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離故宮時,有人向溥儀要傳國玉璽,他說:是要傳說中的那個嗎?

2019年10月22日17:25:07 歷史 1262

小學的時候有一篇課文叫做《完璧歸趙》,大意就是趙國人得了一塊寶玉叫和氏璧,此玉晶瑩碧透,分量很大,秦王聽說了想騙趙國以15座城池詐得此玉,但趙國派藺相如去會秦王,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詭計,遂不卑不亢以命保住了美玉。但課文沒告訴你的是,後來秦滅六國後自然還是得到了和氏璧,秦始皇還命丞相李斯將和氏璧雕成了玉璽,上面刻了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從此這個玉璽便稱之為傳國玉璽。

搬離故宮時,有人向溥儀要傳國玉璽,他說:是要傳說中的那個嗎? - 天天要聞

搬離故宮時,有人向溥儀要傳國玉璽,他說:是要傳說中的那個嗎? - 天天要聞

傳國玉璽隨著多個朝代的更替也是顛沛流離。在古代,傳國玉璽的政治意義特別大,所以每逢亂世傳國玉璽就成了所有諸侯爭奪的對象,因為只要沒有傳國玉璽,即使你兵強馬壯,在老百姓眼中你也是個白板皇帝,其正統性與合法性多多少少的會受到質疑。傳國玉璽身上背負的巨大意義,也使得傳國玉璽在亂世中成了最危險的國寶,這顆玉璽經北周、隋、唐,一直傳到五代的後唐。後唐末帝李從珂為石敬瑭圍困自焚後,這顆玉璽也下落不明了。北宋趙匡胤開國後,就未見有傳國玉璽的記載。北宋哲宗時,一位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傳國玉璽,送至朝廷,經諸大學士一局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是始皇帝所致的傳國玉璽。等到了金兵破汴梁,玉璽又失蹤了。

搬離故宮時,有人向溥儀要傳國玉璽,他說:是要傳說中的那個嗎? - 天天要聞

以上關於傳國玉璽的下落都是後世史料記載,但是每個朝代的皇帝為了完善自己的合法性,也為了避免民間不必要的騷亂,都宣稱自己手上就有真正的傳國玉璽,畢竟百姓又不可能進皇宮去辨別真偽,於是直到清朝滅亡了,許多民國百姓和官員都認為前清遜帝溥儀手上有傳國玉璽。

搬離故宮時,有人向溥儀要傳國玉璽,他說:是要傳說中的那個嗎? - 天天要聞

1924年11月5日,軍閥馮玉祥因為溥儀復辟事件決定廢除前清有待條件。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要求溥儀2個小時之內搬走,紫禁城與宮中的文物從此成為民國的財產。面對著民國士兵,溥儀沒別的選擇,只好答應從此願做民國普通的公民。

搬離故宮時,有人向溥儀要傳國玉璽,他說:是要傳說中的那個嗎? - 天天要聞

其實紫禁城那麼大,裡面所有的東西原本都是溥儀的私產。鹿鍾麟之所以讓溥儀在短時間內搬走,就是想讓溥儀帶不了多少東西,這樣一來就可以為民國政府留住很多珍貴的文物。但最讓鹿鍾麟牽掛的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於是在溥儀要離開的時候,鹿鍾麟特意要求溥儀必須把傳國玉璽留下,溥儀聽後一臉茫然,隨後又呵呵一笑:歷代的玉璽都在後面的庫房裡,至於你說的傳國玉璽,就是康熙與乾隆都沒有見過,我哪裡見過呢?那就是個傳說而已。

搬離故宮時,有人向溥儀要傳國玉璽,他說:是要傳說中的那個嗎?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 天天要聞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12日,黑龍江省檔案館舉行慶祝「6.9」國際檔案日暨檔案開發成果公布發布會,現場《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檔案開發成果《清代黑龍江戶口檔案選編》、《鄂溫克族滿文歷史檔案譯編》首發,該資料也填補了國內外史料研究的空白。為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黑龍江省檔案館依託特色館藏,持續發力檔案價值挖潛,成功...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文章不收費!但含廣告解鎖,幾秒後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1942年,晉察冀軍區的某家農戶里,游擊隊隊長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滿面地沖著對面的人舉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