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與梁冀的是是非非

2022年07月04日20:20:45 歷史 1598

李固的身世當然不能與開國功臣加外戚的梁冀相比,但也是司徒之子,且家學淵源。

李固的祖父和父親都精通儒學,其父李頜青出於藍精通五經,善河洛,只不過由於人所不識,屈居基層小吏。漢和帝即位後,派出使者暗訪各地風土民情,被眼尖的李頜認出,推說夜觀天象所知,給兩位未來的朝廷大員留下很深的印象。

其中一人做到漢中太守時,忽然想起仍然身為基層小吏的李頜來,招到身邊委以重任。當時大將軍竇憲氣勢正旺,娶妻之事鬧得天下皆知,各方紛紛準備厚禮上門巴結,太守也有此意,李頜卻說,竇將軍將一件私事搞得雞飛狗跳,由此可見其不修禮德,專權驕恣的囂張氣焰,註定長久不了,禍事就在眼前。果然,不久竇憲被迫自殺,其黨羽紛紛落網,當時給竇憲送禮的都被撤了,只有這位漢中太守聽從李頜的建議得以倖免。

李頜不久後舉孝廉,進入政壇,曾任尚書令、太常等高官,之後更是做到司空、司徒的高位,為官期間,也算中規中矩,忠於職守,只不過,外人基本只記得他的方術技藝。

李固所學看來與先輩有所不同,陽嘉二年,就曾上書針砭時弊:夫化以職成,官由能理。古之進者,有德有命;今之進者,唯才與力。伏聞詔書務求寬博,疾惡嚴暴。而今長吏多殺伐致聲名者,必加遷賞。其存寬和無黨援者,輒見斥逐。是以淳厚之風不宣,雕薄之俗未革。雖繁刑重禁,何能有益?

夫妃後之家所以少完全者,豈天性當然。但以爵位尊顯,專總權柄,天道惡盈,不知自損,故至顛仆。今梁氏戚為椒房,禮所不臣,尊以高爵,尚可然也。而子弟群從,榮顯兼加,永平、建初故事,殆不如此。宜令步兵校尉冀及諸侍中還居黃門之官,使權去外戚,政歸國家,豈不休乎!

這是李固與梁冀的第一次交鋒,李固完勝,漢順帝採納了李固的大部分建議,朝廷風氣為之一振。只不過,被李固直斥其非的宦官們卻不服氣,設計陷害李固,幸虧好心人請求梁商幫忙這才躲過大禍,好久之後才擔任了拜議郎。

這時候,梁商以皇后父親的名義輔政,李固也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天地之心,福謙忌盛,是以賢達功遂身退,全名養壽,無有怵迫之憂。誠令王綱一整,道行忠立,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譽,豈與此外戚凡輩耽榮好位者同日而論哉!

這是讓梁商見好就收,退休回家頤養天年啊,可惜老人家還有一群家屬子弟沒安排利落,怎麼能聽毛頭小子瞎扯?自然沒下文了。

漢順帝死後,李固任太尉,與梁冀多有交鋒,卻深得太后的信任,做了不少好事。事先並不同意質帝繼位的李固卻在梁冀毒死質帝時,伏地大哭並要求醫生檢驗,這讓梁冀大大不滿,不久之後,指使人誣陷李固並殺害了他。

李固臨終前給朋友寫信:「固受國厚恩,是以竭其股肱,不顧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文、宣。何圖一朝梁氏迷謬,公等曲從,以吉為凶,成事為敗乎?漢家衰微,從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祿,顛而不扶,傾覆大事,後之良史,豈有所私?固身已矣,於義得矣,夫復何言!

與其父類似,李固的超強預測能力最終得到驗證,後漢不可救藥地衰敗了,古人不了解這種現代人常用的學術研究方式將其歸於方術,大錯特錯了。

李固與梁冀的是是非非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著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著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