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2022年07月02日14:29:21 歷史 1091

余光中曾經在詩中贊過李白,稱他「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生於盛世大唐時期的李白縱酒狂歌,在山水曠野中直抒胸臆,他筆下的詩豪邁奔放,寄託了自己的一腔不羈情懷。

李白也被後世讚譽為「謫仙人」。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北宋時期的蘇軾則在詞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文風縱橫恣肆,自開豪放一派,是北宋時期極具代表性的詞人文學家。

而蘇軾也被黃庭堅大讚為「真神仙中人」。

李白和蘇軾都冠有「仙人」之名,又都以錦繡詞句聞名於世,究竟誰會更高一籌,奪得「千古第一才子」的稱號呢?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才可相當,學則稍遜一籌

《庚溪詩話》中曾記錄過這樣一段故事。

說是宋神宗一時興起,詢問身邊隨侍的大臣,歷朝歷代的文人才子中,有誰的才氣是可以和蘇軾並肩的呢?

大臣恭敬地回答道:「李白。」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可這樣的答案並沒有讓宋神宗滿意,他搖了搖頭說了句:「李白雖有蘇軾之才,卻無蘇軾之學。」

在宋神宗看來,李白確實是一個天賦異稟的才子,但他經世致用的學問卻遠不如蘇軾了。

或許在宋神宗的心中,蘇軾才是那個古今少有的第一大才子。

但為什麼宋神宗會有此一說呢?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經歷相似,文學共通

宋神宗的大臣將李白和蘇軾相提並論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像宋神宗說的那樣,他們二人在才情方面實際上是極為相似的。

從才華來說,李白和蘇軾都是以「天才豐贍」、「少年神童」而名聞天下的。

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是個天縱奇才的少年神童。

而蘇軾也不遑多讓,《宋史》中寫道,蘇軾少年時候父親蘇洵遊學四方,母親親自教授蘇軾詩書禮易,等到蘇軾及冠之年,他更是「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他們二人都是天生才華的代表。

從成就來看,李白和蘇軾也都各自代表了一個朝代詩文創作的巔峰形象。

李白斗酒詩百篇,他的歌行完全打破了舊時詩歌創作的固定模式,筆法飄逸,詩風暢快酣淋,能用最簡明輕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

而他的絕句更是堪稱一絕。盛唐詩人中擅長絕句的不在少數,王維以五言絕句見長,而王昌齡最擅長寫七言絕句,但五絕和七絕都擅長的卻只有李白一人了。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至於蘇軾,他堪稱是豪放派詞作的開山鼻祖。從晚唐時期以來,詞作的風格一向是清麗婉約為主的,而直到蘇東坡時,詞的風格才有了改變,真正中斷了「詞為艷科」、「詞以婉媚為宗」的面貌。

可以說,蘇軾引領了一場詞風轉變的風暴。

既然二人都是詩詞界仙人級別的人物,又能在何處見高低呢?

其實,宋神宗倒是指出了二人之間涇渭分明的一點。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詩人之詩與學人之詩

宋神宗的話說得很准,李白和蘇軾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李白的詩是詩人之詩,而蘇軾的詩則是學人之詩、學者之詩。

此話何解呢?

首先,李白的一生縱情山水,蘇軾卻執著於修文入仕。

唐朝時候盛行遊學之風,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李白也是這一原則的忠實奉行者,他除了少年時候的埋頭苦讀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花在遊歷山川美景的漫遊活動上了。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宋朝時候推崇文官,社會氛圍也是以讀書做官為榮。儘管也曾因為屢遭貶謫而以山水寄情,但這都是短暫的,蘇軾基本上過得還是學者模式的書齋生活,以讀書修文為畢生追求。

他除了在詞作上有大成就之外,也潛心練習書法,蘇軾的行書、楷書尤其出眾,還能和米芾等書法家並列入「宋四家」之列。

而且繪畫方面,蘇軾不光有所涉獵,甚至可以說是書畫一絕。他極其擅長繪畫墨竹,並且主張繪畫不光要求一個形似,也需要講究意趣自然,追求神似。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蘇軾提出的這種「文人畫」思想,也為日後繪畫領域的發展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因此,比起專攻詩詞一道,醉心山水的李白來說,蘇軾更像是一個「文學全才」,更為博學廣知一點。

其次,李白是個浪漫主義詩人,而蘇軾則是個偏重理論思辨的文人士大夫。

唐朝時候的科舉是以詩詞歌賦為主,所以讀書人的主要精力也都會放在研讀文藝書籍上。這樣的社會氛圍培育出來的李白自然是一個走浪漫路線的詩人。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除了雜學儒道釋三家思想外,李白身上的遊俠、縱橫家的色彩氛圍也很濃厚。

比如他的詩歌《俠客行》里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以及《憶襄陽舊遊贈濟陰馬少府》里「高冠佩長劍,長揖韓荊州。」這幾首詩歌中都鮮明地存在著戰國時候的遊俠風格。

也就是說,李白身上體現著一種快意恩仇,士酬知己的洒脫,他並不願受傳統禮教的束縛,也不願捲入仕途朝堂的風波之中。

從這種個性上來看,李白生性率真,一派豪放不羈的本性,這樣的人是無法適應朝堂政治生活的,他也只能以詩人的面貌終其一生。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但是宋朝讀書人則不同。當時二程理學思想盛行,宋朝時候的科舉也是以策論文學為主。因此,宋朝時候的讀書人多以鑽研文章,理論思辨為主。

蘇軾作為飽學之士,自然也深受這種讀書入仕思想的影響,更像是一個喜歡說理議論的學者型人才。

李白的詩寫月亮,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蘇軾寫月亮則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前者偏向抒情,後者則頗具哲理意趣。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蘇軾的詩中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類的名句,其中蘊含的哲理趣味也是更濃。

從這一層面來看,李白是且只能是一個詩人,但蘇軾卻可以是一個充滿思辨哲學的學者,說理深刻,又切中時弊。

李白和蘇軾都是名滿天下的學者,他們在詩詞領域都曾獨領風騷,李白象徵著一種不羈自由的人格,他是一個純粹的詩人。但蘇軾則是我國文人士大夫的代表,不僅是一個詩人,也是一位學者、政治家。

李白和蘇軾,誰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一句話道破兩人差距 - 天天要聞

因此,才有了宋神宗「白有軾之才,無軾之學」的說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什麼叫「出五服」?「五服」是哪五服? - 天天要聞

什麼叫「出五服」?「五服」是哪五服?

1⃣️小時候聽老人講:五服就是五代人,從孫子、兒子、父親、爺爺、曾祖父排列、2⃣️如果在祭祀祖先活動上,四世同堂的多見,五世同堂的少見,從前的百姓都有族譜,祠堂內擺滿了各代的牌位,五服以內有每年在家中祭祀供奉祖宗的活動,五服以上的祖宗是眾人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 天天要聞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6月16日6時至17日6時,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稔田鎮遇持續性特大暴雨,24小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6月17日凌晨2點40分,有著「客家第一祠」之稱的李氏大宗祠東西兩側兩列橫屋坍塌,受損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座無重大損毀,無人員傷亡。圖為6月20日,相關部門和文物專家陸續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況。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 天天要聞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大皖新聞訊 6月20日,一則雲南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銳已於日前離世的消息引發了關注。大皖新聞記者就此諮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證實,消息屬實,並稱陳銳系因病逝世。陳銳的簡歷已從官網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陳銳的簡歷已從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撤下,而在該官網搜索關鍵詞「陳銳」,顯示的...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 天天要聞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利用拍賣行員工身份,將貨主委託的拍賣品低價僱人夾帶運輸進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四中院獲悉,近日,北京一名拍賣行員工因走私多件拍品獲刑。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員工走私的拍品中,有兩尊明代金佛,該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決並成功從我國香港地區追迴文物的案件,有力打擊了走私犯罪,保護了國家文...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在意識到自己的「520」演說引起了兩岸巨大震動之後,「台獨」頭子賴清德就開始想盡辦法撇清自己的責任。但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來糊弄不熟悉中文表達的西方媒體,當賴清德面對島內民眾時,露出的則是另外一幅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