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2022年06月29日23:53:18 歷史 1449

前言

「鳥戀舊林,魚思故淵;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每一個生命都對故土有著深厚的依戀,人亦不例外,中國人尤其如此。

建國後,台灣與大陸禁止通行,致使很多的家庭無法團聚。有的人等了一生未能與心愛之人相見,而有的人是幸運的,拖著癌細胞的身體,等到了相逢的美好。

蔣孝勇:「秦先生上課時經常講到孔子的『名』弟子」

1948年10月27日,蔣經國的三兒子蔣孝勇出生在上海的一家醫院裡。這個小孩從小聰慧,在祖父蔣介石的面前,表現得格外乖巧懂事。和兩個哥哥相比,他似乎更得祖父和父親的青睞。

蔣介石除了把蔣孝勇看作「開心果」外,還要著重培養他。曾經蔣介石親自教授這個小孫子讀書。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圖 | 蔣孝勇

後來,蔣孝勇回憶說:

「那時大概是小學六年級,隨著祖父到日月潭的行館,祖父就在那裡單獨教我四書,一句一句地教。他是要我先背,然後再講解句子里的意思。」

蔣介石一直認為,他的後代應該好好學習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如陽明哲學、四書等。然而公務繁忙,他自是不可能親授,於是在蔣孝勇13歲的時候,老蔣請中文秘書秦孝儀來教小孫子《論語》。

秦孝儀的鄉音很重。蔣孝勇為此鬧了笑話:

「秦先生上課時經常講到孔子的『名』弟子,我想,怎麼老是只提孔子這些有名的弟子啊?但也不敢多問,筆記里全記下孔子對這些『名』弟子怎麼說,或者這些『名』弟子做了些什麼。直到整個課程快結束了,我才終於懂了——秦先生講的是孔子的『門』弟子!」

1964年,16歲的蔣孝勇初中畢業,進入師大附中讀高中。在他入學聽了一節課的「大道理」後,便立即回家和父親說,這所學校不能念,他要去念軍校。

於是,在蔣經國的安排下,蔣孝勇順利地進入了『陸軍軍官學校預備班』。蔣介石聞訊,十分高興。那時,老蔣非常希望3個孫子以後都能在軍中發展,然而蔣孝勇的兩個哥哥先後讀軍校都沒讀完,所以,當小孫子主動提出進軍校時,老蔣心裡樂開了花。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在軍校,蔣孝勇讀得非常順利。隨後就成為了陸軍官校正期生,然而,不到1年,意外發生了。

一次,夜間軍訓時,蔣孝勇冒險翻越一條溝埑,不慎扭傷了腳。這次意外發生後,蔣經國請美軍一位對足踝手術很有經驗的醫生動手術,但手術後,蔣孝勇依然無法正常步行。過了些日子,只好二度進行手術,這期間,老蔣寫來了一份慰問信。

勇孫:

……如你足疾久不愈,恐怕難成為健全的軍人,實為我半生以來最大的憂慮……現在既然如此,只有一切聽從醫生之言,凡使你足疾能愈之辦法,都得照辦,再不可勉強「充好漢」之行動……

祖父母

幾個月後,蔣孝勇的足疾有所好轉,但由於軍校的課程落得太多,所以只好在3年級時轉到台大政治系讀書。

1972年,24歲的蔣孝勇從台大畢業。次年,他與自己戀愛多年的方智怡小姐結為夫妻,婚後,夫妻倆住在了陽明山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安了家之後,蔣孝勇就要面對擇業的問題了。

蔣孝勇:「第一不幹公務員;第二個不做黨工」

當時,蔣經國很想扶持小兒子進入政界。偏偏蔣孝勇對政治興趣不大,想入商界,當老闆。

當蔣孝勇吞吞吐吐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後,蔣經國質問道:「為什麼想從商?如果從商,那當初入台大學習政治,不是白費了嗎?」

因為這件事,蔣經國與兒子發生了絕無僅有的僵持。平時蔣孝勇可以很隨便地走進樓上父親的房間,向父親請安,問候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可是自從發生這次不愉快事件後,蔣孝勇幾次想去解釋,都是走到門口就停下了。他經常聽到父親因煩躁摔東西的聲音。

起初,父子倆誰也不讓步,之後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僵持,最終還是蔣經國選擇了妥協。他請與蔣家關係密切的俞國華當說客,盡量讓小兒子不要去民間經商,而是到黨營企業中做事。

就這樣,進入商界後,蔣孝勇如魚得水,一路披荊斬棘,不滿30歲的年齡就當上了中興電工的總經理了。

蔣孝勇剛踏入中興公司之時,該公司每年營業額約6億多元,以後逐年上升。到後來每年盈餘可達6億多元。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圖 | 蔣孝勇

當他在生意圈裡大展宏圖之際,他父親蔣經國的身體越來越差了。由於蔣孝勇個性謹慎、細膩,對蔣經國夫婦非常孝順,所以,有段時間,蔣經國無論在親情上,還是在事務處理上對蔣孝勇的倚仗越來越深。

據王家驊回憶:

「蔣經國找誰傳話,分得很清楚。有些事情的交代或指示找我傳話,或者打電話,或者走一趟;而交代蔣孝勇辦的事,又代表另一層關係及意義,但通常是一些較屬私人或者層次更高的事。」

蔣孝勇跟在蔣經國的身邊,並非毫無從政機會。80年代初,蔣經國曾意味深長地講了句話:「孝勇啊,你已經很成熟了,你以後要做什麼,我隨便你;但我又勸你一件事情,政治是一條很辛苦的路。」

蔣孝勇直接了當地說:「報告父親,我這輩子啊,您放心好了。別的事情我都會做,就是兩件事我不做——第一不幹公務員;第二個不做黨工。」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1988年,蔣經國病逝。一直以蔣經國為核心生活的蔣孝勇,在父親去世後,便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

蔣孝勇原本打算去美國的,可手續辦下來,要等上好幾年的時間。這種情況下,他只得選擇較容易移民的加拿大作為目標。

1989年3月8日,蔣孝勇一家飛往加拿大。離開台灣之前,蔣孝勇選購了一套明式傢具。妻子方智怡問他:「房子都還沒買,就先買傢具?」

蔣孝勇回答:「我人在海外,仍然是中國人,所以到海外住,一定要用中國傢具。」

準備離境前,蔣孝勇帶著兩個兒子去了士林官邸,向宋美齡辭別。宋美齡對兩個曾孫說:

「你們要出去,太太絕對贊成你們出去。但是出去要記得兩件事——第一,不要忘記你們姓蔣;第二,不要忘記你們是中國人。」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圖 | 宋美齡

到了加拿大蒙特利爾時,正下著大雪。於是,蔣孝勇一家就在雪地里開始找房子。他們對房子的要求就兩點,首先,採光好;其次,要大小剛好適合先前買的那整套中國傢具。

房子定好後,先前買的傢具,也以海運運到了加拿大來。之後的日子裡,一家人過起了平靜的生活。

蔣孝勇:「我準備赴大陸,一方面治病,另一方面回家鄉看看」

1996年開春,蔣孝勇因身體不適前往醫院做檢查,醫生很保守地對他說:「我得告訴你,這可能不是好東西。」

過了一段時間後,檢查結果出來了,是食道癌。經研判,蔣孝勇經常抽小雪茄以及喜歡吃腌制食物,這些都是被醫界認為是可能性導致食道癌的致癌因子。

不久,手術由台灣著名胸外科專家王良順操刀,手術做得很成功,腫瘤已全部被切除。手術後,蔣孝勇接受化療。這期間,蔣孝勇一直保持著樂觀的態度。不過,從醫生到蔣孝勇本人都清楚,他的癌症已是晚期,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了。

這種情況下,蔣孝勇提出了攜全家一起赴大陸的想法。一方面,他打聽到大陸對癌症治療的經驗相當豐富,另一方面,他想著回家鄉看看。實際上,他是記掛著父親臨終前的遺囑。

在蔣經國身體狀況遽然惡化之後,他想到了人生有涯。於是,他把蔣孝勇叫到跟前,囑咐道:「我母親毛氏夫人生前,我未能在膝下盡孝。等我過世之後,在適當時機,希望能遷葬在母親墳旁,生生世世陪伴母親。」

對於父親的這些話,蔣孝勇一直牢記於心。

當時,雖然蔣孝勇與李登輝已經久不來往了,但基於對他的尊重,蔣孝勇仍派人把他這趟行程向李作了報備。同時,他因尊重叔叔,所以也將情況和蔣緯國說了。

這次,蔣孝勇帶著「移靈奉安」的真實意圖,準備前往大陸進行實地考察。緣由是,蔣介石和蔣經國死後,在台灣並未入土,而是浮厝於慈湖和大溪。因蔣家在台灣逐漸失勢,台灣島內的蔣介石銅像多被人故意破壞,慈湖和大溪的守陵兵不斷被台灣當局裁撤。

加之,父親蔣經國的遺囑,以及祖父蔣介石曾在大陸選定南京中山陵附近的紫霞湖為墓址。這就是蔣孝勇拖著癌細胞的身體,堅持赴大陸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1996年7月14日傍晚,蔣孝勇攜長子友柏去了香港。此刻,其妻方智怡還在舊金山,預定3天後帶著友常和友青兩個孩子到香港會合,然後一起前往北京。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在香港,蔣孝勇在浴室不小心摔倒,後被送進了醫院。兒子們擔心他的身體,勸他打消前往大陸的計劃,立即返台治療。然而,蔣孝勇覺得,已經來到門口,不論多危險,都要走上這麼一趟。

3個多小時後,蔣孝勇一家乘機在北京機場安穩降落。大陸有關方面的接待很周到,隨即安排他們一家住進高級賓館。

接著,蔣孝勇住進了北京醫院,開始了為期3天的中西醫會診。之後,一家人飛往浙江。為了不驚動媒體,蔣孝勇提出先在寧波落腳。

到了第2天,蔣孝勇一家才雇車前往溪口鎮

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當車子開到武嶺城樓時,蔣孝勇望著祖父題寫的「武嶺」二字,心情格外地激動。

沒多久,車子到了地方停下了。溪口鎮因「蔣氏故居」成了浙江的觀光去處。當時,只要花30元買一張聯票,就能逛11個「景點」。對於蔣孝勇來說,這些「景點」,都承載著他祖父和父親的美好回憶。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這天,蔣孝勇專門找了一名老導遊,帶他們一行人參觀。爾後,在老導遊的帶領下,他們準備前往曾祖母的墓園祭拜。

從山腳到墳庄,要走600多米的石階。有一轎夫見蔣孝勇身子弱,就提出:「您坐轎子吧,20塊!」

蔣孝勇聽後,婉言拒絕:「我走一走,身體好。」

轎夫見狀,立馬改口:「10塊就成!」

蔣孝勇笑了笑,沒有再說話。其實,蔣孝勇並不在乎錢,他覺得親自走上去,是份心意。於是,他帶著先前買的兩束花,在兒子們的攙扶下,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往上挪。

半個小時後,蔣孝勇終於走到曾祖母的墳前,一家人獻了花,蔣孝勇帶著妻兒行禮。

隨後,蔣孝勇看向了不遠處祖母毛福梅的墳墓,除了花崗岩墓碑及墳冢外,再無其他。他想到,難怪父親生前交代身後要葬在祖母的墳旁,因為祖母太寂寞了。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圖 | 毛福梅和蔣介石

片刻後,蔣孝勇審視起了四周環境,考慮日後如何安葬父親最為合適。

接著,蔣孝勇一家在老導遊的帶領下,去了蔣經國住過的小洋房,以及老家豐鎬房。一路上,蔣孝勇聽到大家都在說寧波話,於是他也用寧波話與老導遊交流。當他一開口,老導遊感到很驚訝,說:「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蔣孝勇微笑著不搭腔,行程中還有讓老導遊驚詫的事情呢。

當老導遊興緻勃勃地介紹「蔣中正」童年的趣事時,蔣孝勇隨口補充了許多老導遊的疏漏之處。雖說他47歲才首次到溪口,但他對自己的祖父是非常了解的。老導遊最後不得不承認,他所知道的,絕對沒有眼前的這位中年人知道的多。

爾後,蔣孝勇一行人進入了豐鎬房。映入蔣孝勇眼帘的是,建築雖然陳舊,但古樸盎然。在二樓,蔣孝勇看到了很多懸掛起來的大照片,上面也有他的照片。

參觀完後,蔣孝勇轉身離去時,管理員似乎察覺到了什麼,他一把拉住老導遊,用寧波話說道:「前面的,就是照片里的小孩。」蔣孝勇聽到後,沒有回頭,與妻兒走出了這個生命的原點。

1996年,蔣孝勇一家赴溪口鎮參觀,一老導遊:您的溪口話講得正啊 - 天天要聞

此次大陸之行,蔣孝勇有了許多的收穫,也了卻了許多的心愿。到大陸這一趟,他才感受到自己的病情嚴重。曾經以為自己的癌症病情已經控制,腦內腫瘤出現,使得樂觀的想法成為泡影。

現在,唯有「移靈」一事成為擺在蔣孝勇面前的急事了。他要繼續奮戰,戰鬥至最後一口氣。8月23日,蔣孝勇以國民黨中央委員身份參加了國民黨第十四屆四中全會。會後,他被記者提問,在談及移靈時,他這樣說:「移靈是很單純的事,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習俗,我的家鄉就是回鄉入土為安。」

有記者提起章孝嚴對移靈的意見,蔣孝勇的言辭很直接:

「他連蔣家的門都沒入,今天以前他插不上手,今天以後還是插不上手,這是蔣家的事,不是章家的事。面對家族大事,他沒這個資格插手。」

對於「落葉歸根」,蔣孝勇是極為重視的。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光里,一直為此在努力。「落葉歸根」,這「根」是中國的土地,是中華的山水,是炎黃的血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