餘的。

彼時,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聯紅軍頂住德軍一輪又一輪的炮火,終於在第二年的春天,開始全面轉入反攻狀態。而就在這個時候,蘇聯卻再次截獲了日軍的情報。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日軍

原來是受天氣的影響,遠東地區再一次進入了日軍的視野。他們在東北地區大肆集結部隊,準備隨時向蘇聯進發。

斯大林不想自己反攻德國的計劃,被遠東地區的日軍破壞,於是他便給毛主席發了第三封電報,請求毛主席派兵牽制日軍。

和上一次一樣,毛主席又委婉拒絕了斯大林的請求。這一次拒絕蘇聯倒不是因為抗日戰爭的緣故,更多的是因為國民黨的小動作,我軍無法抽出人手支援蘇聯。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當時,好不容易從抗日戰爭中騰出一些部隊的蔣介石,全然不顧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戰爭統一戰線的情意,調轉槍頭再一次指向我黨。

毛主席深知我黨目前的重心,應該放在抗日戰爭與反對國民黨的統治中去,至於派兵去協助蘇聯,完全是捨近求遠的行為,也不利於中國共產黨的發展。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第四、五、六封電報與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在蘇聯打贏莫斯科保衛戰後,希特勒被氣得暴跳如雷,他決定跟蘇聯死磕到底。這一次,他將目標鎖定在了斯大林格勒,這座以斯大林本人命名的城市。

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並不亞於莫斯科,一旦斯大林格勒被德國佔領,那麼莫斯科南部的所有布防都將失效,而且斯大林本人的名譽也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而斯大林又怎會猜不出希特勒的想法,他將蘇聯近乎一半的兵力都調集於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一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就此開始。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斯大林

希特勒不止用上了飛機大炮等軍事攻勢,還打起了心理戰。他四處散布日本將配合德國共同進攻蘇聯的小道消息,弄得斯大林十分緊張。

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斯大林只能再次給毛主席發去電報。這一次,他吸取了之前沒有得到支援的經驗,一改以往請求的姿態,而是強行要求毛主席派出兩個師到蒙古地區。

同時,他還是許諾了毛主席一些好處,聲稱只要毛主席派兵前往蒙古,他就會在那兒準備一些先進武器。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武器裝備

當時,我軍正處於武器嚴重緊缺的狀況,斯大林願意為我軍提供先進的軍事武器,正好可以滿足我們的裝備要求。斯大林試想著,就算出於對武器的考慮,毛澤東也該同意出兵了吧。

可是,毛主席卻依舊婉言拒絕了他。因為我軍雖然急缺武器裝備,但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長途跋涉去蒙古大草原拿武器,實在有些不切實際。

更何況,萬一斯大林食言,沒有給我軍提供武器,而我軍又暴露在毫無掩護的大草原上,後果完全是不堪設想的。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斯大林在收到毛主席拒絕的電報後,立刻補發了一封請求電報。這一次,他根本沒提上一封電報中所說的武器裝備,只是請求毛主席派出部分部隊,前往蒙古地區觀察日軍動向

毛主席看到這封電報,意識到斯大林雖然沒有提及,我軍到達蒙古後的具體動向,但是一旦爆發戰爭,我軍戰士還是會成為蘇聯的擋箭牌。毛主席不願用我軍將士的生命去做賭注,所以他便再一次拒絕了斯大林的請求。

與此同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從42年一直打到了43年。蘇聯以極為沉重的代價換取了這場戰役的勝利,全殲了入侵斯大林格勒的五十萬德軍。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斯大林

就此,蘇聯在與德軍的交手中徹底佔據上風,蘇聯紅軍也全面收復失地,轉而向德國境內進發。為了確保日軍不會趁機偷襲蘇聯,斯大林給毛主席發去了第六封電報。

這一次,斯大林的請求終於不再過分,他希望毛主席能在長城內外布下一些隊伍充當偵察兵,一邊觀察一邊牽制日軍的力量。

毛主席瀏覽了這份電報後,同意了斯大林布置軍隊的請求。他把一些部隊部署在了長城附近,並準備隨時向東北地區滲透。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毛主席之前一連五次拒絕了斯大林布置軍隊的請求,那為何唯獨這一次他選擇同意了呢?

這是因為毛主席非常清楚,長城附近有地理優勢,進可攻退可守,是個利於駐紮部隊的地方。另外,抗日戰爭已到了尾聲,越接近東北地區,越方便收割抗日戰爭的勝利成果。

就如毛主席所料,這一布置為我軍在抗日戰爭後的三年內戰中取得了不少優勢,東北野戰軍正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941年後,斯大林先後6次請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結語

從斯大林的這六封電報中可以看出,毛主席不幫助蘇聯的原因並非毛主席不願意,而是斯大林的請求完全超出中國共產黨的承受範圍。

而毛主席對待蘇聯的外交態度,也表現出我們絕不會因為對方是盟友,就不顧一切地提供幫助,而是應該在綜合了現實情況,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彼時,我黨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任何一個決策失誤都可能葬送共產黨人幾十年的努力,毛主席的英明決策,不僅讓我黨從困境中不斷成長,也展現出了中國人不卑不亢的禮節氣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