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2022年07月01日13:33:17 歷史 1980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他於1925年親手創建大悟第一個黨支部,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面不改色,泰然自若地高聲朗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偉大詩句。鼓舞前來與他們告別的鄉親們,號召人們堅持革命、勇往直前……」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在大悟縣高店鄉汪洋村黨支部會議室里,黃世鵬給年青幹部講紅廉黨課。

6月30日,在建黨101周年來臨之際,在大悟縣高店鄉汪洋村黨支部會議室里,不時響起陣陣掌聲,一場特殊的紅廉黨課正在進行中。

夏日炎炎

阻擋不了台上宣講人的熱情

語言清晰

時間地點和人物記得絲毫不差

你很難想像

他就是89歲高齡的

大悟「紅色爺爺」黃世鵬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黃世鵬與高店鄉年青幹部一起重溫入黨誓詞

「只要組織需要,還能走得動,

我就能堅持講下去。」

黃世鵬說

不能讓後代忘了革命先輩的流血犧牲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30多年來,黃世鵬拄著拐杖走在紅色故事宣講路上。

從1986年開始

他深耕大悟老區紅色文化

36年來

寫下紅色故事筆記150多萬字

參與編寫各類紅色書籍20多本

宣講紅色文化超過500場次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幾十年如一日,黃世鵬養成了收集整理紅色故事的習慣。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黃世鵬是土生土長的大悟人,從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

19歲參加工作,先後擔任村小學老師、化肥廠廠長、大悟縣縣長等職務,因為工作關係,他經常能接觸到不同的人,聽他們講述大悟的革命故事。

為了更好地宣傳革命故事,從1986年起,黃世鵬開始系統地收集革命先輩的事迹,並加以整理。好幾本記滿了革命故事的工作手冊已泛黃,但他卻視為珍寶。

上個世紀80、90年代,因為工作的關係,有幸和一些紅色故事的當事人共事。「包括曾經在大悟籍或在老區戰鬥過的李先念、任質斌、程世才、周志堅等老一輩革命家。」提及認識的紅色革命家,黃老如數家珍。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黃世鵬時不時摸下胸前黨徽。

在府前社區舉行的一次支部活動上,黃世鵬全程脫稿講述了一段關於「雙橋大捷」的革命戰鬥故事,細節分毫不差,讓人嘆服。

黃世鵬黨史知識豐富,宣講生動自然,大家都喜歡聽。後來,縣裡只要有黨組織活動,就會請他講上一段。面對青少年學生,他從張書田開倉放糧救濟窮人的故事開講,分享成才立志的成長曆程;面向社區群眾,他從豐王店殲滅戰、大悟山保衛戰談起,解讀軍民魚水情……慢慢地,請他講黨史的單位越來越多,宣講的平台也越來越廣。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2021年2月5日,黃世鵬在新四軍第五師紀念館給假期參加社會實踐大學生宣講紅色故事。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36年來

大悟的每個地方都留下了

黃世鵬宣講黨史的足跡和聲音

根據不完全統計

從1986年至今

黃老義務為機關、部隊、學校等單位

講黨史和紅色故事500餘場次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2019年9月30日,黃世鵬受邀參加大悟縣烈士紀念日活動。

除了義務宣講大悟的革命歷史

他還專註收集整理革命故事和

革命遺址修複利用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黃世鵬在大悟革命歷史博物館,了解該館陳列內容。

自2015年起,黃老不顧年邁病體,與大悟縣委宣傳部3名年輕人,實地考察一批革命舊址、遺址,三年後成功組織撰寫了30萬字、40篇大悟紅色經典小故事,為後人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紅色精神財富,對全縣黨員幹部革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受其影響,「紅色高地」建設帶動了研究熱、出書熱、電視專題解說熱,一批黨史專家、民間研究人員紛紛參與。劉華清、程世才、黃立清等一批將軍後代也相繼出版了將軍們的革命傳記、事迹,將書籍無償送回大悟,用於紅色傳承。

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89歲「紅色爺爺」,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聞

來源: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李文勇 特約記者龔紅焰

製作:湛開叢

出品:孝感日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 天天要聞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王室衰落,諸侯征伐,英雄五霸鬧春秋。三家分晉,列國爭強,戰國七雄分天下。今日我們說齊國。主要人物:管仲、鮑叔牙先前管至父為收買人心,向公孫無知推薦了管仲。此人生得相貌偉岸,精神俊爽,有經天緯地之才。管仲有一摯友名鮑叔牙,二人同去行商,到分金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 天天要聞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財聯社6月11日訊(編輯 史正丞)曾被喻為美國「債券之王」的知名基金經理比爾·格羅斯(本名叫威廉·韓特·格羅斯)將在本周舉行一場盛大的郵票收藏拍賣,有望將美國的郵票拍賣價格紀錄翻一倍有餘。在被問及為何要把珍貴的收藏投入拍賣市場時,老債王直言不諱地表示: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玩郵票了。衝擊美國郵票價格紀錄受到家...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這裡是八十年代的南昌百貨大樓內部的照片,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去百貨大樓買東西時的樣子嗎?這裡是八十年代南昌電視機廠生產調試線,當時誰家要是能有一台這樣的電視機,那是很了不起的,四十多年後的我們現在幾乎不再看電視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布「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著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