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我來讀 第256期

2021年09月14日18:41:06 歷史 1795

重要論述


1941年9月13日


毛澤東向中共中央婦委、西北局聯合組成的婦女生活調查團作關於農村調查的講話。談到調查研究的作用時指出:認識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革命需要作調查研究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中國是個什麼東西(中國的過去、現在及將來)。我們是信奉科學的,不相信神學。所以,我們的調查工作要面向下層,而不是幻想。同時,我們又相信事物是運動的,變化著的,進步著的。因此,我們的調查,也是長期的。今天需要我們調查,將來我們的兒子、孫子,也要作調查,然後,才能不斷地認識新的事物,獲得新的知識。我們的調查工作,是要有耐心地、有步驟地去做,不要性急。談到調查方法時提出兩點:(一)對立統一,階級鬥爭,是我們辦事的兩個出發點。我們認識事物需要分析和綜合的過程,先分析後綜合,在分析中也有小的綜合。(二)詳細地佔有材料,抓住要點。材料是要搜集得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抓住要點或特點(矛盾的主導方面)。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十樣事物中,如果你調查的九樣都是一些次要的東西,把主要的東西都丟掉了,那末,仍舊是沒有發言權。今天中國主要的矛盾是民族矛盾,階級矛盾成為次要的。西安事變前主要矛盾在國共兩黨之間,而西安事變後主要矛盾則在中日之間。因此,今天無論解決任何問題,都應該以這個主要矛盾作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又指出:各個人特點不同,因此,要採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主要的一點是要和群眾做朋友,而不是去做偵探,使人家討厭。要在談話和做朋友的過程中,給他們一些時間摸索你的心,逐漸地讓他們能夠了解你的真意,把你當做好朋友看,然後才能調查出真情況來。群眾不講真話,不怪群眾,只怪自己。


1956年9月13日


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第三次會議上,就八大的準備工作發表講話,指出:大會發言要精,要生動,要多種多樣,要短,要有內容,要有表揚,有批評,有成績,也有缺點,要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要千篇一律。一片頌揚,登到報上凈是好事,那就不好看。講話著重談到中央領導機構的設立問題,指出:中央準備設四位副主席,另外還準備設一個書記處,總書記準備推舉鄧小平同志。對於我們這樣的大黨,這樣的大國,為了國家的安全、黨的安全,恐怕還是多幾個人好。毛澤東在講話中還特別介紹了鄧小平和陳雲,指出:我看鄧小平這個人比較公道。他比較有才幹,比較能辦事。這個人比較顧全大局,比較厚道,處理問題比較公正,他犯了錯誤對自己很嚴格。他是在黨內經過鬥爭的。至於陳雲同志,我看他這個人是個好人,他比較公道、能幹,比較穩當,他看問題有眼光。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問題尖銳,能抓住要點。這篇講話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七卷。


2016年9月13日


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向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和各聯勤保障中心授予軍旗並致訓詞。他指出,組建聯勤保障基地和聯勤保障中心,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於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深化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的現代聯勤保障體制的戰略舉措,對把我軍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打贏現代化局部戰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他強調,聯勤保障部隊是實施聯勤保障和戰略戰役支援保障的主體力量,是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決聽黨指揮,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弘揚優良傳統,加強作風建設,純正部隊風氣,始終堅持部隊建設正確政治方向。要聚焦能打勝仗,牢固樹立戰鬥隊思想,堅持戰鬥力標準,深化軍事鬥爭後勤準備,加快融入聯合作戰體系,積極開展實戰化訓練,提高一體化聯合保障能力,確保隨時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要銳意改革創新,大力推進改革,優化制度機制,提高管理科學化水平,培養高素質新型人才,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要優質高效保障,強化服務意識,改進保障方式,嚴格政策制度,做好供應保障,服務官兵、服務戰鬥力、服務部隊建設,不斷為強軍興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黨史回眸


1922年


9月13日 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報創刊。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中共中央還創辦了《新青年》《前鋒》《中國共產黨黨報》等刊物。


1959年


9月13日-10月3日 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


1979年


9月13日 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1983年12月31日,國務院召開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明確提出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1989年12月26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2年


9月13日 中央顧問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鄧小平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央顧問委員會是中共十二大根據新黨章選舉設立的,以發揮許多從第一線退下來的富有經驗的老同志對黨的事業的參謀作用。十四大上決定不再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從十二大到十四大,中央顧問委員會協助黨中央,為維護黨的團結和社會穩定,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黨、國家和人民建立了歷史性功績,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歷史瞬間


黨史百年我來讀 第256期 - 天天要聞


1922年9月13日,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嚮導》周報在上海創刊。圖為該刊創刊號。



編輯整理|趙雙

轉載|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共產黨員網

資料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告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著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著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著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聞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總台記者王東宇 齊莉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國主義在瀋陽北大營附近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瀋陽小西邊門附近,一...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鐵嶺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從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來曾在東北求學3年,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46年9月,已經成為黨的重要領袖人物的周恩來在同美國記者李勃曼談個人的求學和成長經歷時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