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2022年06月29日10:47:20 歷史 1899

幫助八路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和老百姓之間建立了軍民魚水情,為了幫助八路軍抗擊日寇,不少普通百姓都自發地為這些八路軍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那個年代湧現了很多八路軍和百姓之間的感人事迹,其中一位山東老人的故事更是令人唏噓不已。這位老人在抗日戰爭年代接受了八路軍戰士的囑託,他信守諾言,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直到他92歲時,才出現了奇蹟。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這名老人叫做牛餘慶,他出身於山東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原本牛餘慶和家人在農村過著拮据而平靜的生活,但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擊碎了平靜,從此,在山東大地上,到處都是殘暴的日軍。牛餘慶和家人們更是時常遭受日軍的「大掃蕩」,家裡辛辛苦苦囤積的糧食經常被日軍一掃而空,其他村民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而八路軍就成為了村民們趕跑日寇的希望所在。為了幫助八路軍打鬼子,不少村民都自發地為八路軍提供日軍的情報,同時幫助八路軍轉移傷員。因此,八路軍和當地的村民們很快就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牛餘慶此時已經是18歲的少年,他對於八路軍的英勇十分敬佩,雖然自己體力不佳,無法提槍上戰場,但只要能為八路軍出一份力,牛餘慶的心裡也會充滿自豪。而這樣的機會很快就出現了,1941年的一天,村長敲響了牛餘慶家的門口,

一個諾言

牛餘慶聽出來人是村長後,立馬開了門。他此時有些興奮,因為村長是和八路軍關係很好的人,如果村長來找自己,恐怕和八路軍有很大的關係。果然,剛一開門,村長就直接開門見山地問:牛餘慶,你家的地窖修好了嗎?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牛餘慶點了點頭,同時對村長表示,他家的地窖不僅地方寬敞,而且出入口極其隱蔽,埋在一堆稻草的下方,尋常人根本探察不到。村長聽後十分滿意,給他比了一個「十八」的手勢就離開了。牛餘慶心裡也有些暗暗吃驚,沒想到這次竟然足足有18名傷員需要暫時隱蔽。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很快,這18名傷員就來到了牛餘慶家,牛餘慶把他們都安置在了地窖里。沒過幾天,日軍的掃蕩大隊就尋跡來到了牛餘慶的村子。他們在村民家裡仔細清掃一番,帶著搜刮的家禽與糧食便洋洋得意地走了。雖然牛餘慶也心疼自家被搜刮的糧食,但只要八路軍們安然無恙,他也就能放心了。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不料,打開地窖後,他發現18名傷員竟然已經有一人已經去世了。這名傷員和隊伍里的兩個人其實是三兄弟共同參軍,結果其中的一位兄弟由於傷勢過重,最終還是在地窖里去世了,這讓牛餘慶感到十分酸楚。不過,其餘的兩兄弟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沒關係的,至少你還拯救了其餘17條人命。我們把兄弟葬在你這裡,打跑鬼子後,我們就回來,在兄弟的墓前一起敬酒!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此時牛餘慶才重振精神,他和八路軍戰士埋葬了這名犧牲的戰士,隨後便目送他們再度踏上兇險的戰場。而牛餘慶也將這個諾言視為自己人生中的頭等大事,經常來到無名英雄的墓前,替他守墓。

奇蹟發生

每年的清明節,牛餘慶都會來到這個簡易的墳墓前,等待著和自己約好的其餘兩兄弟回到這裡。但時間一年年地過去了,這兩兄弟始終未能再度出現。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1949年,解放軍擊敗國民黨,順利建立了新中國。直到此時,那兩名戰士也依然毫無聲息,牛餘慶也知道,恐怕這三個兄弟已經全部犧牲了。只不過,多年的守墓已經成為了他的習慣,每當他有心事的時候,他就會帶一壺酒來到無名英雄的墓前,像對待親人那樣,訴說著自己的心事。墳墓前的雜草也被牛餘慶處理得乾乾淨淨,看不出一絲荒涼。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轉眼間,74年過去了,牛餘慶也從當年的小夥子變成了白髮蒼蒼的垂暮老人。不過,這座無名英雄墓卻迎來了一個奇蹟。92歲高齡老人為八路軍守墓74年的新聞被媒體挖掘並報道後,引發了全國的強烈反響,人們紛紛為老人尋找英雄身份提供自己的幫助。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按照牛餘慶的記憶,這三個兄弟似乎姓張。這大大縮小了搜查範圍。很快,根據廣大網民提供的線索,臨朐縣的張家村成為了最有可能是英雄出身的地方。某一天,這個村子的一個中年村民來到了牛餘慶,表示他們家的三爺爺和牛餘慶的描述非常相似,至於三爺爺的其餘兩個哥哥,一個犧牲在了抗日戰爭,一個犧牲在了解放戰爭。

為抗日無名英雄守墓長達74年,山東老人信守諾言,92歲時奇蹟出現 - 天天要聞

至此,牛餘慶終於得知了這三名八路軍的名字:張維順、張維信、張維吉。後來張維吉烈士的墳墓被遷移到了烈士陵園,而牛餘慶守墓74年的故事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