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年4月23日,義大利芬奇鎮的法律公證員瑟·皮耶羅·達·芬奇家中降生了一個男嬰,皮耶羅給他起名為: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中文意思是:芬奇鎮瑟·皮耶羅之子列奧納多。也就是說,這一長串的名字中,真正屬於這男嬰的名字其實就四個字:列奧納多。
然而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個襁褓中的男嬰後來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而他的名字列奧納多卻被人們逐漸淡忘,因為大家都只稱呼他叫:達芬奇。
有很多人懷疑達芬奇是從現代世界穿越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穿越者,因為他的才能遠遠超出了人們所能想像的極限。那麼達芬奇究竟有哪些特殊之處呢?
1475年,達芬奇的老師、著名畫家韋羅基奧接到畫一幅《基督受洗》圖畫的委託,23歲的達芬奇以學徒身份協助老師一起完成這幅作品。
當時達芬奇的主要任務是畫出這幅圖中左側的小天使。然而當韋羅基奧看到達芬奇描繪出畫中那個惟妙惟肖的小天使後,當即意識到達芬奇的繪畫水平已遠在自己之上了。於是韋羅基奧將達芬奇介紹給另外一位繪畫大師,而他自己則從此退出繪畫界,專攻雕塑。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達芬奇的繪畫技藝無需多言。他流傳到後世的油畫作品一共只剩下20多幅,但每一幅都是傳世經典,尤其是代表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更可稱得上是油畫領域的巔峰之作。
俗話說「樣樣都通,樣樣稀鬆」,指的是一個什麼都會的人往往什麼都不精,但這句話在達芬奇身上卻完全不適用。除了廣為世人所知的繪畫外,達芬奇還在其他多個領域都達到了大師級水準。
達芬奇精通解剖學和醫學。他解剖過數十具人類屍體,繪製了二百多幅人體解剖素描,被譽為近代生理解剖學始祖。他對人體結構觀察入微,並通過這些觀察總結出大量醫學成果。比如他是目前已知第一個認識到血液對人體新陳代謝起作用的人,他還發現老年人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
達芬奇痴迷於機械技術,從他現存的手稿中可以發現大量機械製造方面的圖紙。其中包括機器人設計圖、人力撲翼飛機設計圖、剃刀戰車設計圖、移動炮塔設計圖(有人認為這是坦克的雛形)。
此外,達芬奇還精通天文、地理、物理、光學等諸多領域。他比哥白尼更早提出了「日心說」的觀點;他認為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是由地殼運動造成海陸變遷導致的;他發現液體力壓的存在,提出了連通器原理;他認為光和水波、聲波的運動方式相似,設想光是由中心向外傳播的……
1483年,31歲的達芬奇來到米蘭。為了求謀到一份工作,他給米蘭大公魯多維柯·斯弗查寫去了一封求職信,信中達芬奇列舉了自己掌握的各種技能,比如精通機械製造,擅長橋樑、地道設計等等,最後他在信的末尾還附帶寫道:「此外,我還擅長建造其他民用設施,同時擅長繪畫和雕塑。」
遺憾的是,多才多藝的達芬奇並沒得到米蘭大公的重視。雖然他求職成功,但得到的薪資卻是按最低標準發放的。
1515年,法蘭西攻佔了米蘭。此時已有較高聲譽達芬奇被請到法國定居,達芬奇帶著自己最珍愛的一幅畫離開了祖國,這幅被達芬奇帶往法國的畫就是後來享譽世界的《蒙娜麗莎》。
達芬奇無疑是個博學的全才,而且他並不像許多人那樣淺嘗輒止,而是把自己涉足的領域都做到了極致。更令人稱奇的是,他的許多觀點都在數十甚至數百年後才逐步得到了驗證,因此才有那麼多人懷疑達芬奇是一位穿越者。那麼達芬奇究竟是不是從現代世界穿越到古代呢?夜讀史書認為這是對達芬奇的一種讚譽,但卻不是事實。
達芬奇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文科理科無所不精。然而這些看似不相關的領域其實也大有關聯。比如他在繪畫、雕塑領域要達到極致水平,那就很有必要深入了解人體構造,由此打開了達芬奇通向解剖學和醫學的大門。在深入研究了人體結構後,他發現人體就如同一台精妙絕倫的機器,從而又使他的興趣轉向機械。在研究機械的過程中,勢必要涉及到物理、氣候、地質結構等領域,因此達芬奇又得「順帶」研究這些方面的知識……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地不斷鑽研,才使得達芬奇成了一位大神級的人物,一位常人難以理解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達芬奇還是一位時間管理大師。他每工作4小時就要睡15分鐘,然後繼續起來工作。如此一來,他只要1.5小時的高質量睡眠,就能保持全天旺盛的精力。當然達芬奇的這套作息規律,想必沒什麼人能做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神的世界,我們普通人看看就好。