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紀錄片《大明宮》才明白,人們為何總是想要「夢回大唐」?

2022年06月30日14:53:16 歷史 1776

有人問:「人們為何總是想要夢回大唐」?

我想,或許,重返盛唐就是每一個人心中的執念。

畢竟,在中國歷史上,能夠用"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這樣的辭彙來形容的朝代,唯有大唐

可以說,大唐盛世,一個只聽名字就會令人神往的朝代。

所以,如果你也喜歡歷史,想要目睹一下大唐盛世的風采,那麼,推薦你看一下《大明宮》這部紀錄片。

看完紀錄片《大明宮》才明白,人們為何總是想要「夢回大唐」? - 天天要聞

《大明宮》是由金鐵木導演,李翠翠劉長純等人主演的歷史紀錄片,影片時間跨度近300年。該紀錄片以歷史上有名的宮殿「大明宮」為主線,圍繞大明宮的建造、輝煌到毀棄的全過程。

概述了從玄武門政變到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一直到後面的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甘露之變,到最後的大唐滅亡……大明宮經歷了初唐的雄健、盛唐的豪奢、晚唐的衰落,歷經風雨,最後還是毀於戰火之中,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王朝第一次在這裡建都。在隨後的時間裡,數以百計的帝王以西安為都城,統治中國長達一千多年。

看完紀錄片《大明宮》才明白,人們為何總是想要「夢回大唐」? - 天天要聞

公元626年,大唐立國剛八年。在長安城的玄武門,一場影響和改變大唐國運的歷史事件正式上演。為了爭奪政權,大唐皇室開始互相廝殺。

在6月初4的黎明時分,李世民率領著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一行十三人,在玄武門城門內將李建成李元吉殺死。至此,李世民取得了帝國的最高權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公元630年,北方的突厥人全部臣服,他們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帝王被突厥人如此尊崇是十分罕見的。在李世民的苦心經營下,大唐也開始走上興盛之路。

公元640年,帝國的騎兵越過大漠,一路西進。

公元648年,帝國將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西域重歸大唐的版圖。

絲綢之路在經歷中原王朝300多年的分裂後,在大唐帝國的經營下再一次暢通起來。

使節奔走,僧侶流動,商旅往來,東方和西方之間重新連接,至此,長安的光輝開始照耀世界。

可以說,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最值得稱道的治世——貞觀之治。

因此,就連王安石都不無羨慕地作詩云:「願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

看完紀錄片《大明宮》才明白,人們為何總是想要「夢回大唐」? - 天天要聞

或許,這也是無數人艷羨的盛唐,有國泰民安的鼎盛繁榮,也有恢宏大氣的建築設計。

此時,也終於明白,人們為何總是想要「夢回大唐」。

畢竟,在唐朝,可以真正地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至此,誰也沒有想過,唐太宗的妃子武則天在將來的某一天會主宰大唐帝國整整半個世紀的命運。

公元690年,武則天登上皇位。她一句「皇位是什麼,不過是治國者的資格,我將以我的鐵腕賦予女性這樣的資格」一度打破了打破了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禁錮,改寫了封建傳統只有男人為帝王的歷史。

看完紀錄片《大明宮》才明白,人們為何總是想要「夢回大唐」? - 天天要聞

到了唐朝晚期,隨著唐玄宗開始享樂,官僚集團也開始趨於腐敗,民不聊生,大唐江山搖搖欲墜。

此時,那個寫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帶領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給大唐帶來一場浩劫。

而後幾年,唐末戰亂動蕩。公元896年,大明宮終究在大火中付之一炬。

數千年後,大明宮便成為一片廢墟。至此,它永遠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成為無數人的遺憾。

看完紀錄片《大明宮》才明白,人們為何總是想要「夢回大唐」? - 天天要聞

可以說,《大明宮》絕對是目前中國歷史紀錄片中的巔峰之作。它的每一幀畫面都精美絕倫到,彷彿真的讓觀眾置身於大唐盛世之中,跟著它的步伐,見證它不可一世的繁榮,同時,也目睹它不可逆轉的衰落。

雖然時間無情,將長安的一切都付諸煙雲之中。但是,長安這座凝聚了中國人民族復興的精神氣概的古城風韻猶存,她那萬般風華早已融入中國人世代傳承的血脈之中。

因此,人們之所以想要「夢回大唐」,除了對千年前的追憶之外,也有對盛世中華的美好期待

看完紀錄片《大明宮》才明白,人們為何總是想要「夢回大唐」?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 天天要聞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前言:「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兒子大智若愚,人生順遂。「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父愛如山,陸遊勉勵兒子刻苦攻讀,將來能有所成就。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 天天要聞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提起酈道元,大家似乎只能想起他寫了《水經注》,好像是個地理學家兼文學家,其餘就不知道了。其實,酈道元是個典型的六邊形戰士。除了地理和文學,他還擅長軍事和歷史,不僅文武雙全,還是百姓和朝廷都公認的好官。咱們從《水經注》開始說。
界樁立下、抗議聲起,大主教領導下的抗議會否再掀亞美尼亞政治動蕩? - 天天要聞

界樁立下、抗議聲起,大主教領導下的抗議會否再掀亞美尼亞政治動蕩?

當地時間2024年6月12日至13日,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人們在埃里溫市中心舉行抗議活動。  本文圖均為 視覺中國 圖4月23日,隨著第一根界樁設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圍繞納卡地區延宕三十餘年的爭端似乎走向結束。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宣布,亞方將歸還上世紀90年代佔領的四個邊境村莊,以期達成和平協議。然而,近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