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是一個藏龍卧虎、人傑地靈的寶地。那麼,歷史上徐州籍的開國皇帝有幾位呢?眾說紛紜,有的說九位,有的說六位等等,但從一些資料上看,大家公認的徐州籍的開國皇帝共有四位,分別是漢朝漢高祖劉邦、南朝宋武帝劉裕、南唐烈祖李昪、後梁太祖朱溫。他們有的出生在古徐州,有的祖父出生在古徐州,其它的被人說是徐州籍,個人感覺有點牽強。下面我就簡要介紹他們四位的生平,讓大家能夠進一步了解徐州人的傑出代表。
1、劉邦
圖片來自網路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徐州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登基後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複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 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 開放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 。
2、劉裕
圖片來自網路
南朝宋武帝劉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輿,小名寄奴,生於興寧元年三月,是彭城縣綏與里人(今江蘇徐州市銅山縣人),後來舉家遷居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市)。
據《宋書:武帝本紀》記載,劉裕是漢高祖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第二十一世孫。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
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劉裕隆安三年(399年)參軍起義,413年,劉裕滅割據益州的譙縱。對內,司馬休之。於義熙十三年(417年)滅亡後秦,420年7月10日(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劉裕廢東晉恭帝司馬德文,自立為帝,國號大宋,都建康,南朝開始。稱帝前後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進一步打擊了腐朽、黑暗的貴族、士族勢力,改善了政治和社會狀況,為元嘉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雛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贄譽為「定亂代興之君」。
3、劉昪
圖片來自網路
李昪(889年1月7日 -943年3月30日 ),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人,南唐開國皇帝。
李昪原姓李,父親李榮在戰亂中失蹤 ,後隨養父徐溫改名徐知誥,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吳權臣,曾任升州刺史、潤州團練使,後掌握南吳朝政,累加至太師、大元帥,封齊王。天祚三年(937年),李昪稱帝,國號齊。升元三年(939年),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他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變更舊法,又與吳越和解,保境安民,與民休養。
4、朱溫
圖片來自網路
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開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宋州碭山(今安徽省碭山縣,原為古徐州管轄)人,後梁開國皇帝,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即位後改名朱晃 。
乾符二年(875年),參加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歸附唐軍王重榮、楊復光部,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黃巢軍。因鎮壓黃巢軍有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軍節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他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朱溫率軍進入關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天佑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遷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又稱昭宣帝)。天佑四年(907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後梁"。
乾化二年(912年),朱溫因繼立問題,被親子朱友珪弒殺。朱溫在位六年,享年六十一歲,上謚號神武元聖孝皇帝,廟號太祖。同年十一月下葬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