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中難得的好人——力保明孝宗儲位不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

2022年07月02日15:37:27 歷史 1600

歷代史書包括今日之古裝電視劇,只要是太監出場,除了如「七下南洋」的鄭和等少數人物外,自秦之趙高始直到清末的李蓮英,幾乎沒什麼好東西。但在出現過九千九百歲魏忠賢明朝,卻有位難得的好人,這個人就是跨越明英宗、明憲君、明孝宗三任皇帝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正是因為他的正直與力爭,再加上泰山的震動,明孝宗朱佑樘的儲君之位方得保全。明孝宗嗣位後,已被貶為鳳陽皇陵司香太監的懷恩被重新召回,並重掌司禮監,可惜的事是懷恩在召回不久後就因積勞成疾而去世。

懷恩去世不久,為了表彰其生前的功德,明孝宗下令為他在北京皇宮外建造了一座顯忠祠。

懷恩是今山東高密人,本姓戴,宣德年其家移居蘇州府時,因族兄兵部侍郎戴綸獲罪被殺,時為太僕卿的父親戴希文受株連而被籍沒,尚在童年的懷恩經閹割後入宮為太監,並被賜名叫懷恩。

懷恩出身文人世家,因其閹割入宮前受過良好的教育,到憲宗繼位時,知書達禮、聰明正直的他靠著自己的恭謹和能幹升任司禮監掌印太監。

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明朝十二監最有權力的太監,其職責是負責國家決策中「批紅」的部分。其權力之大尤如今日之中辦主任。如此重要的崗位權力掌握在何人之手絕對會影響國家政策的走向。


宦官中難得的好人——力保明孝宗儲位不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 - 天天要聞

懷恩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但他為人廉潔剛正,所以這個時期真正在憲宗面前得寵的是掌西廠太監汪直。不過因為輩分和為人處事公平的原因,懷恩在宮中十二的威信是無人比擬的,就是掌控生殺大權的汪直在懷恩面前亦不敢過於放肆,正因為這樣,很多正直的大臣由於懷恩的原因性命得以保全。

汪直原為明憲宗寵妃萬貴妃身邊的太監,因為萬貴妃的的關係,明憲宗直接抬舉年僅十餘歲的汪直為御馬監掌印太監。不到二十歲,明憲宗成立了西廠,又以汪直為西廠提督。

整個憲宗朝,汪直的西廠的勢頭直接蓋過成立於成祖時的東廠,其欽定校尉竟然高於東廠一倍。

有關汪直,其權力最大時同為太監以擅長演詼諧戲著稱的阿丑曾在憲宗面前是這樣演繹的。這日阿丑在皇帝面前扮演醉漢,正在他陶醉於酒後的快樂時,其從者向他大呼:「尚書來也!」聽罷此語,阿丑根本毫不在意。從者又喊:「皇帝駕到!」阿丑亦酗酒如故。當從者再次高叫「汪太監到!」阿丑馬上酒醒。其從者驚問,「天子且不懼,為何獨怕汪太監!」阿丑答曰:「吾只知汪太監,不知天子也!」接著阿丑又扮作汪直手持雙斧晃晃悠悠地橫行。從者又問,「所持何鉞?」阿丑答道:「王越,陳鉞也!(汪直心腹)」


宦官中難得的好人——力保明孝宗儲位不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 - 天天要聞

面對這樣權力炙手可熱的人物,懷恩常常利用自己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特殊位置,聯合朝中有良心的大臣,通過各種方式調和皇帝、朝臣、太監之間的複雜關係,從而使朝中不少正直之人免遭汪直之毒手。汪直為此對懷恩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因為憲宗雖然信任自己卻並不糊塗,他也知道懷恩是個好人。

孝宗朝任職兵部尚書並輔佐孝宗實現「弘治中興」的名臣劉大夏時任兵部郎中,太監阿九之兄在其手下因罪被劉大夏處以笞刑。懷恨在心的阿九找個機會就向憲宗進讒,偏聽偏信的憲宗便把劉大夏投入了詔獄。經懷恩力保,劉大夏僅受了二十脊扙就得以釋懷出獄。

懷恩深知特務政治對朝政的危害,因此他積極配合朝中首輔商輅等正直之臣,利用汪直因為種種過錯逐漸失寵的良機,促使憲宗最終罷去了西廠,汪直也因此被安置在南京,從此退出了自己的歷史舞台。

明憲宗的寵信的萬貴妃十分忌憚太子朱佑樘,太監梁芳因為憲宗一句「我不罪汝,恐後人不能容爾!」斥責之言,便聯合萬貴妃一起建議明憲宗改立邵妃所生之子朱佑沅(明世宗之父)為儲君。

糊塗的明憲宗經不住萬貴妃的軟磨硬泡,所以他召來懷恩與之商量。本來憲宗以為懷恩一定附議,但誰知懷恩叩頭主流血死諫自己,氣得憲宗當即把懷恩發配到鳳陽守陵。

正當憲宗準備下詔廢掉朱佑樘的太子之位改立朱佑沅時,傳來了泰山連崩的消息。憲宗聞之命人卜之,卜者皆雲應在東宮。憲宗只好打消了易儲的念頭。

孝宗繼位,懷恩被皇帝重新召來宮中繼續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之職。他一入朝就聯合劉大麥等人向皇帝建立罷免了首輔萬安等庸臣,這一系列的舉措為日後的「弘治中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惜乎懷恩回朝不久就因故病逝,所以他沒有看到他理想中「弘治中興」的盛況。


宦官中難得的好人——力保明孝宗儲位不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