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葉飛將軍到浙江視察,說道:我想找一個女同志,名叫鄭少儀

2022年06月30日11:28:02 歷史 1284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偉人的詩中生動地描寫了女民兵們認真操練,勃勃生機的景象。自從中華民族進入百年動蕩以來,各位女性豪傑人才輩出,為國家謀獨立,為人民謀幸福。

其中有民主革命志士,為反封建事業而從容就義的秋瑾;還有平陽慘案中,不懼酷刑的劉耀梅;更有在東北抗聯中,為了大部隊撤退主動獻身吸引敵人火力最終投江而死的八位女英雄,她們用生命證明了何為巾幗不讓鬚眉。

75年,葉飛將軍到浙江視察,說道:我想找一個女同志,名叫鄭少儀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是鄭少儀,鄭少儀原名李振芳,出生於1920年的江蘇揚州。鄭少儀的父親作為當時的新派知識分子,思想很是新潮。對於自己子女的教育十分支持。得益於父親的開明,李振芳在很小的年齡就接受了新式的西方教育,成長到一定年紀,也是進入了揚州新式學校學習。

這所學校里有著新潮的思想與理念,這在她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獨立自主勇於奮鬥,為民族振興作鬥爭的崇高理念。後來隨著九一八事變的發生,讓她堅定革命的信念,終在我黨人士的舉薦下加入中國共產黨。

75年,葉飛將軍到浙江視察,說道:我想找一個女同志,名叫鄭少儀 - 天天要聞

李振芳既生得一副婀娜婉約的江南女子的形象,又頗識文理,冰雪聰明。領導夏嵐也慧眼識才,發現了這個秀外慧中的姑娘,便對她進行邀請,詢問她是否願意成為一名地下特工。李振芳爽快地答應了。自此,李振芳改名為鄭少儀,作為一名我黨的秘密特工潛入了國民黨政訓處。

1940年7月,我黨任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葉飛司令員駐進蘇北。當時國民黨的駐軍統帥,頑固派分子韓德勤在日寇侵略之時仍企圖對這一支新四軍部隊進行圍剿。這種機密的圍剿計劃只有國民黨高層內部知曉。

75年,葉飛將軍到浙江視察,說道:我想找一個女同志,名叫鄭少儀 - 天天要聞

然而鄭少儀憑藉其敏銳的觀察力察覺到不尋常的細節。平日里經常拖延剋扣軍餉的國民黨軍竟然提前發餉,犒勞士兵們。而且還大量囤積物資購買糧草。這表明未來不久即將有戰事發生。

此時中國華北地區抗日形勢已進入拉鋸膠著狀態,以韓德勤的為人不太可能是主動出擊進攻日本人,那麼韓德勤的目標肯定是剛剛到來的葉飛所率的新四軍部隊了。

75年,葉飛將軍到浙江視察,說道:我想找一個女同志,名叫鄭少儀 - 天天要聞

俗話說軍情如火生死萬急,鄭少儀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趕緊把這個緊急內容報告給葉飛所部,就在這生死攸關之時,卻無論如何也聯繫不上自己的情報上線。稍有延誤,葉飛所部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於是她決定親自將這個情報傳達給第一縱隊,然而她所潛伏的國民黨駐地離第一縱隊相當遙遠,路途中間又有國軍巡邏。所以她只得趁夜離開國民黨駐地。在去往我軍駐地郭村的路上,為了避開巡邏隊只得走小路,遇見河流也不敢渡橋,只得迂迴到遠處泅水渡河,一路上她除了游泳便是步行,一直沒有停歇,直到第二天半夜才趕到了郭村。

75年,葉飛將軍到浙江視察,說道:我想找一個女同志,名叫鄭少儀 - 天天要聞

當我部的戰士發現她的時候,鄭少儀已經全身濕透,因為趕路匆忙,身上衣物已經被枝條劃破,鞋底也幾乎被磨光。但她的辛苦奔勞取得了成效。鄭少儀的情報使得新四軍在三個月後的黃橋決戰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而鄭少儀的身份也沒有暴露,她繼續在國民黨內部進行潛伏工作,不斷地將情報送到各部隊和中央。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鄭少儀的特工身份也一直被自己保密著,連親生兒女都不曾知曉自己的母親是一個孤膽英雄。她退居二線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政治工作幹部。而葉飛將軍也清楚地記得這個不畏艱險,孤身一人輸送敵情的年輕姑娘,她的勇敢給葉將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5年,葉飛將軍到浙江視察,說道:我想找一個女同志,名叫鄭少儀 - 天天要聞

1975年,葉飛將軍在浙江視察工作時,對當地領導說:「我想找一個女同志,名叫鄭少儀。」聽完這個名字,領導犯了難,因為這個名字他們從未聽說過,歷經一番波折後,最終在組織部檔案中找到了鄭少儀這個人。

聯繫到她後,葉將軍也成功見到了這位女英雄,她的事迹讓領導們也嘖嘖稱讚。然而鄭少儀本人卻從未宣揚過自己的事迹,這種默默無聞甘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