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2022年06月28日20:56:23 歷史 1032

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西方鐵路技術進入中國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歷史學界大多將中國鐵路史作為經濟史的分支,主要集中在鐵路建成後對社會的影響等方面。以技術史視野對鐵路史展開研究,有利於解決鐵路史中的諸多關鍵問題,是近代技術交流史、工業化及工業遺產的重要內容,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


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原文 :《技術史視野助力中國鐵路史研究》

作者 | 內蒙古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教授 段海龍

圖片 | 網路


歷史學界介入中國鐵路史研究


近代鐵路技術產生於19世紀20、30年代的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成果。19世紀30年代中期,在華傳教士主辦的報紙首先將西方鐵路的消息介紹到中國。19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鐵路及蒸汽機車的報道開始出現在中國人編纂的著作中,如《四洲志》《海國圖志》《瀛環志略》等。中國本土最早出現的鐵路實物是1865年由英國商人在北京宣武門外修建的一段窄軌,以表演的形式向公眾展示,不久被飭令拆除。1876年,上海到吳淞口之間出現了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運營鐵路,由在華外國商人組織修建,運營一年之餘被清廷收購後拆除。1881年建成的唐胥鐵路是中國人主動修建的第一條鐵路,該路之後逐步向兩端延伸,最終形成京奉鐵路。1905年,以詹天佑為代表的中國工程師首次不藉助外國資金和外籍技術人員,自主建設京張鐵路,成為中國鐵路史上的里程碑,開啟了中國人自主建設鐵路的時代。

西方鐵路技術進入中國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中國鐵路的建設與發展伴隨著中國近代化歷程。作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交通運輸工具,鐵路對社會變遷產生了催化作用。歷史學界首先介入中國鐵路史的研究,大多將其作為經濟史的分支,著重關注鐵路建成後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並已產生了較為豐碩的成果。這些成果圍繞鐵路與社會經濟的關係,涉及重要人物、機構建制,也有的從金融和外交的視角探討中國鐵路建設中的一些問題。整體來看,目前對中國鐵路史的研究主要著眼於鐵路與社會變遷之間的關係,較少從技術史視角進行探討。


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將鐵路史置於技術史視角下


作為工業革命的重要代表,鐵路技術豐富且複雜,並與社會因素密切相關。以技術史視角對鐵路史開展研究,有利於解決鐵路史中的諸多關鍵問題。目前學界的相關研究還很薄弱,有較大的突破空間。將鐵路史置於技術史視野下,具有以下研究意義。

作為一般技術史研究的意義。技術史主要研究技術的發明、發展、交流、選擇及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探究與補充人類文明史。鐵路是一個複雜的技術體系,包含機械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等,技術變化對鐵路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鐵路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既有傳承,亦有創新,還與其他技術發生互動,並受到諸多社會因素的制約。鐵路技術史體現了工業化過程中技術的演進,成為人類文明史上一道特色鮮明的風景。深入研究鐵路史中的技術,不僅學術意義重大,亦對當今工業技術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工業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工業化是人類文明史中的重要階段,對人類的影響至今無出其右者。鐵路技術是工業化進程中的主要組成內容,對人類社會工業化起到了促進作用。在中國,工業化歷程就是中國近代化的過程,鐵路同樣對於中國近代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工業社會的產物,鐵路技術與傳統手工業技術存在很大區別,系統化、標準化特徵尤為明顯。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鐵路技術具有鮮明的工業化背景,因此,鐵路發展具有特殊性,受工業基礎、人才儲備和技術能力等制約。鐵路技術的革新曆程是工業發展的縮影,一部中國鐵路技術發展史就是一部近代中國工業發展史。

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作為近代技術轉移的研究案例。近代中國鐵路發展史是西方鐵路技術向中國的轉移史,也是近代中國對西方技術的本土化歷程。中國的近代化既伴隨著工業化,也是西方技術向中國傳播的過程。鐵路作為先進技術進入中國,客觀上加快了中國近代化,但並不能否認西方列強最初對華輸入鐵路的侵略本意。就這一點來講,鐵路技術當時進入中國具有殖民性質。就技術而言,鐵路在近代中國建設發展的過程,就是西方技術體系滲入中國的過程。技術上,軌距的選擇、機車標準的制定、運行信號的設置、管理制度的使用無不被打上深深的殖民烙印。各國控制的路線各行其是,嚴重阻礙了鐵路聯網運輸的實施,更延緩了中國對鐵路技術的吸收掌握和自主化進程。近代中國鐵路史是先進技術向外擴張移植的重要案例,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鐵路遺產的保護和研究提供學術支撐。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遺產是工業活動留下的印記,是人類工業文明的承載者和見證者。工業遺產具有歷史價值、科技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但它的技術價值才是核心價值,也是其他價值的基礎。就工業遺產的保護和研究而言,技術史的工作理應首當其衝,這樣在保護過程中才不至於丟失其核心價值,杜絕「破壞性的保護」現象出現。鐵路遺產是工業遺產的主要內容,它以獨特的線性建築、沿線城鎮地標性建築(如車站)及由此帶來的社會活動圈和生活方式,為人們留下了最具工業時代特色的深刻印象。由於鐵路技術更新、路線變化、機車車輛換代等原因,出現了大量的鐵路遺產。這些遺產是鐵路技術發展的鐵證,是工業文明進步的象徵,具有工業遺產的普遍價值。技術史研究能夠揭示出鐵路遺產的核心價值,為保護與研究鐵路遺產提供強有力的學術支持和智力保障。


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鐵路技術史研究具有特殊性


鐵路技術具有其自身特點,技術史視野下的鐵路史研究也就有其特殊性。鐵路技術史的研究內容豐富,研究方法多元化。

研究內容豐富。鐵路技術可大致分為線路技術、機車車輛技術、附屬設施建築技術和信號管理技術四類。線路技術側重於土木工程技術,包括勘測、設計、選線,以及材料選取、鋪設技術等。其中,橋樑和隧道是鐵路路線建設的難點,專業性要求高,是一個複雜艱巨的技術環節。即便在同一歷史時期,採用同一水平的技術,由於建造環境不同,工程技術的實施也會呈現不同形態。這一現實展現了鐵路工程技術史研究的豐富性。不僅是橋樑隧道這種大型工程,枕木材料的處理與更新、鋼軌的成分優化等也是鐵路技術史可挖掘的寶藏。機車技術則更加豐富,蒸汽機車、電力機車、內燃機車及現在的動車組,結構複雜,技術日新月異,是技術史可以大書特書的對象。鐵路附屬設施如車站站房等,是保證鐵路正常運行、連接地方與鐵路、供客貨轉運的重要場所,涉及建築技術、列車運行管理等多個方面。鐵路運營是一個系統工程,同樣涉及多種技術,如管理信號非常重要。近代中國鐵路受外國影響,各線路信號不一致,導致不同鐵路之間不能順利實行聯運,降低了鐵路網路運輸的效率。近代中國鐵路史也包含著一部鐵路信號演變史。

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研究方法多元化。鐵路技術複雜多樣,研究鐵路史首先需要掌握鐵路技術知識,而不能單從歷史文獻中尋求論據。在近代化大背景下開展鐵路技術的發展、革新及與社會之間互動關係的探討,是常規的技術史研究方法。此外,還需要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第一,作為工業產物,鐵路遺存比較豐富,利用實物考證是鐵路技術史研究的一個重要方法。博物館,尤其是專業博物館如機車博物館等都保存著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機車,為研究機車技術史提供了實物證據。現存被遺棄的線路也是探尋當時路線設計、軌道鋪設技術、鋼軌與枕木使用等的鐵證。第二,作為近代技術的見證者和實操者,鐵路技術工人,尤其是參加過重大技術改革的人員,掌握著更多文字記錄之外的史實,口述史就顯得尤為重要。口述史的工作要及時,也需要相互印證。鐵路史的研究方法盡量多元化,只要科學合理、有利於解決技術發展中的問題,皆可運用。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810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拓展閱讀

紀錄 | 40年,從4.86萬公里延長到12.7萬,這就是中國的鐵路!

歷史民俗學:發揮更獨特的學術功能 | 社會科學報


技術史視野,為中國鐵路史研究提供獨特價值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面對面丨這座「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楚國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聞

面對面丨這座「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楚國墓葬,主人竟是他?

槨分九室,面積超過400平方米,填土層層夯實,有台階21級,如果加上墓園、車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遺迹,整個墓園佔地面積達2100多畝之廣。2024年5月,持續近四年的考古發掘進入到關鍵階段,迄今為止科學發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武王墩墓展露真容,墓室的規模和各類精美文物頻頻刷屏,引發無數驚嘆。這...
曹髦之死:用生命將司馬氏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 天天要聞

曹髦之死:用生命將司馬氏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曹髦,字彥士,他是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王曹霖之子,是司馬師擁立的曹魏第四位皇帝。 隨著司馬昭的權力越來越大,曹髦感受到的威脅也與日俱增,所以內心非常害怕,他曾寫過一首詩:傷哉龍受困,不能躍深淵。上不飛天漢,下不見於田。蟠居於井底,鰍鱔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德國基爾運河年貨運量9000萬噸,中國京杭大運河是多少? - 天天要聞

德國基爾運河年貨運量9000萬噸,中國京杭大運河是多少?

京杭運河是舉世聞名的偉大水利水運工程,在明清兩代500多年的時間裡,作為南北漕運的重要通道,對溝通南北地區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清末民初的一段時期,由於鐵路的興建、黃河變遷及社會政治等原因,京河大運河全程的航運幾乎完全中斷。
為什麼不再稱呼東南亞為「南洋」?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不再稱呼東南亞為「南洋」?

稱呼東南亞為南洋主要源於其所處的地理位置。這個名稱反映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相對位置關係。因為東南亞位於中國南部,且與中國隔著南海相望,所以被稱為南洋。這個稱呼蘊含了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意義,代表了中國與這一地區的緊密聯繫和歷史淵源。
《慶余年2》被范閑扇飛的那隻小蟲,才是他必須冒死進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慶余年2》被范閑扇飛的那隻小蟲,才是他必須冒死進宮的原因!

范閑的死訊傳到京城時,慶帝氣得直跺腳,傳召陳萍萍趕緊進宮,其目的應該是責問他保護不力或者是查看事情是否有蹊蹺;陳萍萍得到消息後,先是驚得滾下輪椅,後來在面聖時,還想隨時觸動輪椅上的機關,讓有關人員給范閑陪葬;名義上的父親范建更是不顧君臣禮數,嚷嚷著要皇帝把兒子還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