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2022年07月03日12:44:02 歷史 1381

1915年,在青樓賣藝不賣身的董竹君,迎來了命運的專機。這一年,她遇到了督軍夏之時,此時的夏之時正處在人生低谷,袁世凱出3萬大洋要懸賞他的人頭。

為了保命,夏之時只能隱藏在日本租借,董竹君冒險來探望。在生命朝不保夕的時刻,夏之是十分渴望女人的疼愛,於是他提出籌錢為董竹君贖身,然後再迎娶她。

董竹君一聽,胸有成竹地說:「救我,你一個銅板都不用花,要是花錢我就不跟你結婚!」董竹君就是這樣有骨氣的女子,她要的是愛情、是尊嚴,而不是施捨。

最終,董竹君以生病為由,逃出了妓院,投入了夏之時的懷抱。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兩周後,15歲的董竹君和27歲的夏之時在上海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儀式。從此後,貧寒出身,在青樓生活了三年的董竹君一腳邁入了豪門。

可當時的董竹君只覺得自己遇到了愛情,還不知道這段婚姻帶給她的會是怎樣的委屈、折磨和煎熬。

婚後,董竹君跟隨夏之時來到了日本,她也終於實現了去學校讀書的願望,1916年他們的長女夏國瓊出生,董竹君一邊學習,一邊照顧小家庭,雖然辛苦卻也覺得充實。

但歲月靜好的日子沒過多久,董竹君就發現了夏之時的「真面目」,這個自己深愛的男人,其實骨子裡很傳統,甚至有些大男子主義。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因為不喜歡董竹君拋頭露面,夏之時就阻止她去學校讀書,而是專門為她請了家教,董竹君心裡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到了1918年,因夏之時父親病危,董竹君不得不跟隨丈夫回到了四川老家,從此捲入了舊式大家庭的複雜生活中。

夏家原本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地主,後來隨著夏之時當上了川軍靖國總司令,夏家很自然地成為了當地的名門望族。

這是一個封建氛圍極其濃厚的大家庭,上下有幾十口人,但董竹君並不恐慌,她的想法很簡單,只要自己真心相待,一定會感動婆家人。

所以第一次上門,董竹君就購買了很多洋貨贈送給親友,心思縝密的她沒有遺漏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晚輩她也照顧周全。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董竹君如此操作,一來是博個好印象,二來是堵住眾人的嘴巴,但顯然她想錯了,儘管自掏腰包購買禮物,夏家人對她依然頗有微詞,甚至瞧不起她。

婆婆更是對這個青樓出身的兒媳婦,一百個不滿意,甚至私底下慫恿夏之時再娶一房。

但婚前夏之時就答應董竹君,此生只會有她一個太太,所以堅定地拒絕了母親的提議。

董竹君得知此事後,氣到渾身發抖,說到底還是自己出身卑微,所以婆家人才會處處冷眼相看。

改變他人對自己態度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強大自己,用實力堵住所有人的嘴巴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董竹君確實夠拼,她學習做飯、縫製衣服、料理家務,幫賬房先生算賬,晚上還會幫助夏家的孩子補習功課,熬夜扎鞋底等等。

可以說為了博得婆家人的喜歡,董竹君使出了渾身解數,也顯示出了過人的精明賢能,夏家上下漸漸對她起了敬意。

但屬於董竹君的艱難並沒有結束,雖然婆婆對自己有了幾分喜歡,卻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讓他們再舉辦一場舊式婚禮。

董竹君一聽,心裡多了幾分顧忌,自己和夏之時已經在上海結過婚,女兒都有了,怎麼還要舉辦一次婚禮呢?

但出身不好的董竹君又哪有反對的資格,她除了順從和配合以外,別無選擇。婚禮當天,夏家足夠風光和熱鬧,可作為「新娘子」的董竹君卻滿心的委屈。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這場婚禮過後,意味著夏家正式接納董竹君為媳婦了,可董竹君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改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接連生了四個女兒。

大女兒出生時,夏之時信誓旦旦地說:「將來要將女兒培養成巾幗女英雄!」但他終究是心口不一。

當婆婆日夜盼著孫子時,董竹君卻一個接一個的生女兒,婆家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以至於生下三個女兒時,夏之時竟然說了一句:「又生了一個賠錢貨!

除了嫌棄女兒們的性別外,夏之時還阻止女兒們接受教育,因為他覺得女兒早晚要嫁人,培養她們就是浪費錢。

但董竹君是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女兒們成為封建思想的犧牲品的,所以她力排眾議,不顧夏之時的反對,堅決支持女兒們讀書。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雖然心裡委屈,但董竹君還是選擇了繼續生產。幸好,第五胎的時候她終於為夏家生下了男嬰,完成了自己「延續香火」的任務。

董竹君生兒子那天,幾乎是從鬼門關走一遭,可當時的夏之時卻還在賭桌上,當知道自己有兒子時,他樂顛顛地跑到了醫院。

讓董竹君心寒的是,他竟然看都沒看自己一眼,只是抱起了兒子。那一刻,董竹君的心跌到了谷底。

而為了迎接兒子的到來,夏之時更是大擺宴席,在酒桌上他洋洋得意的神情讓董竹君難過,要知道之前四個女兒,他可是從來沒有作酒的。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此時的夏之時和曾經那個躊躇滿志的有志青年早已不是同一個人,丟掉官職的他沉溺於賭博和抽yp,完全就是自甘墮落

董竹君看著越發不上進的夏之時,只覺得心生悲涼,同時也在籌劃一條出路,為了夏家,也為了自己的孩子。

她要讓女兒們都去讀書,這也是她們最好的出路。於是,精明能幹的董竹君先是創辦了織襪廠,兩年後她又創建了飛鷹黃包車公司。

當董竹君的能幹並沒有改變夏之時,或許是心生自卑,他處處揶揄董竹君,兩個人的關係也一點點走向了冰點。

但真正讓董竹君對夏之時失望的,還是因為他對自己父母的態度。原本董竹君的父母在上海生活,是夏之時主動提出將二老接到四川的。

夏之時的原話時,覺得董竹君一個人太忙,不如讓二老過來幫忙,這樣她的壓力也小一些,還可以讓他們過來散散心,

董竹君心裡還多了一絲感動,以為夏之時真心為自己考慮,她哪裡知道夏之時竟然有自己的小算盤,那就是藉助董竹君的父母處處刁難董竹君。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自從董竹君父母來到夏家後,不但要像傭人一樣幹活,甚至還經常被夏之時數落,都說冷飯好吃,冷臉不好看,董家父母夏家的日子比黃連還苦。

有一次,夏之時讓董父熬鴉片煙,可是竟然冤枉他偷了煙土,甚至當著家裡傭人的面羞辱老人,說他看著老實,沒想到手腳不幹凈。

董竹君為父親評理,並想到了證明清白的方法,自知理虧的夏之時竟然說:「他們一家子合夥來欺負自己,他們是想將夏家踩在腳底下!」

董竹君的心真的寒了,可母親卻對她說:「咱們本來就出身卑微,夏家不嫌棄已經很好了,我們受點委屈並不要緊!」

聽著母親的話,看著母親眼裡的淚水,董竹君心如刀絞,她告訴自己只有更加強大,才能成為父母的靠山,才能贏夏家的尊重。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從此後,董竹君更加拚命地工作,她創辦的公司也都步入了正軌,但董竹君的強大換來的不是夏之時的欣賞和尊重,相反他變得自卑、敏感和多疑。

無法阻止董竹君的努力和優秀,夏之時就將所有的怨氣都撒在了董家父母身上,老兩口在夏家的日子越發難熬。

看著夏之時如此為難自己的父母,董竹君對他失望透頂,而不久後發生的金簪子事件,徹底讓董竹君看清了夏之時。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董母省吃儉用買了一枝金簪子,卻不小心弄丟了,因為心疼,董母急到哭,沒想到夏之時命人將董母綁起來,原因是:「她哭哭啼啼地,太煩人!

聞聲趕來的董竹君和夏之時據理力爭,沒想到面紅耳赤的夏之時竟然拿出一把手槍,直接對準了董竹君母女。

事發突然,董竹君母女被嚇到了,出於本能反應,董母拉著董竹君就跑。那一刻,董竹君似乎預感到她和夏之時到頭了。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這件事情之後,董家父母和女兒提出回上海生活,董竹君知道父母在夏家受盡委屈,雖然心裡不希望他們走,但還是含淚答應了。

然而,父母走後,董竹君的日子並沒有好過,夏之時總是各種找麻煩和她吵架,而且他對女兒們也很苛刻。

有一次,因為一點小事,夏之時竟然讓長女國瓊去死,還關起門來毒打女兒,董竹君拚命護著女兒,可她知道繼續在夏家待下去,自己和女兒的日子都不得安寧。

夏之時雖然鬧過革命,可是他骨子裡的封建思想卻是根深蒂固的,他壓根不尊重女性,甚至有些歧視。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儘管董竹君已經做了自己所有該做的,可夏之時依然不滿意。有一次,倆人發生爭吵時,夏之時將董竹君打到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

最要命的是,到最後他竟然拿出菜刀要砍了董竹君,那天董竹君一路跑到了親屬家,雖然她身上的傷很疼,可是她的心更疼。

當天晚上,董竹君就下了一個決定:離開夏家

其實,之前董竹君並不是沒有離開過,只不過每次她都是自己再回來,出身不好的女兒,連受委屈了都要自己回家,談何尊嚴。

但這一次董竹君下了狠心,她要帶著四個女兒去上海,一方面是離開夏之時,另一方面讓四個女兒接受教育。

五個孩子中,董竹君唯一沒有帶走的就是兒子夏大明,因為他是男孩,在夏家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1929年,為了擺脫夫權的桎梏,董竹君帶著四個女兒來到了上海,這個離家出走的舉動當時頗為轟動,成為了當時各大報刊刊登的熱門新聞。

其實,董竹君一腔孤勇的背後是迷茫,但她卻沒有回頭,哪怕在上海她曾撞到頭破血流也沒有想過回到夏家。

不屈服於命運的人,一定會迎來綻放的時刻,董竹君亦是如此。

經歷了各種磨難和困境後,董竹君在上海成立了錦江川菜館,此時距離她離開夏家已經過去了六年,她和夏之時也已經結束了夫妻關係。

後來,董竹君又將川菜館發展壯大,創建了赫赫有名的「錦江飯店」,而被她帶出來的四個女兒,也沒有辜負母親的栽培,成為了不同領域的精英。

董竹君離婚後拒絕再婚,直言: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多了 - 天天要聞

上海解放後,董竹君將錦江飯店和自己的花園住宅全部無償捐贈給了國家,連周總理都親自接待她,並感謝她在抗戰年代對黨和國家的支持。

到了晚年,歷經風霜的董竹君依然保持著優雅和從容,出身青樓的她用勤勞、睿智和善良,洗刷掉了以往歲月強加給她的恥辱。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離婚後,董竹君並沒有再婚,並不是她對夏之時有多麼的懷念,而是她覺得:「經營婚姻,比經營事業困難太多了....」

1998年,董竹君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終年98歲,雖然生活給了她一手爛牌,但董竹君卻用堅定的信念打出了王炸,成為百年人生的傳奇.....

——本文完結,感謝您的閱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