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通往獨立自由之路,是打敗男人?還是尋找自我?

2022年07月01日13:42:20 歷史 1613

翻看歷史長河,有無數英雄兒女。然而塵封記憶里最不容忽略的,還有30位了不起的女子。


她們縱然出生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年代,面臨著不同的社會和文化的桎梏,但依然憑藉著內心的力量和獨特的才華,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翻開侯虹斌的《了不起的女子》,30位古今中外、聞名一時,爭議不斷的女子之生命畫卷鋪卷而來。

女人通往獨立自由之路,是打敗男人?還是尋找自我? - 天天要聞

這裡面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有中國唯一正統女皇帝,死後一塊無字碑,任憑天下說的武則天;有被困青樓偶遇督軍,主動休夫,開創錦江飯店的傳奇女子董竹君


有終生未嫁卻一直仰仗貴族軍官,結識人脈拓展事業,引領世界審美的女人可可香奈兒;有7歲開始寫小說,39歲寫下「女性聖經」《第二性》,最有名的女權主義者西蒙娜德波伏瓦……


此外,還有張愛玲林徽因阿加莎、與肖邦、繆塞情感糾葛不清,追求自由和愛情的喬治•桑;埃及豔后、伊麗莎白一世、張桂梅、謝麗爾•桑德伯格、孟小冬、奧黛麗•赫本、楊絳居里夫人、屠呦呦等。


這些女子出身不同、命運不同,但最終都走了一條通往獨立自由的路。雖然她們其中有些人,不乏爭議,也曾有過錯誤,但依然沒有影響她們賦予生命不同的精彩與傳奇。


《了不起的女子》講述了30個女子與眾不同的人生智慧和生命藍圖。通過生平經歷去敘述,給讀者呈現出不一樣的畫卷。但因為篇幅有限,每個人物獨特的魅力和人生抉擇的關鍵時刻並沒有凸顯出來,略有遺憾。

女人通往獨立自由之路,是打敗男人?還是尋找自我? - 天天要聞

此外,讀完這些故事,我有個深深感悟,那些在當時主流社會歌頌或詆毀的女子,跳出光陰長河,展望百年再回首,能被記住的不只是因為風流韻事,而是留下的作品和帶來思想的啟迪。


就比如,少女結識門當戶對的郎君,慘遭拋棄;晚年又被貪財謀利的第二任丈夫欺騙,導致晚年不保。她的故事並沒有那麼與眾不同,而讓她千年後仍被歌頌的原因是才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她寫出了多少亡國恨,就寄託了多少愛國情。因此,女人的獨立自主自由第一項是擁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可以是才華,也可以是天賦,用它們去表達思想,銘記歷史。

女人通往獨立自由之路,是打敗男人?還是尋找自我? - 天天要聞

再比如,埃及豔后因為談判籌碼比較少,獻出自己,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換取一個王朝長達22年的和平。有時候,活得漂亮不如長得漂亮,漂亮也是女子的資本。


她了不起在於犧牲自我,換取和平,被後人稱頌的原因也在於拯救國家。


《了不起的女子》到底追求的是自由、才華、情愛、女權還是大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選擇。

女人通往獨立自由之路,是打敗男人?還是尋找自我? - 天天要聞

30個大女主,用自己的價值觀呈現出非同凡響的人生畫卷。不論怎樣,在通往自由獨立的道路上,她們找尋到自己,活出了自己。


就像可可香奈兒說,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兒,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可供選擇。但你一定要擁有一件最重要的衣服,那件衣服叫做自我。


了不起的本意可能不是偉大,不是正確,只是自我。

女人通往獨立自由之路,是打敗男人?還是尋找自我? - 天天要聞

而自我才是人活在世,最重要的武器,它可以幫助我們修復生活,自我救贖,依靠自己,永不認輸。


讀經典故事,品百味人生,我是青顏,關注我,陪你讀書看世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聞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國的和親政策引言在東方大國曆ShiShang,金朝是一個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滅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而在金朝的興起和衰亡過程中,和親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當時ZhengQuan對外交戰略的一種具體體現。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 天天要聞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檔,一份檔案就是一份歷史記憶。今年6月9日是第17個「國際檔案日」,6月5日下午,「築夢現代化 奮鬥蘭台人」2024年嘉定區「國際檔案日」暨檔案地方志文化宣傳月主題活動在嘉定區檔案館新館舉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進檔案館,開啟一場奇妙的檔案文化體驗之旅。「活」檔案,講「活」歷史「周總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