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記憶】趙縣共產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上)

2022年07月01日22:44:32 歷史 1084

【趙州記憶】趙縣共產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上) - 天天要聞

為搶救挖掘趙縣黨史資料,趙縣縣委邀請曾在趙縣戰鬥和工作過的老同志分別於1983年和1998年召開了兩次黨史座談會,我有幸旁聽了座談,並作了詳細記錄。我父親是位有著80餘年黨齡的老幹部,戰爭年代曾在趙縣戰鬥和工作過的老同志都是他的親密戰友和生死之交,於是我也就有了眾多的和藹可親的伯伯、叔叔、阿姨,逢年過節、出差、旅遊總會去看望這些長輩。在與他們的交往中,也多次聆聽了他們對戰爭年代的某些回憶。如今這些長輩都已作古,今年1月份我96歲的老父親也與世長辭。每當想起他們非同尋常的經歷,我總是淚流不止,尤其是想起那些在戰爭年代英勇不屈獻出年輕生命的英烈們,更是熱血沸騰。時光飛逝,歲月無情,不覺間我也已是77歲的老人了,在有生之年用我的筆把父輩們的經歷寫出來留給後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對這些過世的父輩們最好、最有意義的懷念,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928年暑假,趙縣在保定第二師範讀書的張錫彥、葛永勝回到家鄉,秘密發展王光漢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建立了趙縣第一個黨組織一一隸屬於中共隆平縣委的趙縣特別支部委員會。我們趙縣黨組織受隆平縣黨組織領導,而且我縣早期共產黨員大多為國民黨員,尤其是在縣城發展的黨員,幾乎百分之百都曾加入過國民黨。人們不禁要問:這到底是怎麼回兒事呢?那就讓我們先從張錫彥、葛永勝的保定二師說起吧。

保定二師由著名教育家嚴修於1904年9月創建,始稱保定初級師範學堂,1909年改稱直隸第二初級師範學堂,1912年改稱直隸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此後隨著直隸省的撤銷、河北省的建立,1928年易名為河北省立第二師範。在初創的1909年學制定為五年,1923年新學制改為六年。二師是一座官辦免學費和伙食費的中等師範學校,因此普通農家子弟學生較多。他們來自社會中下層,比較了解熟悉廣大人民的苦難。由於這一特點,二師成了共產黨生存和發展的溫床。1923年學校就有了中共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月26日改為共產主義青年團)員,1925年,成立了學校中共黨支部。後來,保定二師成為中共保定地方黨組織的活動基地,素有「北方小蘇區」和「紅二師」之稱。當時,它是燕趙大地上的革命策源地。據不完全統計,從1923年到1932年「七六」慘案前,保定二師的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們響應黨的號召,利用寒暑假回鄉時間,深入到河北省的53個縣,宣傳馬克思主義,傳播革命火種,發展黨員、團員,建立黨團基層組織,在29個縣建立了黨組織。保定二師對我省黨的早期建設作出了開拓性貢獻。該校先後培養出了53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27名高校黨委書記、校院長,以及兩院院士師昌緒、著名作家梁斌、美籍科學家郭曉嵐等知名人士。曾與湖南第一師範、教育家陶行知創辦的曉庄師範,一併被譽為「中等師範的光榮代表」。

1925年8月,保定二師新制四、五、六班學生入學,我縣張錫彥分到四班,葛永勝分到六班。四班隆平(今隆堯縣東部)籍學生侯喜全,1925年正月在家鄉由朱林森(1923年考入二師新一班)介紹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5月任保定二師團支部書記,8月轉為中共正式黨員。當時二師黨支部書記為新制一班行唐籍學生韓溫冬。在學校黨團支部的組織下,張錫彥、葛永勝不僅參加了聲援「五卅」慘案的演戲、募捐等活動,還如饑似渴地閱讀了《新青年》《嚮導》《語絲》《獨秀文存》《二七紀念冊》等各種進步書刊,並加入「社會科學研究會」,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當年冬天朱林森、侯喜全先後發展張錫彥、葛永勝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8月,中共順直省委成立,隨即重建了1926年遭敵人破壞的保定市黨組織,新組建中共保定特支,由韓溫冬任特支書記,辦公地點就設在二師校內。1928年暑假,張錫彥、葛永勝受特支指示,回家鄉發展黨員,並建立趙縣共產黨組織。

1928年4月,國民黨北伐軍京漢線戰地黨務指導委員會特派員李集賢來到趙縣,登記發展國民黨員和組建國民黨趙縣黨支部。李集賢原名李彥林,平山縣洪子店村人,屬國民黨中的左派。在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發動反對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的「四一二」武裝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與國民黨左派後,以宋慶齡為首的國民黨左派仍然堅持執行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主張與共產黨合作,打倒軍閥列強,爭取民族獨立。國民黨左派分子李集賢來到趙縣之後,不走上層路線,遠離地主豪紳,積極物色進步青年,以這些人為主體組建趙縣國民黨組織。他與進步青年王光漢、牛聞喜(牛孑人)等組成國民黨趙縣黨部籌備委員會,在柏林寺掛牌登記國民黨員。經發動串聯,在進步知識分子和學生中登記了100餘人,葛永勝趁此機會也登記為國民黨員。在這些進步青年中他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共產黨的主張,並組織青年學習《社會主義淺說》《社會發展史》《唯物史觀淺說》《新青年》《共產黨宣言》等進步書刊,使這些青年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加深對共產黨的認識。8月,張錫彥、葛永勝先後發展王光漢、宋寄塵等加入中國共產黨,進而在西關葛永勝家正式建立由張錫彥任支部書記、葛永勝任組委、王光漢任宣委的中共趙縣特別支部委員會(簡稱特支)。當時石家莊還沒有領導全地區的共產黨領導機關,而離保定又太遠,更主要的那時保定黨組織也僅僅是特支,一個特支怎麼能領導另一個特支呢?鑒於此,張錫彥、葛永勝就想到了靠近趙縣的隆平縣。發展他們入黨的朱林森、侯喜全都是隆平人,而隆平在1926年7月就建立了中共隆平縣執行委員會(1927年改稱中共隆平縣委),書記就是朱林森,於是二人就與隆平縣黨組織接上了關係,如此趙縣黨組織就成了中共隆平縣委領導下的一個特別支部組織。特支建立之後,發展牛聞喜、楊焦芹、屈清晨等青年入黨。1928年9月初,張錫彥、葛永勝、王光漢返校離開趙縣,中共趙縣特支改由胡致祥任書記。

未完待續……

來源:趙縣檔案館

編輯:馬朋麗

審核:孫曉聰

監製:徐哲普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