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政之初不識幾個漢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順治何以成為有為之君?

2021年10月08日21:59:07 歷史 1183

清代對皇子的教育超過歷朝歷代,從順治入關後,皇子們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要接受嚴格系統的教育,聘請的老師都是當朝大儒,教授滿、蒙、漢三種語言以及騎射技藝。

親政之初不識幾個漢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順治何以成為有為之君? - 天天要聞

然而,作為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自小卻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就連他親政時還看不懂奏摺,對漢文化也幾乎是一無所知。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順治帝幼年教育的缺失,他親政後又是如何進行彌補的呢?

順治八年正月,順治帝正式親政,然而執政之初的他,漢字認識的不多,大臣們上的奏摺也都不知所云。這種情況極大地刺激了他孤傲的自尊心。

六歲的福臨繼承皇位純屬意外,實際朝政大權都握在攝政王多爾袞的手裡,福臨不過是個傀儡皇帝。多爾袞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屢屢阻撓小皇帝聘請帝師傳授知識,滿漢朝臣數次聯名上奏,請選滿漢博學之士為幼帝講經史、講帝王修身治國之道,都被多爾袞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親政之初不識幾個漢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順治何以成為有為之君? - 天天要聞

因此幼年的福臨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然而如果沒有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開始直讀到四書五經的學習歷程,那麼就很難弄懂滿篇「之乎者也矣焉哉」的文言文含義,無論篇幅長短大小,都是這種格式體例,所以在親政之初,順治皇帝閱覽大臣所上的奏摺時茫然不知所云也就不足為怪了。

福臨作為皇帝,他的自尊心不允許透露出自己的無知,也不允許他安於聽侍臣講讀奏章,於是從親政開始,他就發奮讀書了。

懂事後的福臨自知幼學彌乏,而深知懊悔,他後來回憶當時的這段情況是這樣描寫的:「朕非常不幸,五歲時先帝太宗早已晏駕,皇太后生朕一身,又嬌生慣養,無人教訓,失去學習機會。年至十四歲,九王爺多爾袞死,始親政。閱讀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發奮讀書,好學不倦。」

親政之初不識幾個漢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順治何以成為有為之君? - 天天要聞

福臨讀書涉獵的範圍頗廣,不僅有中國傳統文化書籍,而且喜歡西方的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學知識。為了能夠閱讀諸臣章奏和處理政務,順治帝以極大的毅力苦讀漢人書籍,他把乾清宮當作書房,擺放了數十個書架,經史子集,野史小說傳奇等無不備之。

除了每天處理軍國大事外,順治帝讀書每至深夜。有時他五更起床讀書,至黎明佛曉,能夠流利地背誦方才罷休。為了保證有充足的讀書時間,他還規定每月中,逢五為視朝之期。短短的幾年,順治皇帝對先秦、兩漢和唐宋八大家的著作,明朝各皇帝的實錄,以及元明戲曲、話本等無不涉獵,學識水平日長千里。

親政之初不識幾個漢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順治何以成為有為之君? - 天天要聞

順治帝另一條求知之路,就是宜政宜學,他找到內院(內閣的前身)大學士們的頭上。順治九年除夕之夜,順治帝開了清代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先例,在中和殿宴請內大臣、大學士、漢尚書,還特別賜給漢大學士洪承疇、漢尚書高爾儼等人穿著貂皮朝服一套,稱他們「皆朕倚任大臣」,囑咐他們潔己奉公,要做文臣武將的楷模。

自此以後,順治帝屢屢幸內院,和大學士們日夜探討治國行政之良策,把內院當成他的第二個家。順治十年五月初五日端午節,順治帝又來到內院,發現官員大多回家了,便不滿地說內院各官下班也太早了吧。

親政之初不識幾個漢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順治何以成為有為之君? - 天天要聞

陪同的大學士范文程等趕忙奏答道: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所以大臣們回去較早,平日不是這樣的。當時僅有15歲的順治帝訓誡說:「想要安逸,必須先習慣於勤勞,等到國家大定,安樂才能長久。如果只圖眼前快活,先替自家打算而後才想國家,那縱使安樂也是暫時的!」

大概順治帝覺得話說得有點重了,後來表示端午佳節和家人團聚也是人之常情,但平日里要多加自勉。

順治帝經過數年的發奮苦讀,對漢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禮,這也使她完全融入了中國漢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而也得出了與其祖先全然不同的治國理念——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親政之初不識幾個漢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順治何以成為有為之君? - 天天要聞

順治皇帝在位期間,極力推崇漢文化,有意摒棄滿漢藩籬,在他身邊有很多漢臣得以重用。這位年輕的君王為漢文化而沉醉,彷彿發現新大陸一樣心馳神往,而從滿蒙文化受到的啟蒙教育,又使他對北方少數民族具有相濡以沫的特殊情感,這種南北文化的差異,最終使順治皇帝成為大清入關後的第一代有為之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落魄到封侯:高適跌宕傳奇的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從落魄到封侯:高適跌宕傳奇的逆襲人生

在大唐的歷史星空中,有一顆璀璨的明星,他的人生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傳奇史詩,充滿了跌宕起伏與傳奇色彩。他就是高適,一個從落魄底層一路拼搏至封侯高位的偉大詩人、軍事家。落魄少年:名門之後的艱難求生公元704年,高適出生在渤海蓨縣的一個曾經輝煌的
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同志逝世

盧瑞華同志遺像。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廣東省委原副書記、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3日16時18分在廣州逝世,享年88歲。來源 | 南方日報編輯 | 饒歡 審讀 | 張蕾二審 | 范錦樺三審 | 彭健q讀特精選...
莫斯科明確土耳其俄烏會談議題 - 天天要聞

莫斯科明確土耳其俄烏會談議題

據俄羅斯RT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表示,莫斯科希望在即將於伊斯坦布爾舉行的會談中與烏克蘭討論「可持續解決方案」,包括承認原烏克蘭領土已成為俄羅斯不可分割的部分。 里亞布....
遼瀋之敗I(60):李彌的私心 - 天天要聞

遼瀋之敗I(60):李彌的私心

李彌這個人,似乎和我們的故事主題一點關係也沒有,但仔細說起來,還真的有關係,他在整個遼瀋戰役中,充當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角色。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布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布

新華社權威快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3日公開發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標識由長城、橄欖枝、光輝、數字「80」、時間「1945—2025」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