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2022年07月03日10:52:06 歷史 1854

陽泉,是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這裡誕生了紅24軍,發生了七亘大捷「重疊設伏」的經典戰例,這裡是百團大戰主戰場之一,書寫了抗戰史上的光輝一頁……75年砥礪奮進,陽泉人民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攻堅、敢於勝利,促進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之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14510」總體思路和部署,陽泉市大力實施紅色領航戰略,出台我省首部以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陽泉市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條例》,制定《陽泉市實施紅色領航戰略行動方案》,深入挖掘和宣傳「中共創建第一城」內涵特質,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優勢,弘揚紅色革命傳統、繼承紅色奮鬥精神、擦亮紅色基因底色。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圍繞「寓紅於旅、寓紅於產、寓紅於教」,經過推薦徵集、部門會商、研究確定等程序,確定了首批100個紅色資源地名,製作了《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其中包含紀念場館17處、舊址遺址42處、烈士陵園20處、紅色文化研學基地13處、研學實踐活動基地8處。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後附目錄)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這些地名不僅是旅遊的目的地,更是紅色教育的厚重載體。其背後,是那些曾經發生在山城土地上一個個可歌可泣、蕩氣迴腸的紅色故事,是傳承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紅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充分保護和利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和弘揚好紅色文化,必將進一步擦亮「中共創建第一城」紅色品牌,促進紅色基因融入血脈,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鏈接:陽泉市精品紅色教育基地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百團大戰紀念碑(館)】位於陽泉市區南5千米處的獅腦山主峰,佔地面積16665平方米,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百團大戰紀念碑坐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圓雕、兩座題字碑、烽火台和仿建「長城」組成。百團大戰紀念館於1995年8月15日建成,2010年遷址新館,2020年12月完成改陳布展,2021年4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中共創建第一城舊址】位於橋北街保晉巷。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5月4日陽泉建市。保晉巷有牌樓,四合院內有兩排房,市委、市政府在此辦公。1947年至1949年期間,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鄧小平、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華北局工業局局長姚依林等曾到此指導工作。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位於城區南庄路118號,前身為市水泵廠。2020年8月,市政府決定利用老舊工業廠房改造升級打造成為我市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開啟了我市老城區城市更新和工業遺產保護的新模式。文化園區佔地150畝,建設規模6.8萬平方米,是一個以城市記憶為主題的沉浸式表現空間,是我市豐富夜間文化、旅遊消費,推動我市現代服務業提質升級的重要舉措。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陽泉紅色歷史展廳】位於北大街31號國家稅務總局陽泉市稅務局西樓,展廳面積800平方米,共分「曙光映照 星火燎原」「浴血抗戰 中流砥柱」「創建城市 歷史選擇」「艱辛探索 曲折發展」「春風催進 改革開放」「轉型蹚路 時代樂章」等6個篇章,以圖片、實物、資料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現中國共產黨創建第一座人民城市的光輝歷史,使人們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深刻感悟偉大建黨精神。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晉東「小延安」辛庄】地處郊區東北部,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抗戰時期曾是平定(路北)抗日政府一區、四區、五區、七區區公所常駐地,素有晉東「小延安」之美譽。辛庄村精心打造鄉村特色旅遊,形成「紅色、綠色、古色」旅遊品牌。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狼峪抗戰遺址公園】位於郊區舊街鄉草帽山,佔地7.4平方千米。建有紀念碑、緬懷亭、將軍像、烈士墓、宣誓牆等,留存有日偽時期舊鐵路站點遺址和日軍修築的工事群。重點呈現百團大戰期間八路軍第129師新10旅旅長范子俠在陽泉西線鐵路破襲戰中的事迹。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七亘大捷紀念碑(館)】位於平定縣東回鎮七亘村。1937年10月26日、28日,劉伯承指揮386旅772團3營設伏在七亘村東西兩側高嶺,連續兩次伏擊日軍,殲敵400餘人,取得八路軍自平型關大捷以來又一次重大勝利,創造了我國現代軍事史上重疊設伏的著名戰例。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平定縣烈士紀念館】位於平定縣冠山鎮南關村,四周松柏成林,古樹參天。徐向前元帥曾親筆題寫了「平定縣烈士紀念館」館名。紀念館相應的基礎及配套設施日臻完善,於2016年進行了最新一次的改陳布展。展陳面積達1800平方米,展線長度682米,囊括了實物50餘件、圖片700幅、文獻資料30餘套,已成為平定縣重要的紅色文化宣傳窗口。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抗戰時期盂縣黨政機關舊址】盂縣梁家寨鄉石家塔村是抗戰時期盂縣黨政機關舊址所在地,位於縣城北部75公里處。目前存有盂縣縣委(報社),盂縣抗日民主政府,縣大隊駐地,縣工會、農會,縣青救會駐地,縣供給部,縣犧盟會,縣稅務局,縣司法科,縣供銷社,第一次縣議會召開地等11處舊址。這些具有時代意義和紅色基因的場所,經過整理維修後,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開展紅色旅遊的理想之地。

重磅!《陽泉市紅色資源手繪地圖》發布 - 天天要聞

【梁家寨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盂縣梁家寨鄉高速出口以北1000米處,布展面積800多平方米,包含大量梁家寨地區抗戰時期的歷史資料以及127件展品。展館分為「崢嶸歲月稠」「烽火滹沱河」「紅色梁家寨」「走進新時代」四個部分,為陽泉地區乃至山西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廉政紅色教育,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著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