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文章丨毛澤東第一次進京的苦甜生活

2022年06月21日06:38:15 歷史 1123

視角文章丨毛澤東第一次進京的苦甜生活 - 天天要聞

毛澤東標準像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九日,毛澤東率領湖南省二十多名準備赴法留學的學生到達北京。

  到北京後,毛澤東住在湘鄉會館裡。為節省住宿經費,不久,毛澤東又搬到豆腐池九號恩師楊昌濟家中暫住。毛澤東和看門的老人家住在一間小屋裡。

  大家分散居住,又離城較遠,交通不便,研究留法勤工儉學的事不好集中,於是,由蕭子升出面,以北大學生的名義在北京大學附近租了三間很小的房子。這就是地安門內三眼井衚衕吉安所東夾道七號。

  吉安所清朝時叫做梓宮,是停放皇帝棺材的地方。這地點偏僻,房子窄小,但房租便宜。

  毛澤東在回憶那段時間生活時寫道:「我住在一個叫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七個人住在同一間小屋裡。我們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時候,擠得幾乎透不氣來。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兩旁的人打招呼。」

  不過,那時,毛澤東收穫了他一生的初戀——和楊昌濟掌上明珠楊開慧的愛情。兩人時常漫步在北海橋頭,欣賞萬樹梨花,談論自己的理想和祖國的未來。

  毛澤東記述道:「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條件很可憐,可是在另一方面,故都的美對我是一種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補償……在公園裡,在故宮的庭院里,我都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還結著堅冰的時候,我看到了潔白的梅花盛開。我看到了楊柳倒垂在北海上,枝頭上懸掛著晶瑩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詩人岑參詠北海冬樹掛珠的詩句『千樹萬樹梨花開』,北京數不盡的樹木激起了我的驚嘆和讚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著那枚代表黨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著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著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著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