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第三任國家主席李先念同志,家境貧寒,曾是木匠出身,後來能夠成為黨中央領袖,離不開他頑強拼搏的精神,踏實肯乾的做事態度,和舍己奉公的奉獻品質。他來自於勞苦大眾,非常了解這個群體的處境與需求,是我黨傑出的幹部。
01
他於1909年生在動亂年代,也成長於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中,為此從小見過了太多剝削與壓迫,和內賊外敵禍國殃民的殘酷現象。
且他自身也曾在戰亂歲月里苦苦掙扎,對於窮苦百姓水深火熱的生活感同身受,是全心全意關愛人民群眾的父母官。
李先念是湖北大別山區黃安人,他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儘管長輩都很疼愛他,但家中十分清苦,他的母親因生育他時也沒能補充營養,無法餵飽尚在襁褓中的他,好在大姐當時也有了孩子,使得他有奶水喝。
那會李先念家貧窮到經常挖野菜吃,一年到頭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能夠吃到一些糧食,即便一家人勒緊腰帶過日子,也很難積攢下什麼積蓄,但李先念的父親非常開明,硬是在常年米缸見底的日子裡,給兒子存下了一筆學費,供他上了2年私塾。
李先念很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對待學業勤奮刻苦,且他頭腦靈活,喜歡思考,學習成績優秀。兩年後,家中實在沒辦法給他拿出學費,只能讓他拜師學習木匠手藝,這一年他12歲。
02
在做木匠學徒的過程中,李先念也是勤勤懇懇,幾年後,他掌握了精湛的木工手藝,如果他沒有投身於革命,想必依靠這門手藝活,也能平穩度日。
「知識改變命運」,李先念到底上過學,這讓他認識了不少字,也因此讀了一些進步書籍,並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渴望改變命運,為挽救民族危機奉獻力量。
17歲那年,李先念從漢口返回家鄉,積极參与革命運動,堅勇地與敵人作鬥爭,通過研讀《共產黨宣言》等進步書籍,對革命有了更多的覺悟,不久後成為了工會主席。
第二年的秋天,他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黃麻起義,並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將麻城縣與黃安縣拿下,隨即創建鄂東農民軍,與此同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黨員。
不難看出,李先念機靈又踏實,所以此後在長征期間,在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勇於與敵人作鬥爭,緊隨黨的腳步,不畏個人生死,為祖國的勝利與和平傾盡所有心血與力量,因屢屢立下功勞一路晉陞,漸漸在戰火中成長為一名共產黨猛將,毛主席對他不吝嗇讚美之詞,稱他是「將軍不下馬」
建國後,李先念在黨的信任下,擔任過湖北省委書記、湖北軍區司令員、武漢市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要職,並在1983年成為國家主席。
03
李先念一生廉潔無私,作風樸實,且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搞特殊化,踏踏實實地做人,勤勤懇懇地做事,所以他的4個子女都很優秀。
其中,他的長女李勁,是救死扶傷的醫護工作者,曾在廣州軍區總醫院工作。結婚後,她選擇和丈夫創業,並取得了精彩的成績。
二女兒紫陽,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曾在空軍做軍醫,因功勞突出,獲得了三等功。
李先念的獨子李平,憑藉一點一滴的汗水,進入了軍事科學院,在那裡腳踏實地地奮鬥了8年時間,能力出眾,曾在北京軍區擔任副參謀長,獲得了少將軍銜,當真「虎父無犬子」。
李先念的小女兒李小林,從小努力學習,長大後考進了武漢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了歷史學碩士學位,後來擔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是祖國寶貴的人才。
李先念的子女各有所成,且個個都為國家的發展奉獻了力量,秉承了紅色家庭的優良作風,皆是祖國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