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爾丹為何會反叛失敗?原因是遇到一個「狠人」,一招斃命

2021年10月03日18:05:07 歷史 1295


清軍入主北京以後,正式建立起全國統治,不過此時的清王朝統治還不穩固,外圍還有大順南明以及北方的少數民族勢力,清王朝急需解決這些麻煩,因此忽略了西北方面的游牧民族,反觀準噶爾,作為游牧民族,地處新疆西北,土地貧瘠不宜放牧,因此必須對外擴張侵佔土地來滿足自身發展,此時雙方勢力還算相安無事。

噶爾丹為何會反叛失敗?原因是遇到一個「狠人」,一招斃命 - 天天要聞

等到滿清收回台灣以後,基本上解決了內部紛爭,此時準噶爾經過多年發展也有了一定規模,實力上足以威脅到滿清統治,隨著勢力不斷做大,逐漸顯現出了野心,加上背後有沙俄勢力支持,一直想著發動叛亂。

戰爭一觸即發,1687年沙俄使者出使準噶爾部落,會見噶爾丹使臣,表示沙俄會全力支持準噶爾起兵,在沙俄的教唆下,準噶爾終於按捺不住,起兵反叛,分裂戰爭一觸即發,第二年噶爾丹借口挑起戰爭,親率上萬騎兵進攻喀爾喀,隨後以雷霆之勢迅速佔領整個喀爾喀。

喀爾喀首領倉皇出逃,數十萬人向四處逃走,其中一部人馬跑到清廷尋求幫助,康熙一面安撫,另一方面下旨命令噶爾丹罷兵,結果噶爾丹氣焰十分囂張,對於皇帝指令絲毫不理會,反而一路南下,目標直指京城。

噶爾丹為何會反叛失敗?原因是遇到一個「狠人」,一招斃命 - 天天要聞

同年七月,康熙下旨出兵平叛,十萬清兵由北京出發,加上在當地募集的士兵,清軍兵分兩路,協同作戰,北上迎敵,在烏蘭布通等待大敗叛軍,本以為準噶爾部落會就此退兵,結果卻堅決不投降,康熙一怒之下決定御駕親征。

康熙坐鎮正藍旗,駐守在內蒙古,不過因為地勢不熟悉,遠離京城,糧草供應困難,準噶爾長年風吹日晒,體格健壯,雙方交手以後,清軍一時不敵,被打的步步退後,就在準噶爾逼近的時候,康熙當機立斷命人從後方包抄,切斷準噶爾的退路。

清軍休整半月之後,再度上陣迎敵,清軍打探到準噶爾部落駐紮在烏蘭布,此處地勢極高哦,駐紮在這裡雖然眼界開闊,但是高處沒有任何屏障,宛如活靶子一樣,任人宰割,清軍瞅準時機發動進攻,準噶爾人慌亂之中找來許多駱駝,將駱駝的腳綁在一起,放躺在地上形成一道防禦工事,以此來防守清軍進攻。

清軍即刻反應過來,調整之後將火器放在陣線前面,步兵緊隨其後,藉助火器幫助,清軍撕開駱駝陣,隨後與準噶爾士兵正面對抗,此時清軍另一路援軍突然殺出,前後夾擊下殺死許多敵人,準噶爾部落一方面派出使臣求和,另一方面藉助夜色掩護,殘部悄悄敗走,沿路焚燒野草,減緩清軍進攻步伐。

清軍一戰挫敗了準噶爾的銳氣,之後滿清統領福全派人給準噶爾送去了招降信,幾個月都沒有收到回信,福全認為叛軍嚇破了膽,不敢再次進發,於是沒有請示康熙的情況下,私自下令班師回朝,遭到康熙責罰。

噶爾丹為何會反叛失敗?原因是遇到一個「狠人」,一招斃命 - 天天要聞

準噶爾經過一番休整以後,再度來襲,在蒙古整裝待發,清軍無奈再次出擊,此次出兵康熙務必要除掉這個禍患,於是下令增加邊防力量,加派火器裝備,同時在白凈建造巡防營,日夜走動監視,康熙本想示威逼迫準噶爾退去,結果依舊沒能換回準噶爾信服,雙方再度展開大戰。

為了保證此次戰爭取勝,清軍做了完全準備,吸取上次經驗,找來熟悉蒙古地形的嚮導,備足了半年的糧食,每一個士兵都配有運送糧食的牧民,此次清軍規模巨大,運輸車足有萬台。

準噶爾三萬精兵迎敵,此外對外宣稱有沙俄幫助,要把清軍一舉殲滅,大戰開始之後,清軍分為三路大軍,合圍准格爾,康熙親自坐鎮指揮,戰爭開始以後,清軍勢頭迅猛,準噶爾沒有絲毫抵抗之力,紛紛丟盔棄甲四處逃命。

噶爾丹為何會反叛失敗?原因是遇到一個「狠人」,一招斃命 - 天天要聞

清軍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在沿途早就埋伏好了,幾百名精兵殺出將其一網打盡,此戰噶爾丹嚴重受挫,僅帶著幾十名親兵逃走,隨後一年康熙渡過黃河,決定徹底剿滅叛軍,此時準噶爾內部爆發混論,噶爾丹被架空,此次清軍來襲,無奈之下自殺身亡。

噶爾丹死後,康熙沒有懈怠,派兵嚴密監視,終於平定了心腹大患,隨後採用「分疆別界,各有定製」的方針治理邊疆,準噶爾的叛亂令人唾棄,即便背後有沙俄勢力支持,卻始終不得民心,總歸要失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 天天要聞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龍顏大悅 耶律德光)遼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來信之後,他的心情用四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開心壞了。自己的父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打遍草原大漠無敵手,可只要南下,總是吃虧,很大一部分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 天天要聞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近日發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學苑、航港南苑、經開苑、文華苑、永盛苑、廣惠苑6個院區,3543套房源。詳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盧洛高速盧氏段即將通車!節省約1小時車程盧洛高速(盧氏...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 天天要聞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文/孫野借刀殺人小周郎,假請諸葛去劫糧。強中更有強中手,毒辣奸計變黃粱。註:黃粱——這裡是引申義,即黃粱夢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維孔明,說他足智多謀,請他去帶兵偷襲曹操糧草。曹操向來是偷襲別人糧草的主,肯定戒備森嚴,這不是讓諸葛亮白白送死嗎!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 天天要聞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愛頤,是清末首富盛宣懷的第七個女兒。盛宣懷官做得大,以幫助李鴻章辦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時已經官居郵傳部尚書,生意做得更大。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